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化学信息迁移问题的表征分析
2015-06-03章利平
章利平
摘 要:借用语言迁移理论中的相关论述,对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信息迁移进行了表征分析,旨在为完善化学教育教法而献计献策。
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迁移;表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中有“语言迁移”之说,意指学习“第二语言”会受到母语习惯影响,其中,母语发音与第二语言发音一致或类似的,第二语言会受到母语的积极影响,即正迁移;反之,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则形成负迁移。不仅在语言教育中,普通教育也适用于语言迁移理论,其中,学习的对象由语言化作信息,即信息迁移。信息迁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化学教学中,解决学生的信息迁移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正迁移态势,是构建高效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
一、学生化学学习中信息迁移现象的表现和成因
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常常会陷入思维的“陷阱”,对面临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或对解决方法似曾相识,但却始终无法步入正确的解题轨道,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即是信息的负迁移。导致学生学习产生信息负迁移现象的成因有很多,通过研究和分析,笔者总结了两个主要原因。
1.因相异构想导致的信息负迁移
学生学习思维中的“相异构想”是教师不可忽略的一个现象,所谓“相异构想”,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产生感性认识而得出的结果,或由此掌握的学习方法。这种结果或学习方法因偏离科学本质,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相背离,因此被很多教师称为相异构想。
2.因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导致的信息负迁移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学生都面临了较大的学习压力,每天都需被动接收来自各学科的大量信息,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迟缓。思维迟缓的具体表现是难以了解和掌握知识发生过程的各个细节,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并由此而导致他们难以应用所学知识。此外,思维贫乏是一种病态的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长期接受模式化的课堂教育或长期在固定的模式下学习所导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和反应迟钝。思维贫乏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联想数量减少,思维呆滞,难以灵活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降低学习效率。
二、解决学生化学学习中信息“负迁移”的对策
1.细化知识产生,消除信息负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产生应遵循“细”和“易”两个基本原则,同时要给予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信息负迁移现象,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时,笔者首先以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设疑:同学们知道哪种塑料袋能装食品,而哪种装了食品会对人类有害呢?引出课题——塑料袋的成分。随即再次提问:那么,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区分塑料袋的功能,正确使用塑料袋呢?再次引出课题——塑料袋成分的划分。
其次,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画出塑料袋的分类表。
继而划分塑料的类型:(1)通用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2)特种塑料:如,聚乙烯醇、聚砜等等;(3)工程塑料:如,ABS塑料、聚碳酸酯等等。按受热情况划分:(1)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等;(2)热固性塑料:如,ABS塑料、聚碳酸酯等。
最后进行实验观察:将甲、乙两小块塑料点燃,塑料甲像蜡烛油,一滴滴的掉落,能嗅到蜡烛的味道;塑料乙无火焰,塑料卷缩,有刺鼻气味。结论:甲是聚乙烯塑料,对人体无害;乙是聚氯乙烯塑料,对人体有害。
如此,则细化了知识的产生,将信息转化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2.用问题和探究式学习消除信息负迁移
在上述基础上,消除学生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的方法需要教师需重点把握两个原则:(1)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其中,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利用问题来启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分析和思考,并采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探索新知识,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
如,“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课。本课融合了STS核心内容,STS知识内容的题材新颖,取材广泛,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对全面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STS还把化学知识同科技信息、能源问题、生活常识、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针对STS的特点,在这一课中笔者以化学、技术和社会三个方面为主导,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首先是知识的产出过程,主要方法为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金属材料,指出它们是如何改造应用的,最后由笔者提出问题:合金与普通金属材料有哪些区别?前者有哪些优点?等等。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选择,笔者组织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在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同时,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思路说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
如此,这种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此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消除化学信息迁移问题是一项系统工作,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学习信息迁移的前因后果进行细致的研究,继而梳理和总结导致学生已知和新信息两者不匹配的因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构建有效教学模式。
编辑 王团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