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预习
2015-06-03赵志民
赵志民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事先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好任何事。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训练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在预习方面的功夫下足、做好,就能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同时还能提高听课水平。陈日亮老师认为:“语文教材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以可读性的材料为教例,学生在预习中不会是要么都懂要么都不懂,它不可能全知,但也不会是全不知。”这一论述正是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后精准的评述。对于预习中的问题,陈日亮老师将其归为三类“(1)有所不知;(2)有所质疑;(3)有所领悟”,它们都是疑问,但都反映着不同程度的认识,都带上思索的痕迹。随着语文自学意识的加强和阅读习惯的逐步培养,后两类问题将会不断增多,预习就会显出更为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
预习很重要已毋庸置疑,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操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语文预习的习惯一直处于低谷当中,朗读课文、抄写生词、背诵、完成课后习题等预习内容千篇一律。预习活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灵动,因此课文尚未学习,学生已感到索然无味。陈日亮老师在《我即语文》这部著作中为我们提供了既传统又有新意的教学理念。语文预习既要坚持传统的注重预习常规做法,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教学操作中,我发现要想改变语文课堂的颓势,以下几点是值得思考的。
一、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如日亮老师所讲要上“预读课”,注重学生的预习“常规”意识教育
“在预读课上,学生可以按照统一的阅读常规,亦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预读题进行阅读。所谓‘常规一般包括三个程序:第一步是诵读,其中有正音、辨字、疏句等;第二步是会意,其中有释词、析句和统篇等;第三步是发疑,其中有疑难的发现与表述,以及初步寻找解疑的思路。……为了使‘常规能真正成为可遵循的东西,教师的第一个主导作用,就是提供必要的示例,亲自做出示范。”
这是陈日亮老师在其著作《我即语文》中关于预习的论述,我从自己的教学体验出发,深觉此说讲出了语文教学的要义,我在讲新教材必修(5)第三单元时,我就以钱钟书《谈中国诗》为例,让他们注意应如何从题目细读,一是要他们注意从语文角度来看本文对象是中国诗,那么就要由此想到对中国诗的特征作者是如何论述的;二是注意把握“谈”字,作者是如何谈,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对文化随笔的特点有所把握,另外也是想加强他们的“预习意识”,也只有这样做才可能会使“语文原本是人生的一种行为”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二、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即预习作业中应注意初读课文的感受,并将其形成文字
语文的生命力在于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文章的引人之处在于它是鲜活的,有情感的,且是独特的。所以,预习应让学生预读课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和直觉印象。可以是事件内容、思想情感,也可以是景物描写、语言特色、写法特点、人物形象等,就其中一点或几点谈都可以。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写下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这个过程既是学生主动捕捉课文信息的过程,也是课文吸引感染学生的过程,其间充满着乐趣与刺激,流动着思维与情感。这样的预习,是主动的,积极的,也是最真的,学生喜欢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更难得的是文章的真情与独特吸引了学生,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三、细读课文,主动探究
在预习时,我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你认为本文最重要的是什么,存在哪些疑难问题。语文教学重在语言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所以,预习过程中要提倡学生自觉欣赏文章的语言,力求有所感悟。可以让学生说说最欣赏文中哪些语句,写上欣赏的理由作批注,择其优秀者让其有感情地朗读,让大家分享独特的体验。当然这种文本的多元解读也不是乱说,对于经典的文本解读我们还是要坚持的。因为多元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这种赏读课文与一般的朗读课文不一样,它能促使学生带着美好的心情和审美情趣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以此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自觉地探究问题。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应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和评价;否则学生的预习不被承认,积极性自然会逐渐丧失。学生在预习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探索精神、见解,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创新的萌芽,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我们更应细心呵护。
以上几点经过实践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在语文新课改背景下,预习的作用将更显重要,预习的内容、方法将更为丰富。相信只要我们肯思考,善于总结,会从中找到更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让我们的孩子在课上学得更得法,在课外能更受益、更快乐!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