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糯米葱的情怀与生意
2015-06-04陈振华
陈振华
BNC 店面
薄荷糯米葱可不是一家小清新餐馆的名字,它是家买手店——准确定义是“中国原创设计概念店”,简称BNC(Brand New China),根据拼音首字母,定名为“薄荷糯米葱”。这家店对洪晃意味着什么?在她微博介绍中的就职“公司”一栏里,唯一填写的,就是BNC薄荷糯米葱——尽管今天,她面对《瞭望东方周刊》,还会说这是当年“考虑不周全”的结果。
从商业视角看,薄荷糯米葱更像是个设计师孵化器。从这里走出了在伦敦时装周和上海时装周大放异彩的C.J. Yao,但也有许多像VANESSA CHEUNG品牌的张玲嘉这样正在默默积蓄力量的设计师。
事实上,尽管洪晃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名气和人脉推动BNC及其签约的150多位中国原创设计师,但却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一夜爆红。
让更多人看到设计师作品,让更多设计师作品接受市场检验——这是洪晃投资BNC的初衷。
因此,她不惜斥巨资在三里屯太古里辟出500多平方米的场子,并邀请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做店面设计。如此这般,那些并不出名的中国原创设计师的作品,才能与众多国际一线大牌并肩站立在北京这个最潮的地标性商业区,丝毫不显得寒碜。
当然,作为一家企业,薄荷糯米葱也面临着盈利的考验——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继续推动中国原创设计。
选择高质量的畅销品牌
2010年秋天,洪晃的BNC诞生。
“当时就是觉得,这么多小设计师没地方卖东西,那就开个店卖卖试试。没作太多打算。”洪晃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她另一个身份是《iLook》出版人,并由此结识了许多中国设计师。
2010年恰是中国买手店迅速崛起的一年。
睿意徳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从1996年中国第一家买手店诞生开始,到2009年的14年间国内共新增了18家买手店品牌。但仅在2010年这一年,就有10家新买手店创立。其中包括BNC。
“我们店里的产品基本上都是设计师的第一季和第二季产品,如果卖得好,设计师会继续出第三、第四季甚至更多,资金和经验积累得足够多之后,成熟的设计师就可以出去开自己的店了。而我们会继续寻找新的设计师,推他们的产品。”薄荷糯米葱运营总监曾思禹告诉本刊记者。
进入BNC并非没有门槛。洪晃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原创,二是有质量。“我们唯一的门槛就是质量,这是一个挺大的关口,因为设计师的东西都是在作坊里面做,批量生产的经验不够多。”
洪晃告诉本刊记者,BNC每周都会统计设计师作品的销售数据,这是BNC选货的重要依据。虽然在洪晃看来,盈利并非短期目标。
“长远来看,BNC一定要赚钱。短期内,我们还是要把薄荷糯米葱的品牌定位做好。”洪晃说。
要情怀,也要生意
BNC不与设计师签独家合作。有人觉得这就是给别人做嫁衣,捧红了人再放人走。但洪晃却认为设计师是“弱势群体”,不签独家是给设计师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在买手店的圈子里,签独家并不少见,这可以套牢某品牌的忠实顾客。
买手店D2C创始人、总裁施力认为,靠卖货赚钱,是买手店的生存法则。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与设计师的合作中有一些就是独家合作系列,当然也包括买货、寄卖的方式。
对买手店而言,买货方式更有风险,因为设计师的衣服谁也无法保证一定卖得出去。买手们会调查产品设计是否畅销,再决定买谁的货。
在买货模式下,设计师会给予最大的折扣,因为这可以马上变现,对他们而言风险也较小。这对于资金短缺又极度繁忙的设计师来说太重要了。本刊记者调查了解到,一般买货合作的折扣维持在吊牌价的6折左右,最低的甚至达到2折。即使这样,设计师也愿意。
但BNC多采取寄卖合作的方式。这在行业内更普遍,因为对买手店更有利。
本刊记者调查了解到,买手店与设计师五五分成是常见情况,更多的是七三开或者八二开——买手店拿大头。
在洪晃看来,这也够设计师赚的了。“国内的独立设计师普遍定价较高,即便只拿到零售价格的三四成,还是有赚的。”
对设计师而言,库存是更大的压力。
“利润分成还是其次,关键是卖不掉的会退给我们,根本没办法处理。”独立设计师C.J. Yao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但是,买手店并非慈善机构。
