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实施策略
2015-06-02刘泉
刘泉
【摘 要】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引导艺术、激励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机智与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情感态度体验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要注意考查小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在小组的合作中是否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我与学生一起讨论过这样的问题:一块长20分米,宽8分米,高2分米长方体木料沿长截成5个小长方体,原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吗?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截成8个呢?有学生立即做实物实验;有学生反复而又热烈的讨论;有学生动笔演算;也有学生反复观察思考,而后,不少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一个姓张的同学说:我经过观察推想,“能不能这样想,一个长方体一刀截成两段,虽然变成两个长方体,但相比原长方体,上下、前后面面积完全没变,只是增加了两个左或者右面面积,(长方体左、右面面积相等),以此类推,不必复杂计算,一刀增加两个面,两刀就增加4个面,3刀就增加6个面……n刀就增加2n个面,n=段数-1,因此要截成5段,表面积就增加(5-1)×2×(8×2)=128平方分米;8段就增加(8-1)×2×(8×2)=224平方分米”。同学们也认为他的解法最妙,我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因势利导对他进行了评价:这个小朋友很爱动脑子,他的想法很好,我们就给他的解法取个名,叫“张氏解法”,大家说好不好?没等我话说完,大家已经用热烈的掌声对他表示了祝贺。此后,这张姓小朋友对学数学的热情逐日高涨,经常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中,找出巧妙地解法。可见,这样的评价,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二、重视把握好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注重“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等。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看到小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的教学活动。如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此时应进行怎样的有效操作呢?老师仍然规定每个学生都要用学具按原来的思路摆一摆吗?假如会做的也摆,不会做的也摆,课堂气氛虽然可能活跃,可失去了借助实物演示探讨算法的作用,这样做不仅是一种流于形式,而且是一种累赘。试问这样又该如何评价学生呢?“噫,孩子们摆得真好,算得真不错。”这样笼统的评价,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呢?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教师不要规定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只需提醒一下,“你们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找到结果。”这对于学生听来是一种自我的挑战,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进取心。好的学生不用学具直接计算结果,差的也能借助学具计算出结果,但这样的过程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不一样。
三、恰当的“双基”评价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对此有着明确的目标阐述。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差,那就是简单地把概念、法则、定理等看作是基础知识,而知识的运用就是技能。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知识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研究新知的基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如对“平移和旋转”学习评价,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空间观念的发展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获得。“梯形”面积一课,梯形面积的面积公式是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时,除客观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外,在研究面积计算过程中,所获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如平移、剪拼等方法及转化的思想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评价形式多元化
新课程要求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关心学生、密切联系家长,引导做好合理的评价。例如,我在班级内实施“数学之花”的评选方案,充分体现多元评价的激励功能。我以“数学之花”的评选为先导,对原有的评价制度进行改革。
在评价的内容方面,“数学之花”的设置和评选标准先从孩子们中征集。然后,再综合学生的意见,从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态度、运用等方面设置了多种花。这种评价面向每位学生个体,甚至个体的每个侧面,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到不论自己在哪方面有点优点,又愿意努力,总有展示和受奖的机会,总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和鼓励,而且每个学生都拥有评价的自主权,都能明确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加了孩子们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在评价方法方面,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课堂中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 ;平时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笔试和面试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性等。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合理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肯定的激励评价和对不足的指导意见,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在评价的形式和主体方面,我们改变了每学期结束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形式。倡导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通过评价过程本身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整个评价过程变成督促学生确立目标,有所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变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过程。学期开始,教师向学生公布“数学之花”的设置,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奖项及要求,通过《告家长书》详细说明“数学之花”的设置情况,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研究争创的目标。在学期中间,不定期地利用班会或其他时间,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在多元的激励评价中,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全面悄然提升。通过个案跟踪调查和来自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证明这种评价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