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联在新闻标题中的艺术运

2015-06-04霍金林

对联 2015年11期

●霍金林

一、对联是对联式新闻标题的基础

(一)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行文字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字句对等,是指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平仄对立,是指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形对意联,是指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刘勰指出:『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意思是对偶句有四种:言对容易,事对困难,反对巧妙,正对拙劣。言对就是抽象的对偶句,即是以虚对虚是容易的;事对是反映事实的对偶句,以实对实是困难的;反对是相反相成的对偶句,是巧妙的;正对是意思连贯或重复的对句是拙劣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优劣界限淡漠了,现在正对也常使用。『必使理圆事密,联璧其章,迭用其偶,节以杂佩。』意思是写作要逻辑圆通,取材精当严格,单句与偶句交替使用,注意音韵。

这些理论,对制作对联式新闻标题,是有指导意义的。

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下联字数相同,没有相重复的字,语流节奏一致,平仄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一般说来,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必须用平声。另外,上下联对偶的字,一般也要求平仄相反,上下互对,这主要是为了平仄协调,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但决不可因词、因声而害义,故在部分联语中表现较为灵活。古人流行这样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就是说,每句的一、三、五字可不论平仄,而二、四、六字必须严格按照平仄格式安排。

下面例举短联的几种常规结构形式:

1、四言联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四川青城山联

2、五言联平仄格式,与五言律诗相同,

有两种格式。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人文古邹鲁;

山水小蓬瀛。

——广东惠州丰湖书院联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历下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

——山东济南大明湖历下亭联

3、六言联平仄格式,主要是一种形式: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4、七言联平仄,主要有两种形式,与七言律诗相同,实际上是五言联平仄形式前面分别加上『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窗前绿树分禅榻;

城外青山到酒杯。

——北京陶然亭联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仰笑宛离天尺五;

凭临恰在水中央。

——云南昆明西山关联

与格律诗只有五、七言的形式有所不同,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三字、四字、六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上百字的都有,但不论字数多少,都应讲平仄,比如八言句,大抵是两个四言句;九言句多为一个四言、一个五言句;十一言句多为一个四言句、一个七言句;十二言句多为一个五言句、一个七言句。以此类推,都可以按照五、七言的格律形式论平仄。

人们一般把以上各种形式看作『正格』,视其它变化为『变格』

对联是不压韵的,至于音韵要和谐,是指要掌握好对联的平仄和它分布规律。汉语仄声字具有短促有力的特点,平声字具有舒缓悠长的特点。写对联时平仄要交替安排,使其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在音韵上产生轻重、抑扬、回旋的音乐美。这样读起来就会声调协调、韵律铿锵、和谐动听。总之,讲求平仄和对仗,是对联的精髓所在,必须正确掌握。

对联缘于对偶,凝聚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其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对仗句用于文章称为骈文,用于诗歌称为律诗,单独使用就是对联。故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对联是楹联的俗称。它的体裁要素则是字句相等,平仄相反,词性相近,结构相似,音步相仿,语意双关,字义相别,具有长短自如、言简意赅、优美典雅、应用广泛的特点。对联由互相对仗的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上联、下联,其量词称『副』。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无论上下联句子多长多短,上下联之间必须处于对仗状态,对仗是对联最基本的特征。一副对联是一个对称、平衡,既对又联的统一体。

(二)对联的修辞

修辞语法的运用,对制作对联式新闻标题也很重要,常见的修辞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借代、反语等。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在这里详细说明了。)

(三)对联的社会功能

对联来自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服务。对联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作为庆贺、哀挽的礼物;二是可作为宣传、激励的号角;三是可作为自勉、题赠的工具;四是可作为揭露、讽刺的武器;五是可、作逗乐、遣兴的方式;六是可作为广告、装饰的用语,等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它是扬清激浊,人类社会前进的助力;言志抒情,精神文明建设的教材;摄形留影,社会历史发展的记录。

例如:

1、对联可作为庆贺、哀挽的礼物。据考,从宋代以来,除用春联表示喜庆外,大凡结婚、祝寿、乔迁、悼亡也用对联作为友情的表示,这个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光绪十六年(一八九零),光绪皇帝举行结婚大典,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送给他一封贺信和一座自鸣钟,钟上刻有一副用中文写的对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到对联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在国外的影响。用对联祝寿,始于北宋末,至清代逐渐流行。

宋庆历年间,进士苏颂(一零二零——一一零一)在北宋名相韩琦逝世后,写了一副挽联,这是我国楹联史上的第一副挽联。

联曰:

三登庆历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韩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曾获殿试第三,在神宗熙宁年间又四次升官,辅佐朝廷。此联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韩琦的政治生涯和功绩。

