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数据统计
2015-06-03梁姗姗黄志斌
梁姗姗 黄志斌
(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0 引言
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是地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资料之一,其中包含各种震相到时并提供一定精度的地震事件相关参数(如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和震级等)并且可以为速度结构,震源物理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资料。故地震观测报告是进行地球科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观测资料。
中国最早的地震观测报告见于20世纪初。19世纪末,法国天主教会在上海徐家汇设立观象台;1904年增设地震观测项目,同年开始汇编地震报告(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2001)。随后几十年,中国开始自行设立地震台,老一辈科学家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悉心收集、整理地震资料。随着时代变迁,台址和名称有所变动,但整理汇编的地震报告基本是连续的。全国范围的地震台网较正规的地震报告,始于1954年开始(赵荣国,1988)。之后,地震观测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地震机构定期出版地震报告、地震目录及相关资料,按照国际惯例,部分台站地震资料进行国际交换,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国际科技合作服务。
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承担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处理与编辑工作,利用有人值守单台记录资料,编辑和出版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并提供在线和离线服务。
1 资料来源
研究使用的观测资料主要来自《中国地震年报》和《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85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数据记录了全球范围内86 944次地震,时间跨度较大、空间分布广。数字化技术采用以来,随着大量数字化台站建设及模拟台站改造,台站观测水平和分析能力逐步提高,地震观测数据大量增加,为地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由地震频度分布图(图1)可知,2001年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地震事件数目大幅提高,记录7万多次地震事件。自2001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偏高,尤其是8级以上强震多发,2001—2011年共发生16次8级以上地震(表1),尤其是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8.9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较强余震频发。
表1 2001—2011年全球8级以上强震参数Table1 The global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MS≥ 8(2001-2011)
图1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记录地震频度Fig.1 Worldwid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from Nat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of China
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月刊)汇编107个台站数据。该报告主要提供给中国地震台站、各区域地震台网和国内的科研单位、大学及研究人员使用。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是人机交互处理,结合地震震相记录特征,对每一个震相都进行反复调整核对,并对查出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将每日发生的地震进行精细分析,处理精度较高。因此,本文应用的统计数据资料完整性、可靠性较高。
2 震相统计
震相分析是地震学的基础工作之一,主要任务是从地震图上读取、测定与地震参数相关的各种震相读数。地震台网提供的震相读数,作为原始数据,在地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意义和使用价值(赵荣国,1988)。
1985年—2011年,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各类地震波震相,包括地方震、区域震、远震以及深震,地震报告不包括非天然地震。2000年以前,我国大部分台站为模拟地震记录,记录仪器主要为短周期地震仪和中长周期地震仪,通过分析模拟记录来识别震相并进行震级计算。自2001年起,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投入使用,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分析人员根据短周期和中长周期地震仪特性,将宽频带速度型数字记录仿真成标准的模拟记录,如:长周期(763)、中长周期(SK)和短周期(DD-1)模拟地震记录,分析人员在仿真后的波形记录图上识别震相和计算震级等。
到2011年底,中国地震台网积累大量震相数据,日常资料分析包括以下震相:①地方或区域震相:P、S、Pg、Pn、Sg、Sn;②远震或极远震震相:P、PP、PKP、PKP2、pP、pPKP、PKS、S、SS、sP、sS、PcP、PcS、ScP、ScS、sPKP、SKS、SKKS、Pdif。记录分析的各种震相达5 557 699条(表2),大部分为清晰的直达波、核幔反射波、地表反射波震相和少量地核穿透波震相。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各种震相数据为分析、解释震相的成因和物理意义,为利用各种震相来测定震源基本参数、震源的力学性质及探讨地球内部构造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表2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主要震相数量(1985—2011年)Table2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main seismic phases from Nat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of China for the period 1985—2011
收集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震源深度小于50 km的地震走时数据,选取走时残差较小,且地震初动较清晰的震相走时,叠加得到全球地震观测震相走时曲线。图2(a)为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主要震相走时曲线图(h<50 km);图2(b)为表面源(h=0 km)的JB模型震相理论走时曲线图,1986年至今,一直使用传统JB走时模型(Jeffreys and Bullen,1940)进行地震常规定位工作。图中大部分是 P、S 震相数据,但也包括一些后续震相,图中的主要震相较好地排成一列,与理论走时曲线走向相一致。通过把所有台网观测震相数据放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完整的地震波场图像。
图2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主要震相走时曲线及表面源JB模型走时曲线Fig.2 Travel-time picks collected by the report of Nat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of China between 1985 and 2011 for events shallower than 50 km and JB travel-time curves for surface focus
