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藏书宜子弟
——曾国藩故居探联
2015-06-04解维汉
●解维汉
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有座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为曾国藩的侯府,是典型的中轴线对称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体,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由其弟曾国荃、曾国潢主持修建。
门前有半月塘,进大门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直达二进台阶,便来到富厚堂的正宅住房,称『八本堂』,分前、后两进,一字排开,有三扇大门。 中厅门上悬挂着曾国藩所书的『富厚堂』三个红底金字匾。 大门两边有当年曾纪泽所书的篆书对联:
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
正堂分为前后两进, 前厅名『八本堂』,厅内悬挂曾国藩所书『八本堂』三个黑底金字匾额,额下是曾纪泽用隶书所写其父的『八本』家训: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中厅后面是神台, 高悬着同治九年(一八七零)皇帝御书钦赐曾国藩的『勋高柱石』金字横匾。 照壁上有曾国藩自书的『肃雍和鸣』蓝字横匾。 后厅两旁正房,一边住曾国藩夫人欧阳氏; 一边住其长子曾纪泽夫妇。 前栋左大门南厅,正房住曾国藩次子曾纪鸿夫妇; 右大门北厅住曾纪鸿长子夫妇。 卧室也有两联:
取为人善,与为人善;
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一八一一︱一八七二)原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先后晋升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诏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学士』,升『光禄大夫』,谥称『曾文正公』。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秋,由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经手主持,花十年功夫营造了富厚堂。 整个建筑包括门楼、八本堂、藏书楼、求阙斋、归朴斋、艺芳馆、八宝台、辑园、凫藻轩、棋亭、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朴亭等。曾国藩得知修屋花钱七千串而为之骇叹: 『余生平以起屋买田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 不料奢靡若此,何颜见人! 』一八六六年秋主楼竣工,曾国藩夫人、子女和儿媳即回籍住进了富托新屋,曾国藩本人仕宦于外, 从未回富厚堂新屋住过。
富厚堂南北两端都有三层的藏书楼,南端是曾国藩的公记书楼和曾纪泽的朴记书楼,北端是曾纪鸿的芳记书楼,各类藏书约三十万卷,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私家藏书楼。 求阙斋门联为:
万卷藏书宜子弟;
一尊满意说桑麻。
曾国藩兴建求阙斋存放图书,也曾集黄庭坚诗句为藏书楼题过一联:
万卷藏书宜子弟,
十年种木长风烟。
求阕斋内亦悬联: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曾国藩一生爱书,自称『书痴』。 除从政、打仗外,便是读书、买书、搜书、藏书、刊书、编著图书。 他在书房曾写联:
看读写作一日无闲;
勤俭敬信终身可行。
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的四百多封家书,大多论及藏书和读书。 在他的影响下,其子曾纪泽的归朴斋,曾纪鸿的艺方馆,其孙曾广钧的环天室,曾孙曾宝荪的思云馆,一家五代七座藏书楼,除经、史、子、集外,还有外文、医卜、星相、数学及太平天国史料等, 其规模之大藏书之多为全国之最。其中曾纪泽书房楹联是:
含冲嗜漠不自厌;
读易论诗亦未殊。
如此丰富的藏书历经百年未散失,与富厚堂地处穷乡僻壤、远离战乱有关,也与曾国藩善待邻里有关。富厚堂有『无慢室』,即『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四邻』,门联为:
敧枕旧游来眼底;
掩书余味在胸中。
后山的林荫路有一座独立的二层小楼,它就是思云馆。咸丰七年(一八五七)二月,曾国藩从江西军中奔父丧回家,为纪念双亲,取古人『望云思亲』之意,在正宅之北后鳌鱼山下亲筑思云馆,在此居住了一年零四个月。 这段时期,曾国藩反思几年来抗击太平军遭遇的种种挫折和失败,懂得了以柔克刚的深远含义。咸丰八年复出时,他运用黄老之术,与左宗棠捐弃前嫌,重修旧好,年余后即署理两江总督,日后终于成为『中兴第一名臣』。 他自题思云馆的对联就有很多老庄的味道: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净;
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思云馆内有一副楹联: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富厚堂堪称曾国藩的第三故居,白杨坪是曾氏老宅,黄金堂是曾国藩出生地算他的第二故居。其叔父家还建有『白玉堂』。曾国荃咸丰九年(一八五九)还建有『大夫第』,其间皆以青石板路相连。
曾国藩一生写过一千四百五十封家书。 他勉励家人力戒惰傲, 盛时宜作衰时想,常有避名之念。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凡事存谨慎俭朴之见,人处顺境,感恩之心易生,人处困境时,与更困者相比后,亦怀感恩之心则不易, 非特别仁厚者难以做到。顺境、困境都要懂得感恩。 他勉励诸弟:常有敬畏,勿谓家有人作官,而遂敢于侮人; 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
富厚堂楹联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