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5-06-02吴祖冰
吴祖冰
【摘 要】新时代、新课改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高中班主任要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的原因出发,探讨高中班主任在班级发展、班级运行、班级沟通等方面的创新教育管理工作,希望为新课改下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教育管理工作 创新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也有了新的任务。本文从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出发,探讨高中班主任该如何进行教育管理创新工作以及创新工作实施的具体方法。
二、班主任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高中生价值观多元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社会变革和转型,国际环境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对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高中生也不例外。由于改革开放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高中生的眼界更为开阔,他们对市场经济、国家法律等相关制度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自主和求异等意识也逐渐在增强。
第二,市场经济规则的渗透。教育教学受市场经济规则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读书无用论”的言论甚嚣尘上。在高中生中间,“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更为显著,这一方面体现在高中生道德水平的不断滑坡,道德评价标准的下降。一些高中生羡慕一夜暴富等那些不需经过努力就获得大把金钱的人等。另一方面则是高中生“功利心”的增强。一些学生看到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而感到金钱的重要性,产生了一切都为了“钱途”等思想。这些问题的出现,无形之中也使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增加了,迫使班主任不得不进行创新型的教育管理工作。
第三,学校模式的多样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和私人办学也开始出现了发展的势头,教育也逐渐开始产业化,相继出现了不同的教育集团。由于不同教育集团办学理念、办学方式不同,导致学生接受教育的标准和水平与国家正规教育有很大不同,这也为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三、高中班主任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的可行性
(一)引导者
班主任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健康、快乐地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转型,高中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道德水平的滑坡,都对班主任引导者的身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班主任在实际班级生活中,要更好地注意去调节班级生活的氛围,不仅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健康、快乐地发展,还要引导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发展。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当下热点问题,通过播放不同解释热点问题的视频,展现该热点问题不同的侧面,并让学生对每一个视频进行讨论,进而通过学生对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在讨论结束之后,布置学生把自己的讨论结果和讨论心得作为作业形式上交。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心理、世界观方面的发展水平,还可以发现学生在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
(二)指挥者
班主任不仅要充当班级发展的引导者,还要充当起班级运行的指挥者。这主要是指,班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的各项活动等方面的关系和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协调和运筹好这些方面的关系。然而,在班级的实际运行中,班主任作为指挥者面临的问题会更为复杂。如,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学生之间往往会因为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而发生碰撞,导致班级气氛紧张。所以,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性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并指挥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沟通者
班主任除了要拥有以上两个身份之外,还要承担起沟通者的角色。这是因为学生自身特点不同,在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班主任要成为沟通者,不仅要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还要通过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情感、心理发展上的困惑,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发展,这也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如,利用手机等平台上的聊天工具,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建立起不同的沟通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班级的运行状况、学生家庭生活状况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受到当下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以及高中生教育背景、家庭背景、成长背景等内在因素的挑战,要求班主任扮演好引导者、指挥者、沟通者等新的角色,从而进行创新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傅桂花.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汤尔炜.中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