挽联亦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清代,延续至现代。

2、对联可作为宣传、激励的号角。

譬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些城镇的店铺,就利用对联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激励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击退侵华日军的进攻。某油烛店联:

怒火遍中华,歼倭奴为灰烬;

热血献抗战,启国运于光明。

3、对联可作为自勉、题赠的工具。

自勉联在宋代就有了。南宋绍熙五年,朱熹自题书斋联: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古时佩韦(佩戴牛皮)于身,防止性急。朱熹的父亲曾叮嘱朱熹注意佩韦,以防止急躁情绪。朱熹取字『元晦』。意谓:『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二、对联在新闻标题中的艺术运用

(一)什么是对联式新闻标题

新闻又称消息,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置于正文之前。对联式新闻标题,就是用对联的形式制作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形式独特,醒目有力。

(二)对联式新闻标题的组成与要求

读者在面对众多信息时,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往往会根据标题对新闻是否具有阅读价值作出选择判断。同样,媒体编辑在面对众多投稿时,通常也是根据稿件标题判断稿件是否具有发表价值。

标题是新闻的题目。它高度地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事实和思想),用以吸引读者、影响读者、帮助读者和方便读者阅读新闻、理解新闻,被称为报纸的眼睛。

从标题组成看,新闻标题除单一型标题以外,多数都是以标题组的形式出现的复合型标题,即由主题、引题(又称眉题或肩题)、副题(又称子题或辅题)、提要题等组成。其中前三者是常用的和主要的。引题、副题、提要题都是为主题服务,与主题相配合的。通常的标题是主题配引题,或主题配副题,或主题配引题与副题组成的复合型标题。此外,还有分题,是新闻内部的小标题,是否用分题,看新闻内容而定。

从标题的类别来看,新闻标题可分为实题和虚题。实题反映新闻事实,是具体的。虚题反映新闻蕴理,是抽象的。在应用中要注意以实带虚,以虚映实,虚实结合,不能有虚无实。

从新闻标题的要求看,第一位的本质性的要求是新闻标题必须有新闻事实,标题组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实题,并且要反映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在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新闻标题还有一些基本要求,即:具体、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对联式新闻标题,还要求标题或标题组中起码要有一副对联。

(三)对联式新闻标题的作用

1、单一型对联式新闻标题中,上下联中必须有实题,或是虚实结合,不能是虚题。单一型标题一般用于较小的或简短新闻或标题新闻,但也有重大新闻用单一型标题的。

下面是二战初期新华社的一则新闻标题,是单一型对联式标题,是实题:欧洲苦战 纽约狂欢

短短八个字,却有雷霆万钧之力,把当时世界上的头等大事推到读者心中,真是惊天一呼,振聋发聩。当然,这种对联式新闻标题的制作难度较大,没有很高的对联水平是不行的。

东北丫头飞上海 苏州面馆显风流

(二零一五年第十一期《中国楹联报》三版头条)

从对联的角度看,形对意联,对仗工整、平仄谐调,是一合格的对联。从新闻标题的角度看,反映了东北丫头在上海开面馆这一事实,是实题,符合标题的要求。所以,这是一副标准的对联式新闻标题。

下面是一个反例,也是单一型对联式命题,是虚题:

心怀眷恋 情系别离

(二零一五年第五期《中国楹联报》三版)

作为对联,是一副很好的对联,立意、对仗、平仄都没问题,但作新闻标题却不行,因为它没有反映新闻事实,只是纯粹说理,尽管这个理说得正确,却不是新闻标题。

2、复合型新闻标题组中,对联式新闻标题可作主题,也可以作引题或副题;也可以是实题也可以是虚题,但实题必须有传达主要新闻事实的信息。在一个标题组内对联式新闻标题与散文式标题也要配合得当,不宜也不便在一个标题组内主题与辅题全部都用对联式标题,这样会显得太拘板,应该二者相配,长短结合,疏密有致,摇曳多姿。

(1)引题、主题型:

山东潍坊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流转各方牵线搭桥(引)

整合『路边摊』建设大市场(主)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九日《人民日报》第十版头条)

主题为对联式标题,讲一般经验,是虚题;引题是散文式,讲具体方案或措施,是实题。

(2)主题、副题型:

岱苑诗联传国韵峰园翰墨溢清香(主)

——福建晋江市金井镇岱峰中心小学诗联文化剪影(副)

(二零一五年第十六期《中国楹联报》一版)

主题为对联式标题,是虚题;副题是散文式,是实题。这类对联式新闻标题,在各种媒体运用较多。如:

