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信仰教育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2015-06-03王小云余庆功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信仰高校意义

王小云 余庆功

摘 要:高校信仰教育,不仅能指引大学生行为准则、实现人生价值而且对培养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高校信仰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淡漠,信仰缺失等问题,提出通过拓展高校信仰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信仰教育的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时代精神,给予不同主体不同关注;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利益相合,提高高校信仰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来实现高校信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信仰 教育 意义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107-02

高校是培养祖国的未来、民族希望的地方,对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人生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的接班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信仰教育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思想也变得越发活跃,信仰需求逐步开始复苏。然而,青年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信仰形式变得越发多样化。近年来,信仰危机不断在高校中蔓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淡漠,对社会主义信念持怀疑态度,对人生追求、价值理想感到迷茫。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滋生的权力腐败、贫富差距、教育公平等问题,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消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信心不足,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断下降。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甚至完全否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在部分学生中成为了口号。赵康太认为:“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关于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无疑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在当前,我们社会中,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的危机,这恐怕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一个现实问题。”[1]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信仰缺失,不少大学生对信仰表现出了漠视的态度,甚至没有信仰。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中不断滋生个人主义信仰、拜金主义信仰、民间迷信信仰等世俗信仰、非科学的信仰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终极关怀和理想反而表现出漠视。中科院哲学研究组织的《转型期社会伦理与道德》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人中,回答“没有信仰”的占36.09%,“有信仰”的仅占28.10%。还有许多学者对不同地区的高校做了大量的实证调研,对信仰冷漠的学生占 25%以上。[2]

分析高校学生信仰危机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信仰的产生与其个人的社会成长环境有关,20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是辉煌与灾难并存,一方面,工业、科技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恐怖袭击、种族屠杀、贫富分化、自然环境恶化等巨大灾难也伴随着人们。中国在社会转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现代化问题,如政府腐败、权钱交易、贫富差距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动摇了马克思信仰所追求的解放经济的目标,相比较而言,反倒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实现了政治层面的自由、民主,实现了政治解放的目标,而社会主义国家,不少信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的成员,脱离民众利益,忽视对社会成员权利的维护和保障,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追求的平等、民主、自由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加之苏联和东欧的演变,使共产主义走向形式,导致人道主义灾难的后果,科学技术的异化,理性的工具化,导致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物质化,忽视人的精神性,使人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成长在现代化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社会方方面面深刻改革的同时,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了双重性认识——行为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但精神上却对社会主义终极关怀和理想漠视。这种矛盾,无法使精神信仰与行为准则相得益彰,造成信仰危机。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存在误区。高校信仰教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教育,过去,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斯大林教条式的信仰模式影响,过分强调政治对社会生活的统摄,导致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现行模式下的信仰教育片面重视对学生政治性的灌输,忽视个人德行方面的自觉修养。忽视了信仰与现实的衔接,使信仰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高不可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自然受到现实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漠视已经表明现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经脱离实践,不能胜任当前实践的重任,现行教育的形式主义与教条化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我们必须促使信仰教育朝向实践的话语创新。

2 高校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灵魂,一个人的信仰影响着人的价值选择和人生道路,青年时期是个人信仰、乃至整个意识形态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能指导个人行为准则,实现人生价值而且对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2.1 指引行为准则,实现人生价值

信仰的形成,需要后天的教育培养,英国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埃及、巴基斯坦或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西藏、斯里兰卡或日本的佛教徒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佛教徒;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印度教徒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印度教徒;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墨西哥、波兰或意大利的基督徒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天主教徒。”[3]由此可见,信仰一旦形成,就会支配人们精神。人有了信仰,就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也就有了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后天的信仰教育能指引人们的行为规范。世俗利益是转眼即逝的东西,只有信仰才能使人的生活有价值,没有信仰的生活,人会呈现出自私自利、眼光狭隘的状态。青年时期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信仰又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表现。加强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而且能有利于将个人的理想落实到努力成才、回馈社会的终极关怀之中,最终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

2.2 培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中国梦”

