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智取生辰纲》例谈探究式教学
2015-06-03潘竟孝何承胜
潘竟孝 何承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学科都要把探究性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可见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探究式教学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提高学习技能,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将三维目标写得清楚明白。但知识与技能一项只是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之中,而探究式教学方法不失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之一。下面,我就《智取生辰纲》一文谈谈探究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妙寻趣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情趣是行动的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源头。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巧妙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成点、着力点、生长点,调动学生自觉自愿、自主自发地参与探究活动,这是关系探究效果和质量的前提条件。
《智取生辰纲》围绕“生辰纲”展开情节,一方要送,安全至京;另一方要取,叶底偷桃,不露痕迹;一方是京师教头,武装押运;一方是梁山好汉,身怀绝技。两强相遇,强强对话,鹿死谁手,悬念迭生。这正是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产生兴趣的地方。为此,我设计如下导语,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公令之孙,得杨家真传,武功高强,因脸上有一青色胎记,人称“青面兽”,多年闯荡江湖,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老江湖”;手下几个军汉,更是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又得梁中书提拔重用,感激涕零,立功心切。晁盖、吴用等人,武艺平平,陆战只有赤发鬼刘唐可用,阮氏兄弟水上本领高强,但陆战水平一般。相比之下,晁盖、吴用一方相形见绌。不用智取,事定难成,虎口拔牙,如何能成?
通过双方实力的对比分析,激发了学生未知的欲望,点燃学生的探究之火。
二、巧设疑点,化大为小,化粗为细,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天时、地利、人和”是战争成败的关键,吴用等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开动脑筋,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做足了文章。为此,在一番铺垫之后,我围绕“智”字,设计了几个精巧的疑问,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1.如何智用天时?——天热,军汉们需用酒水解渴,为下蒙汗药作伏笔。
2.如何智用地利?——黄泥岗,地僻人稀,便于下手,树木环绕,便于隐蔽。
3.如何智用人和?——各显其能,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扮客商-迷惑敌人,稳住对方;佯争酒-诱敌深入,请君入瓮;巧下药,麻倒敌人,取得成功。
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又与课文内容一一对应,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探究活动有血有肉,眉目清楚,针对性极强。学生不仅获得了答案,更是学会了方法,提升了技能。
三、巧作对比,提高学生探究分析能力
文中杨志并非无智,吴用并非无用。二人斗智斗勇,各有千秋。正因如此,课文才引人入胜。二人的高下,正是在相互较量当中显现出来的。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分析辨别能力,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对比分析。一是杨志和吴用之智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二是杨志斗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吴用之智,学生容易得出,前面已经讲过,而杨志之智,教师容易忽视,学生也难以判别。作者正是在矛盾对比冲突中去展现人物性格,使文章有血有肉,形象鲜明。通过对比分析,因势利导,借力打力,为学生理解人物性格铺平了道路。
四、妙做散点,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走进课文,通过文字信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走出课文,新旧知识结合,学以致用。教师既要紧密联系课文,又要走出课文,结合新旧知识,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收放自如,融会贯通。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掌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吴用等人的“智”慧,我将本文与《三十六计》结合起来,设计如下问题进行引导,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开放性思维训练:
吴用号称“智多星”,杨志也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之人,本文中二人斗智斗勇,妙计迭出,精彩纷呈。而这些智谋大多可以从《三十六计》中找到依据,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中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谋?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投入到探究当中,主动请缨,各抒己见:假扮客商,装怕歹人——瞒天过海之计;白胜卖酒,故意不专卖——欲擒故纵之计;当面吃酒,嬉戏打闹——笑里藏刀之计;故意抢酒,暗中下药——偷梁换柱之计;黄泥岗等候——以逸待劳之计等等,不一而足,发散性的问题,开放的课堂,将教学推向高潮。
探究式教学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探究式问题为主线,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等多活动,将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探究式教学运用得好,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流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运用,巧于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编辑 段骁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