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和自我管理

2015-06-02刘建鸿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4期
关键词:家长妈妈英语

刘建鸿

【故事】

小鸿英语学得比较晚,画画学得比较早。隔壁家的玲玲正好相反。

玲玲两岁多就会哼英文儿歌,玲玲妈妈还给她报了幼儿英语培训课程。玲玲妈妈每次见到小鸿妈妈都会问:“你们家小鸿英语学了吗?还没?那得赶紧报名学!我们家玲玲26个字母早就会认了,词汇和口语都学了不少呢!”

一直听玲玲妈妈这么说,小鸿妈妈就算再淡定,最后也着急了。她给小鸿了买英文儿歌的CD,门口贴上英文字母动物挂图,还买了不少原版绘本。

一天,玲玲妈妈带着玲玲来小鸿家玩,挂图上每个字母对应的动物的英文名称(如D-Dolphin海豚),她都能读出来。

小鸿妈妈一听,对小鸿说,“你跟着玲玲一起读读挂图上的动物吧,或者让玲玲教你唱英文歌!”

小鸿不乐意。

小鸿妈妈继续循循善诱:“你每天坚持听半小时,以后也能学得像玲玲一样好。”

小鸿扭过头,拒绝道:“我才不要学什么英语呢!”

小鸿妈妈想了想,转头问玲玲:“你刚学英语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难,觉得自己没办法学好呢?”

玲玲说:“有啊,有一个男生发音很标准,还很乐意上台表演,老师总让他示范。我觉得自己怎么学都没他学得好。”

“那后来你是怎么学会的呢?”小鸿妈妈问她。

玲玲还没开口,玲玲妈妈代她回答道:“就是听英文歌、CD,看好看的英文图画书啊,比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边听边翻图书的时候很容易就猜出yellow和blue的意思了。他们培训班里每次上课都有好玩的道具,让他们扮演故事里的角色,比如三只小猪里的猪和大灰狼,挺有趣的,慢慢地,她也就学会故事里的句子了。”

小鸿妈妈一边听玲玲妈妈讲,一边偷偷看小鸿的反应,小鸿也在听着,眼睛亮了起来,好像多了些信心似的。

等玲玲和她妈妈回家之后,小鸿妈妈让小鸿和她一起制定一个英语学习计划,小鸿欣然同意了。

妈妈用excel做了一张很大的表格,打印出来放在书桌上面,小鸿听完CD,自己记录听的次数,如果没有听就标记“0”。有时他强烈要求给耳朵放假,几天后,他发现很多“0”,又开始听,把标记“0”擦掉改成听的次数。当表格上写满数字后,小鸿已经能轻松地听说一些简单的词和短句了,表格直观地展现出他的努力成果,而他自己的表现也让他自己信心倍增,对英语学习也更有兴趣了……

一天,小鸿上完绘画课回家,遇到了玲玲和她妈妈,玲玲妈妈看到小鸿的丙烯画作品,大吃一惊,赞叹说:“哇,小鸿真棒,已经画得这么好了!”

玲玲妈妈转头对玲玲说:“你还不肯努力多画,都赶不上人家小鸿了!”

看到玲玲低下头,小鸿妈妈赶紧说:“玲玲,等会儿来我们家玩,让小鸿说说他一开始时都不敢落笔,后来是怎么慢慢学会的事情吧!”

(感谢董锦家长为本期内容提供背景故事)

【积极教养分析】

一、当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这种“社会比较”往往会让我们家长变得心态急躁,急于去控制和推动孩子“进步”,最常用的招数就是比较:“别的小朋友已经……,你还不……”。

这种“比较”常常是我们脱口而出的,但之后有可能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比如差距过大或者并非孩子的强项),有可能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去帮助孩子缩小差距(缺少具体指导),会让孩子和我们自己都感到无力。

同时,这种控制和半强迫的推动也减损了孩子的自主感,侵蚀了亲子间的亲密,原本期望孩子“能感受学习的乐趣”的初衷也就渐行渐远。

1.“比较”并不是不可行,但“比较”时家长宜选择与孩子差距不大的对象,这样对孩子来说相对公平,同时孩子也能看到提高的希望。

假如别的孩子领先自己家的孩子比较多,我们可以询问领先的孩子当时学习时是否遇到困难,又是如何跨越的(如故事中小鸿妈妈问玲玲,“你刚学英语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难,觉得自己没办法学好呢?”)。这样的经验分享会让孩子发现看起来“高大上”的“榜样”和自己原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榜样”战胜困难的经验之谈又非常具体而有益,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信心。

2.“向下比较”只能让孩子获得一时的优越感,从长远来说,对孩子有害无益。

当自己孩子比别的孩子在某个方面领先时,我们刻意鼓励孩子“向下比较”是否会让孩子更自信呢?其实也不然,“向下比较”虽然让孩子获得一时的优越感,但也会让孩子更加害怕在以后的竞赛和比较中落败,在面临不确定时也会变得不敢冒险和尝试。

我们在“比较”中应引导孩子看到过程中的成长,而非单次的输赢,引导孩子学习他人克服困难的经验和策略,同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协助和具体指导。

二、心理学家格罗尼克发现,父母自身的价值感如果与孩子的表现有所联系的话,这种联系越紧密,来自“社会比较”的压力越会引发父母更多的控制性行为。研究表明,和欧美家长相比,中国家长表现出更强的“亲子一体性”,因此“社会比较”对中国家长的影响可能更大。

一位家长坦承:“当老师一直拿我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督促我帮助孩子作些改变时,我对孩子变得越来越暴躁,甚至都不像我自己了。”

我们如果能多些机会彼此多分享各自在“社会比较”带来的压力下的感受,就能获得一定的情感支持和建议,也可能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并解决与孩子有关的种种问题:觉察到孩子的行为(如不想学了)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度控制引发;识别“社会比较”中竞争和威胁因素,及时进行调整和转换(例如故事中玲玲妈妈几次拿玲玲和小鸿互比,小鸿妈妈及时觉察到竞争和威胁因素,做了适合的转换)。

猜你喜欢

家长妈妈英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读英语
妈妈去哪儿了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