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立场的策略
2015-06-02袁武梅
袁武梅
【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立场,就是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突出小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我们通过广泛的学习, 发现可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的策略,据此我们提出了“当堂自学,反馈释疑,整理提升”三环节教学流程的教学设想。课堂上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先学”?学生“先学”了,教师又如何施教?这是实施“先学后教”必须要思考的两个问题。为此,我们分别思考了“问题导学”的策略和“分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立场,就是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突出小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我们将国内外自主学习策略的思想和方法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研究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的策略、问题导学的策略和分层教学的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先学后教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教师不仅要深入认识小学课堂上“学”和“教”的关系,而且要知道在课堂上怎么学、怎么教。“先学后教”既可以说是一种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也可以说是一种课堂教学操作程序。“学”是指学生及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内容,“教”是指教师及与教师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教师的目光不应仅局限在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而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身处数字化时代,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他们大都经过学前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的“合作建构者”,而不是“主观领航员”。小学生正处在爱动、爱问、爱幻想的阶段,注意力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 所以教学活动应赋予他们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完全应该且能够在小学课堂上实施“先学后教”。课堂上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先学”?学生“先学”了,教师又如何施教?这是实施“先学后教”必须要思考的两个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是否将学生放在了主动学习者的位置;是否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为此,我们分别思考了“问题导学”的策略和“分层教学”的策略。“问题导学”的策略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立足于发扬学生个性中的优点,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二、问题导学
“问题”是教师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索新知的源头。美国的著名学者哈尔莫斯说过,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按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问题导学”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采用“问题导学”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
“问题导学”强调课堂上以“问题”为纽带,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将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却富于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并主动提出新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教材,然后,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问题解决的经验,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前种方式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适用于起始概念和规定性知识,后种方式比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适用于已有相关知识储备,可以迁移学习的内容。
问题的设计无疑是这一策略实施的起点和关键。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各学科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教师不仅要能提出好问题,而且要能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对于已经习惯于等待聆听教师讲解的学生而言,一开始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逐渐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师生互动生成问题,最后到学生能主动生成问题。
三、分层教学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教学的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我们对分层教学做出了以下的价值选择。我们认为,分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不片面追求高分数或高升学率,重视学生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发展。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应该是同一课堂分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实施。一是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成若干个呈递进趋势的层次,分层递进。即对教学内容分层。另一角度是承认学生群体存在个体差异的事实,并有意识地将他们分成若干层次,让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即对学生分层。
小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分层递进设计,就是把某课、某节、某框题、某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分解、设计成不同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跨度,不断递进,引导学生掌握目标,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小学语文中《长相思》这首词,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课程标准,确定了“透过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之情”这一教学终极目标后,将本首词的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三个层次:1.借助注释读懂词意。2.展开想象读出词情。3.互文印证读透词心。各层次之间不管是内容落点还是学习方式都是逐层上升的。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解到应用的原则。它的好处在于难点分解、坡度降低,易于学生逐步登上一个个小台阶,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从而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对学生的分层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显性分层,即对每位学生依学习成绩的优、良、中、差分层划级,学生按等级分班或同一班级同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都因层制定。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感到焦虑、自卑,对学生心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了质量,却背弃了公平,明显与教育教学规律和均衡教育要求相悖,是我们应该避免的。其二为隐性分层,即教师内心将全班学生按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基础等“分层”,这些层次只是教师心中有数,不向学生公开,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寻求各自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主张用隐性分层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朝仁,孙焱.基于“以学定教”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践与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12,(11):52~56
[2]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上海教育科研,2013,(8):64~67.
[3]穆福旺.以问题为纽带构建研究性课堂.中小学管理,2012,(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