羊毫蘸墨书春字澍雨随风润德门(主)

——全国各地书春活动剪影(副)

(二零一五年第八期《中国楹联报》一版

筑梦怀来扬国粹凝心教育谱华章(主)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六小学楹联教育侧记(副)

(二零一五年十二期《中国楹联报》一版)

古镇扬国粹众祠满联香(主)

——武平县中山镇重视百姓宗祠文化的教化作用(副)

下面标题组的组成,是主题带副题的类型,主题和副题都是实题,其新颖之处是对句型标题作副题,放在后面:

中国女排蝉联世界杯赛冠军(主)

古巴队获得亚军苏联队名列第三(副)

(3)引题、主题、副题型:

立足发展生产搞好外引内联(引)

邢台市中小企业实现经济腾飞(主)

——头十个月全市工业上交税利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四十多(副)

主题与副题为散文式,是实题;引题为对联式,是虚题。引题是介绍经验是说理,主题是新闻事实主体,副题是具体说明主题的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标题组,这种引题、主题、副题『三结合』的标题组,只有在比较重要事实突出、有经验特点的新闻中采用。

在对联式新闻标题组中,用不用对联标题,在引题、主题、副题中哪个用?怎样用?这些都要根据新闻事实和特点而定,不要一味地为追求对联标题而追求对联标题。

从以上所举对联标题的例子,我们看到:凡属对联专业报刊上的,都符合对联的标准,是合格的对联式新闻标题;凡属非专业报刊上的,对仗、平仄等不同程度地都存在问题。例如:

店铺变『圣殿』顾客成『粉丝』

平仄关系是: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上下联平仄既失替又失对,不是一则合格的对联标题。如要修改,可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修改,即『铺』字改为平声字,『变』字改为平声字(以避免三仄尾,这是对联一大忌讳)。『成』改为仄声字、『粉』改为平声字(以避免三平尾,这也是对联的一大忌讳)。或按『□仄□平仄,□平□仄平』修改,『圣』改为平声字『客』改为平声字。以上『□』中字可平可仄。如此修改,就是一副合格的对联式新闻标题了。

这里要说的是,笔者在写作本文时查阅了不少报刊和资料,看到了很多制作精良的标题,很值得学习。但就其中对联式新闻标题来说,就不尽如人意了。有的平仄不和谐,有的对仗不工整。严格来说并不是对联,只是一般的对偶句而已。虽然表达出新事实,但却失去了对联的内在美和形式美,从而也失去标题的美。失去了标题美,就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这与我们的初衷相背。所以,作为一名媒体人也应学点平仄、对仗,懂点有关对联的知识,这样,我们在制作对联式新闻标题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四)对联式新闻标题对新闻标题制作的影响

把对联应用到新闻标题中,大大丰富了标题内容、形式和文采。

从内容上讲,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的『语文隐蔚,余味曲包』、『动耳惊心,逸响笙匏』。对联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它吸取了诗歌之凝重,散文之抒情,词曲之灵巧,音乐之节奏,自成一格,同时以内容的意境美、修辞的语言美、节奏的音韵美、表达的形式美,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大至国家庆典,小至家庭喜宴,可以说无处不用。把这个特点用到新闻标题的制作上,就能使标题含义深刻,耐思考,耐阅读,吸引受众的注意。正所谓:

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

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能联。

一副佳联,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引人入胜,大凡思想健康,构思精巧的联语,更为人喜闻乐见,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品。

从形式上讲,过去,我们在媒体上见到的标题大多是散文体自由式语句,或自由式诗句、对偶句、排比句等。一方面这些语句『明白如话』,占新闻标题的大多数,是一大优点;但另一方面用的太多了,又显得太单调了,缺乏新意;而且太明白了就缺乏含蓄,缺乏思考价值。如今,引入对联式新闻标题,既打破了标题形式单调的局面,又使标题字少意蕴深刻、形式优美,从而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作用,促使其进一步产生『我要继续阅读』欲望。编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从文采上讲,一则新闻标题,除了要反映新闻事实,还要有文采,要能吸引读者,这才是好的标题。正如刘勰指出:『言以文远,诚哉斯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意思是:语言、文章要有文采,才能流传久远。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对联式标题引入新闻标题,无疑给各类媒体,特别是纸媒,增添了无限的文彩。

三、对联式新闻标题的制作

具体可分为三个步聚:

(一)根据新闻内容要点先拟初稿,即把新闻内容中的主要的新闻事实提炼归纳为几个要点,最好列出关键词,每一个要点用一个对句表示,有几个要点就拟几个对句,然后将其中你最想告诉读者的『点』挑出来,选用适合的修辞法,并用对联形式的语句表示即可。这个初稿不一定合格,只是对联的雏形;