高校是培养中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描绘的“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更是青年大学生的梦。在实现“中国梦”的旅途中,高校大学生将是主力军。加强高校信仰教育对于培养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信仰既是人类世代实践的结晶在精神中的积淀,又同时以这种‘积淀为文化根基,成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制度)和社会理想目标,并以此制约和牵导着人类奔向永恒的未来。”[4]信仰对社会的发展有调控功能。一个社会、民族拥有共同信仰,形成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理想目标,那么这个社会和国家一定是充满凝聚力和前途的,这种凝心聚力能成为兴国、强国之魄,能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之源。反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普遍认同的信仰,来解释生活现状,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精神涣散,失去精神支柱,整个民族会失去凝聚力。高校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地方,在高校中加强对青年学生信仰教育,真正实现重塑青年人的精神信仰,培养社会共同理性和信念,使其成为生生不息,团结进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 高校信仰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拓展高校信仰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信仰教育的模式

在2000年世纪之交时,全球总人口60多亿,全世界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76%,达45亿多人,其中,世界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信徒总数为35亿多人,占全球人数的58.8%;据权威估计,202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78亿人,三大教信徒总数将增至48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1%。[5]宗教信仰本身的消极面那么多,为什么还会有不断增加的影响力?这与宗教教义高度重视宗教信仰教育密切相关。目前,在我国,多数高校将信仰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虽然包含着信仰教育,但不等同于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需要高校信仰教育,信仰教育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指导和基础。但是,信仰教育除了理论教育外,更主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教育。比如精神理想的教育、无神论的教育。现行高校的信仰教育尤其是精神理想的教育较为空泛,部分教育工作者把信仰教育等同于反宗教信仰的教育,这样必然引起教育对象的排斥和反感。高校信仰教育只有不断深化拓展信仰教育内容,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加以创造、转化,建立有血有肉的信仰体系,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另外,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反对现行教育体系中灌输式、宣传式的精神控制的传播形式,反对强制人们接受自身的观点,从而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这样做本身就违背精神思想领域的基本规律。只有创新高校信仰教育模式,开展自由地、主动地、自主地讨论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精神自由,建构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使信仰教育更加大众化、通俗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

3.2 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时代精神,给予不同主体不同关注

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写道:“真正的平等不是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每个人,而是对每个人的不同,需要给予同等的关注,而这才是马克思希望建立的那种社会,不同的人的需求也自然不同,不可能用同样的标尺来衡量。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同等享有自我实现的权利,都有权以自己的行为塑造社会生名,不平等的壁垒将以这种方式被打破,但其结果是每个人都能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基础上获得自我的发展,说到底,马克思所述的平等是为了个体之间的个性而存在的。”[6]马克思告诉我们,不同的主体应给予不同的关注,信仰教育也是一样,每一个社会的信仰都不可能是完全单一的,而是多种信仰形式并存,但是在众多信仰形式中,每一社会都必须要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信仰形式才能使社会良性发展。高校信仰教育,应立足于对现有的各种信仰形式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寻找出作为当代社会信仰的主导形式,以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基本标志。高校信仰教育的任务就是巩固主导信仰形式教育,包容信仰形式的多元化。那么,什么样的信仰形式能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呢?毋庸置疑,能代表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能解决社会信仰所面临的历史性危机的信仰形式必然能承担起构建社会信仰的主导任务。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疑是这一任务的承担者。以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时代精神,给予不同主体不同关注,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多种信仰形式相互对话、沟通、合作,促使真理性的认识不断更新发展,繁荣人们的精神生活。

3.3 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利益相合,提高高校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有句名言:“思想如果忽视了利益,就会丑陋”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同人民现实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把信仰教育与合理的物质利益满足结合起来,这样高校信仰教育才不会成为空话。在当前,社会阶级分化、经济利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到经济生活中,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弊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时回应各种社会关切的问题,将民众的意愿,利益诉求及时加以解决并转化为方针和政策保障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组织应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保护贫困阶层的正当利益和权力上。在精神领域引领富裕的阶层扶助贫困弱势的群体,增强为社会奉献的意识,自觉为缓和社会贫富分化做贡献。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大众利益结合,解决人们的精神困惑,才能增强其可信性和时效性,才能被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真正认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康太.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4.

[2] 吴海盛、刘志斌、王凤霞.大学生信仰研究的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3):82-85,129.

[3] (英)约翰·希克,著.信仰的彩虹——与宗教多元主义批评者的对话[M].王志成,思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9.

[4] (德)包尔生,著.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麽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62-363.

[5] 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9-183.

[6]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107.

猜你喜欢

信仰高校意义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