“许多中国独立设计师起步晚,不成熟。特别是我们店的设计师,大部分还是第一、二季的作品,上货就10款左右。”曾思禹认为,假如设计师自己开店,最起码得做到100款衣服,还得分四季,还要有团队。而BNC帮他们把这些都给省了,寄卖是自然的代价。
知名设计师摇篮
2015年,服装设计师C.J. Yao连续参加了伦敦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并在发布会收尾阶段,由模特抱着宝宝登场亮相,令人印象深刻。
从2014年秋冬第一季时装开始,C.J. Yao就与BNC达成了寄卖合作。而事实上,这个上海女孩与BNC的缘分,从她在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上学时就已经开始了。
“2012年我毕业秀时,洪晃老师的《iLook》给我做了专访,当时我还没创立品牌,就想着以后跟BNC合作吧。”C.J. Yao说。
BNC对C.J. Yao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帮她卖了很多衣服。
“此外,BNC还会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推广设计师,他们的工作人员也会在微信微博上对我们的作品提出意见,还会直接订货。其他的买手店并不会专门这样做。”C.J. Yao说。
像C.J. Yao这样的红人,BNC孵化过许多,有作品被Lady Gaga穿过的杜旸、还有刘清扬、Davidson Tsu、FAKE NATOO的张娜等等。
FAKE NATOO也是中国独立设计品牌里非常知名的一个。其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张娜在2009年创牌后推出的有趣设计立即吸引了洪晃的注意。
除了在店里为FAKE NATOO开辟展台,BNC还为张娜的Reclothing Bank展览提供了空间。
有些时候,BNC甚至扮演了公关的角色。“我们2014季以‘暖为主题的发布会,BNC帮我们邀请了很多明星来看秀,很成功。”张娜说。
FAKE NATOO现在与二三十家买手店有合作,在张娜看来,BNC最独到的,是对中国独立设计师的关注和帮扶。“一些刚出道的设计师第一季的衣服,很多买手店不敢买,BNC就会合作,这对年轻设计师是非常关键的帮助。”
有质量的扩张
BNC的这5年,也是国内买手店的井喷阶段。一些买手店急速扩张,比如D2C。
“只有平台的规模上去了,才能提高拿货或者寄卖量,设计师因为量小而面临的一些困难才能够解决。”施力说。
目前D2C在线下有近30家实体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400余位设计师品牌产品,其中中国原创独立设计师约190位。
相比之下一直在自然生长的BNC,也到了必须考虑扩张的时候。
“在刚创立BNC的时候没有想过那么长远的事,但5年过去了,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应该变得更强大,才能实现理想,扶持更多的原创设计师。”洪晃说。
扩张需要钱。但融资之路对BNC来说并不容易。贷款行不通,因为住在京郊农村的洪晃没有可以用来抵押的房产证——“我就只差跟员工借房产证去贷款了。”创投也不喜欢BNC这样的企业,因为和大热的IT互联网相比“不够性感”,太传统了。
于是,辗转许久,洪晃于2015年为BNC引入了一个理念相同的新投资方。
“我能做的就是坚持做我的东西。我不可能去改变市场。我的投资人并不着急赚钱,我需要这样的投资人。”洪晃说。
对BNC来说,除了充沛的资金外,新的投资方带来的最大价值,则是对其经营的优化,为BNC提供更加专业的运营管理经验。“比如我原来作决策可能会凭感觉,但现在必须会算账。”洪晃说。
她告诉本刊记者,BNC与三里屯太古里的合同2015年到期,她原本想将BNC搬进一个四合院,但经过一系列考量,例如人流量、风险、停车问题等等,结果显示搬去四合院并不合理。“要是以前我就拍脑袋决定了,那现在就续约吧,只能跟四合院说拜拜了!”洪晃打趣说。
2016年起,BNC将会增加店面。但是,相较于简单复制扩张或是赚多少钱,洪晃对展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感兴趣。
“BNC必须赚钱,不然我没法向我的股东交代。但不是把赚钱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必须考虑在赚钱的同时有好的社会意义。我觉得中国人已经有消费能力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品牌。我想探索一种中国人自己的当代生活方式,这是我的理想。”洪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