APP下载

恋物就是性变态?

2015-06-04朱建平

科学24小时 2015年6期
关键词:性兴奋异性物品

朱建平

小A是名高中生,性格内向,善于思考,读书从没让父母操过心。随着高考的临近,小A却遇到了难以启齿的困惑,让他心神不宁。原来,最近他总喜欢偷偷地把几件母亲的内衣藏在自己衣柜里,晚上睡觉时趁父母不注意,塞到内裤里手淫。每次这样做之后,他都有种前所未有的释放感,可又隐约觉得有些羞愧。他听人说,这种情况是恋物癖,属于性变态。这让小A感到万分担忧,难道自己真的成了性变态?

恋物癖被认为是一种性变态,患者大多为男性。恋物癖患者对异性的身体或性器官没有兴趣,而把兴趣集中在异性的内衣、内裤等物件上,通过这些物件得到性兴奋,同时伴以手淫来获得性满足。

说到恋物癖,就不得不提到恋物现象。恋物现象并不等同于恋物癖,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对异性本身,特别是异性生殖器有正常的性生理反应,而后者则没有。

那么,什么是恋物现象呢?

恋物现象容易出现于青春期。随着性发育,青春期男性的性欲望会逐渐增加,渴望亲近异性。但是社会习俗、法律法规等,约束了他们的行为。再加上学习紧张等心理压力,他们就会被迫转而对女性的内衣裤等物品产生兴趣,以此来代替两性关系,获得性满足。因此,小A的行为极可能只是变相的性欲发泄,并不属于恋物癖。

恋物现象通常不会长久存在,在当事人进入与异性恋爱,继而步入婚姻阶段后就会自动消失,但恋物癖较难自行改变。恋物癖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大多是因为某次特定场景或是其他刺激形成的。一般来说,恋物的心理成因有以下3个方面:

心理上的固定阴影

不少恋物者最初的性兴奋出现时,是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的,经过几次反复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时,一次深刻的印象也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固定印迹。这类情况大多出现在青春期,与环境或某种经历有关。

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性生理已经发育成熟,但男女生之间接触较少,这样便使一些青少年将自身的性冲动转向一些异性的象征物。起初,他们或许是偶然得到异性的物品,性兴奋也是偶然引起的,但经过几次反复之后便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性心理发育异常

有些男孩不能随心接触女性,心生不平,产生报复行为,因而偷藏女性的衣物等让对方着急与难受,以获得一种替代性的心理满足;还有些男生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生殖器及其功能感到忧虑,从而去寻求较安全、较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进而把女性的贴身物品、饰物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当作性幻想的对象,以缓解内心的不安。

此外,性知识缺乏、个性孤僻、社交能力差等都可能造成恋物行为。

而恋物癖,至今没有特别显著的治疗方案,大多采取的是以下几种心理治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

当有恋物意念时,我们不妨这样告诫自己:性爱关系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恋物是一种不成熟的性心理表现,是十分幼稚和愚蠢的。当认知成为了一种习惯性思考的时候,恋物行为自然就会减少很多。

厌恶疗法

每当恋物意念产生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回想过去由于恋物受到的鄙视、厌恶、责备等,想到恋物行为将对个人前途、家庭及后代产生负面的影响,不断激发起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能对恋物产生厌恶感。

脱敏疗法

我们可以找个自己信任的人陪伴,经常到商店卖女性用品的地方转一转,让自己见多不怪,就可能逐步控制自己的欲念。

无论是短暂的恋物现象,还是较难改变的恋物癖,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都是必要的。即使恋物现象能随着恋爱、结婚而改变,但从青春期到成年还有较长的时间,青少年本身对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行为会有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青少年如果确实受恋物情节困扰的,可以请教心理咨询师,必要时也可以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性兴奋异性物品
异性齿轮大赏
这些性相关行为最不健康
图画捉迷藏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
早泄的手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