(三)前两步完成,一副合格的对联式新闻标题就制作好了。紧接着还要对所拟对联式新闻标题进行虚实关系考量,如题内含有新闻事实,属实题,可作为新闻的单一式标题,即主标题;如题内不含有新闻事实,属虚题,不能单独作新闻的主标题。作引题或副题时,还需配以一散文式含有新闻要点的实题,构成一则合格的对联式新闻标题组。

下面试举央视一则消息说明:

『八月一日,广西桂林一位患有阿尔茨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不慎走失,她的四个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四处寻觅已达两月有余。自九月十七日起,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征集『桂林失踪母亲』的有关线索。十月十九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破天荒地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在重阳前夕,这一非常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有关事迹的层层披露,在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及微博意见领袖们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等携手五千四百万微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帮助孝子寻找走失母亲的爱心接力。』

第一步,根据新闻点拟出对联雏形

1、传播的角度

新闻要点:一是央视首播寻人启事,二是网友积极参与;

关键词有:央视、首播、寻人启事、网友、接力。

根据『央视、网友』两个要点制出对联式新闻标题雏形:

央视首播寻母启事网友再传爱心接力

2、新闻主体的角度

新闻要点:一是孝子寻母,二是网友爱心接力;

关键词有:『接力、孝子、寻母、爱心』。

根据『爱心接力、孝子寻母』两个要点制出对联式新闻标题的雏形:

爱心接力扬正气孝子寻母传美德

第二步,进行修改。从对联的基本规则看,第一副对联中,『播』对『传』上下联都是平声,平仄失对,所以改『传』为『递』为好。『母』与『事』、『传』与『心』失替,『启事』是名词,『接力』是动宾结构,词性不对品,『力』仄声收尾不妥。第二副联中,『正』对『美』都是仄声,上下联平仄失对,所以改『美德』为『真情』为好。所以修改后的对联为:

1、央视首播寻母事网民再递爱心波

2、接力爱心扬正气寻亲孝子有真情

第三步,进行虚实关系考量。这两副对联都含有新事实,都是实题,可作为新闻的单一式标题,即主标题。也可作引题或副题,这样就需配上一个散文式的实题或虚题。如配实题,主、副(引)都实,也不太好,不如一实一虚更好。第一副是从从传播途径角度制题,第二副是从新闻主体的角度制题。如按传播的角度制题,标题组可拟为:

1、央视首播寻母事网民再递爱心波(引)

为爱寻找为缘搭桥人间自有真情在(主)

如按新闻主体的角度制题,标题组可改为:2、接力爱心扬正气寻亲孝子有真情(引)

爱心传递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主)

对联式引题诗意洋溢,文采闪耀。不但紧扣新闻的主题,还颂扬了敬老尊贤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道德传统,是一个更为深广的主题。

这样一副完整的对联式新闻标题制作完成。

显然,并非所有新闻标题都必需含有对联的成份,不少新闻标题都是散文式的自由句,用不用对联式新闻标题,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决定要用对联式新闻标题,那么标题中至少要有一副对联。在新闻事实涉及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于表达新闻主体的感情时,用对联式新闻标题比较好。例如《东北丫头飞上海苏州面馆显风流》这标题,新闻事实是说东北丫头下海经商的事,用对联制题便于评价和表达感情。在新闻事实不涉及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便于表达新闻主体的感情时,就不太适合用对联式新闻标题。

【结束语】:总之,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竞争成败的关健,是基于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上的。而这种认知度与满意度又常常始于标题。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到:『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刊物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标题是现代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不论是报纸、广播、电视乃至网络新闻,都需借助一双双传神的眼睛——标题进行概括、评价,进而引导和强化新闻的作用,以顺利进入传播渠道,寻觅自己的知音,实现自身的价值。

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朱 熹

清人袁枚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这就是说,文章首先应当在感情上吸引读者,征服读者。一则新闻标题,能否以真挚强烈的感情打动人,唤起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兴趣,已成为衡量其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对联是诗中之精品,含蓄凝练,情感丰富,很容易打动人感染人,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恰当地借鉴和运用对联艺术,不仅能很好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旨,还能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进而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书籍类

1、山西人民出版社《文心雕龙译注》;

2、汤姆森《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3、陆炳麟《怎样当新闻编辑》;

4、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导读》;

文章类

1、殷丽霞《新闻标题中对句对联的作用》;

2、唐子畏《给大、中学生讲对联》; 报纸类二零一零——二零一五年部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楹联报》《天津楹联报》《中华楹联报》《梁野联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