3 震级测定类型及统计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给出记录事件的振幅和周期值,及相应的震级值,以便读者了解各地震台测定震级情况。由于单台震级受震源机制、传播路径及介质不均匀性的影响,同一地震不同台站测定的震级会有所不同。为了减小这种影响,报告对同一地震多台震级取中值(相当于平均值,中值可避免个别特大或特小震级值对最终取值的影响),得到多台平均震级,给出测定台数,保证计算震级的可靠性,减小震级的不确定性,并给出震级的离散程度。
地震台数字化改造之前,直接应用模拟位移记录测定各种震级。随着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完成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将模拟地震观测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新建一批数字化地震台站(刘瑞丰等,2008)。由于各数字地震台站观测仪器的类型和频带不同,观测地动速度,而非地动位移,所以,不能直接采用模拟记录方法测定各种震级。在测定速度型地震记录震级时,一般仿真成相应的模拟记录,然后用模拟记录测定震级方法。张宏志等(2007)的研究表明,数字记录和模拟记录测定的地震震级无显著差别,可以实现模拟震级和数字震级的平稳过渡,保证了震级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可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资料。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提供近震震级、面波震级和体波震级(陈培善,1987,1989;刘瑞丰等,1996,2005,2006,2007),震级测定严格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中国地震局,2001)要求。
3.1 近震震级ML
近震震级使用仿真短周期位移记录(DD-1或伍德—安德森)的S波(或Lg)最大振幅测定,计算公式为
图3 近震震级ML频度分布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ML magnitude frequency for local earthquakes
其中,Aμ为水平向最大地动位移,单位为μm;AN与AE为南北向和东西向S(Lg)波的最大振幅;N)(TV和E)(TV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折合放大倍数;)(ΔR为量规函数,该函数的确定对震级测定至关重要。在计算震级量取地震记录振幅时,两水平向最大振幅不一定同时到达,振幅大于噪声水平2倍以上才予以测定。图3为1985—2011年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测定近震震级ML频度分布图。共测定32 368次地震的近震震级ML,这些地震多数处于台站覆盖区域,震中距小于1 000 km,多用来测定地震台网网内发生的中小地震震级。由于ML受地震仪器及震中距限制,近震若大于约6.8级或震中距大于600 km便不适用。
3.2 面波震级MS和MS7
我国的面波震级包括中长周期面波震级MS和长周期面波震级MS7。其中,MS要求用仿真中长周期地震记录(SK)面波质点运动的最大速度来测定,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两水平向面波地动位移的矢量和,以μm为单位;T为相应的周期,以s为单位。
中国地震台网的常规运行还有采用仿763长周期地震记录,以垂直向瑞利波质点运动最大速度测定长周期面波震级,记作MS7,计算公式为
其中σ763(Δ)为量规函数。
图4为1985—2011年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测定面波震级MS和MS7的频度分布图,其中,测定MS震级的地震个数为44 957次,测定MS7震级的地震个数为42 718次。面波震级比较适用于从远处(震中距大于1 000 km)测定浅源地震的震级,面波震级在8.5级后出现饱和现象。由于仪器参数和计算公式不同,MS和MS7具有0.2—0.3的偏差(刘瑞丰等,2005)。
图4 面波震级MS和MS7频度分布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MS and MS7 magnitude frequency
3.3 体波震级mb和mB
体波震级mb和mB采用P或PP波垂直向质点运动最大速度测定,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体波质点运动最大地动位移振幅;T为相应的周期;Q为量规函数。在体波震级测算过程中,计算mb时需要将速度型记录仿真成短周期位移记录,而计算mB时需要将原始的地震记录仿真为中长周期或长周期的位移记录(刘瑞丰等,2006)。
图5 体波震级mb和mB频度分布Fig.5 The distribution of mb and mB magnitude frequency
图5为1985—2011年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测定体波震级mb和mB的频度分布图,参与测定mb震级的地震有58 605次,mB震级的地震有49 460次。一般,mb是使用周期约1 s的P波振幅来量度地震大小,mB是用0.5—15 s的地震体波振幅来量度地震大小。短周期体波震级mb在6.5级后出现饱和现象,不适使用于强震测定。中长周期体波震级mB在8.0级后出现饱和现象,可以用来快速估算大地震震级。体波震级与地震的物理性质没有直接的物理关联。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地震监测投入力度的加大,地震观测数据成倍增长,中国地震台网取得了丰富的地震观测数据产品,包括大量地震目录、地震震相及波形数据。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在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数据产出新的参数,如地震矩M0、矩震级MW、应力降Δσ、震源破裂半径r、震源拐角频率fc等现代地震学新参数,这些新参数将纳入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作为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
陈培善,叶文华.论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得的面波震级[J].地球物理学报,1987,30(1):10-22.
陈培善,面波震级测定的发展过程概述[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9,10(6):19.
刘瑞丰,陈运泰,任枭,徐志国,孙丽,杨辉,梁建宏,任克新.中国地震台网震级的对比[J].地震学报,2007,29(5):467-476.
刘瑞丰,陈运泰,Peter Bormann,任枭,侯建民,邹立晔,杨辉.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对比(Ⅰ)——体波震级 [J].地震学报,2005,27(6):583-587.
刘瑞丰,陈运泰,Peter Bormann,任枭,侯建民,邹立晔,杨辉.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对比(Ⅱ)——面波震级 [J].地震学报,2006,28(1):1-7.
刘瑞丰,党京平,陈培善.利用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J].1996,17(3):17-21.
刘瑞丰,高景春,陈运泰,吴忠良,黄志斌,徐志国,孙丽.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J].地震学报,2008,30(5):533-539.
张宏志,刁桂苓,赵明淳,等.不同标度震级关系和台基影响问题探讨[J].中国地震,2007,23(2):141-146.
中国地震局.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11-13.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地质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赵荣国.世界地震观测报告的历史和现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3,14(3):37-43
赵荣国.世界地震编目工作现状[J].内陆地震,1988,2(1):85-101.
Jeffreys H and Bullen K E.Seismological Tables[R].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