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东矿超千米埋深排水系统硐室群支护技术研究

2015-06-03张冠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支护技术

张冠华

摘 要:邢东井田资源埋藏较深,采深由600米到接近1300米,深部采区排水系统水平标高-1135m~-1186m,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区硐室群布置于超千米埋深大地压高应力环境中,使得大地压支护成为制约深部开采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对该排水系统硐室群不同巷道选择了不同的高强度支护方式,很好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证了硐室群的稳定及安全。

关键词:超千米埋深 大地压 支护 技术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012-01

邢东井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东北约4km处,地面海拔高度在+55~+65 m之间。目前矿井二水平标高为-980 m,-980水平通过皮带下山、轨道下山两条斜井向下延伸至井田边界,邢东矿深部采区排水系统建于两条下山底部,矿井主采煤层2#煤下约10 m,最低标高-1186 m。受埋深大影響,该处巷道应力显现大,巷道变形严重,并且该排水系统位于矿井最深处,服务年限较长。

面对大断面、超千米埋深大地压,长服务年限等各种问题,巷道支护强度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该排水系统硐室群不同巷道选择了不同的支护技术,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相结合,对大断面的泵房进行了锚网支护+钢筋混凝土浇筑+壁后注浆支护方式,对水仓等进行了锚网支护+36U型钢+混凝土浇筑+壁后注浆支护方式,对沉淀池等进行了锚网支护+钢管混凝土支架+壁后注浆支护方式,很好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证了硐室群的稳定及安全,为矿井深部开采排水系统巷道及硐室群支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1 深部采区硐室群支护技术研究

1.1 深部采区大断面泵房支护

(1)现场施工。

泵房硐室长6 5m,净宽5.3 m,净高5.2 m,潜水泵硐室长65 m,净宽2.8 m,净高6 m,施工时泵房采用分次掘进,先掘上半部后卧底到设计高度(宽×高=7.3×6.2 m),然后施工潜水泵硐室(宽×高=4.8×7 m),然后整体进行浇筑,最后进行壁后注浆。

(2)支护参数。

泵房及潜水泵硐室均采用全断面锚网支护,锚网支护后再进行浇注;锚杆采用φ22×3000 mm螺纹钢超强锚杆,间排距800×800 mm;采用φ21.8×8500 mm19股钢绞线锚索加强支护,交叉式布置,采用2.6m14号槽钢连锁,间排距1500×1600 mm。砼浇注厚度1000 mm,浇筑钢筋均用φ22mm建筑螺纹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1.2 水仓支护

(1)现场施工。

内水仓长60 m,外水仓长120 m,巷道净宽3.6 m,净高3.2 m,施工时先掘出巷道所需直径为4.6米纯圆形断面,然后支设36U圆形支架支护,接头处用高强螺栓拧紧,两架之间用扁钢拉杆连住,然后将支架作为配筋浇筑C30混凝土,支架外留50 mm保护层,最后进行壁后注浆。

(2)支护参数。

水仓顶帮先采用锚网支护,锚网支护后支设36U型钢并进行浇注;锚杆采用φ22×3000 mm螺纹钢超强锚杆,间排距800×800 mm;采用φ21.8×8500 mm19股钢绞线锚索加强支护,交叉式布置,采用2.6 m14号槽钢连锁,间排距1600×1500 mm。砼浇注厚度5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1.3 沉淀池支护

(1)现场施工。

主沉淀池长65 m,巷道净宽4.1 m,施工时先掘出巷道所需直径为5.0 m纯圆形断面,然后支设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架与围岩间充填袋装碎矸石作为让压层,支护完成后进行喷浆,最后进行壁后注浆。

(2)支护参数。

沉淀池顶帮先采用锚网支护,锚网支护后支设钢管混凝土支架;锚杆采用φ22×3000 mm螺纹钢超强锚杆,间排距800×800 mm;采用φ21.8×8500 mm19股钢绞线锚索加强支护,交叉式布置,采用2.6 m14号槽钢连锁,间排距1600×1500 mm。钢管支架规格为?194×8 mm,纯圆形断面,钢管内灌注C40混凝土。

1.4 支护技术特点研究

(1)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相结合,首先锚网支护,然后支设刚性高强度支架或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在主动支护的基础上以高强度被动支护控制主动支护的围岩变形。

(2)硐室断面选择最优,因大断面泵房下需掘进潜水泵小井选择断面半圆拱形,水仓及沉淀池选择最优的圆形断面。

(3)钢管混凝土支架创新性设计及使用,保证了高支护力、最优结构性特点,让压层留设释放压力,使支护断面初期具有可缩性。

(4)地下工程围岩既是一种载荷,也是一种结构,锚杆支护和壁后注浆使围岩形成一个整体承载结构,使围岩由施载体系向承载体系特性转变。

2 效果分析

为掌握巷道支护效果,在泵房表面布置测站,采用“十”字法对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巷道变形在65d后趋于平缓,此时顶板累计下沉量为94 mm,两帮累计变形量为146 mm,底板底鼓量为79 mm。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锚网支护+混凝土浇筑+壁后注浆”的联合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支护效果显著。

3 结论

邢东矿-980深部采区排水系统埋深大,处于高应力环境中,地质构造复杂,围岩较为破碎,属高应力软岩范畴,深部采区排水系统三种联合支护方式既有主动支护,又有被动支护和支护完成后的壁后注浆,借助高强度支护使围岩进入塑性状态,达到最大塑性承载力,从而保证了硐室群围岩的稳定,为深部采空区下大断面硐室群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D].徐州:中国矿压大学,2003.

[2] 王襄禹.高应力软岩巷道有控卸压与蠕变控制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8.

[3] 康红普.煤矿深部巷道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J].煤矿支护,2007(2):1-8.

[4] 赵祥,田立新.邢东矿特深矿井锚网巷道掘进支护技术[J].现代矿业,2012(4):102-103,127.

[5] 张伟.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支护技术
隧道新奥法施工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方式研究与应用
抗滑桩支护效果分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