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教育的发展

2015-06-02杨建军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发展

杨建军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一直在发展。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这20年一路走来,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教我的老师大多都是村里聘请的老师,不是国家统一分配的。那时候老师的工资很低,每个月150元,要靠教师这个工作来养家糊口是很难的,所以教师们主要还是以参加劳动为主,上班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要靠劳动贴补家用。老师都是最朴实的农民打扮,经常还没有拍净身上的尘土就要进校门。农忙季节每周每个老师都会请一到两天假,我们学生就在课堂上“大闹天宫”。现在的教师都是受过师范教育的国家统一分配教师,并且工资年年上涨,足以养家糊口,所以现在教师的全部心思都放在教学中,教师队伍逐渐规范化。每个老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搞好教学工作。

那时候,我们村的小学连校门也没有,围墙中间塌了一段就当作校门。教室内桌椅破烂不堪,冬天每个同学从家里抱土块垒成土炉子取暖。前一周我路过母校,油漆的大门很美观,虽然还是几间平房,但教室被粉刷一新,室内桌椅板凳也焕然一新。教师的外貌、精神气质和20年前相比,大为改观,一个个精神抖擞,穿戴整洁。教室里传出的教师讲课的声音不再是家乡话而是普通话。孩子们一个个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白白净净,大声地读着课文。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除了语文数学外,没有更丰富的课程,英语是从初一开始学的。音乐两个班合成一个班,由语文、数学老师教着唱歌,从不学什么乐理,放开喉咙唱,谁声音大自然就唱得好。美术课也不学美术知识,把图画纸蒙在某个人或物上描着画,或者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我们看着画。体育课老师只是集中一下然后说“自由玩”,我们便玩沙包、吃石子、跳皮筋等,玩得不亦乐乎。品德、自然、社会这些科目我已不记得是如何上的了,反正都是副课,上得很简单,几周上一次,念念课本而已。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很想笑,我发现今天的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在重复20年前的工作。我们小学老师是“多面手”,是“全才”,啥都教,现在音乐课还是两个班合成一个班放开喉咙唱,乐理教得很简单;美术还是学生除了描,就是学老师画,最多就多了一些手工制作;体育课大多数还是学生自由玩,不过就多了些乒乓球、篮球、排球之类;品德、自然、社会这些科目倒是开得很齐,老师也按课表上课,可是这些都是很有实践性的课程,没有实验用具,也没有专业教师,大多数也是念念课本而已。变?不变?不变之中又有变化,当我真正当上老师,才知道教书育人之艰难,学生之艰难。语文、数学早已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对小学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三科老师“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轰炸,晚自习之后还要轮番补课,是老师的敬业还是学生的好学?昨天上数学课,对一道应用题我反复讲了几遍,一同学还是不懂,我说了声“你真——”马上就停止了,我想起了我和她同级时还不抵这位小女生呢,哎,怎么会这样呢。她的确也不是贪玩而是实在智力有限,难道除了学语文、数学她就没有更好的前途了吗?我知道她画画得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真应该在这两方面突出发展,可是有谁教啊,有谁注重一个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啊?“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有苦难言啊,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有悖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每天超长时间地学习,已经使得学生对学习有厌烦感,不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乡村小学校没有专业教师,虽然我们已在尽力地教学生,可毕竟精力有限,学识有限。课外兴趣小组多数时处于停滞状态,没有一点特色,因为我们不是专业老师,也因为我们实在是干得太多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学校也要健全各种体制,我们的工作很多,我们很累啊……真盼望一个大型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有了食堂,离家远中午不回家的孩子就会有热饭吃;学生住了校,学习、睡眠时间得到保障,才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校有了各个专业的教师,才会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学。想想我们当学生那时,教师只有一书一教参一黑板而已,教师从上课开始站在讲台上一直讲到下课,枯燥无味。而现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在各校相继落户,使得我们的教学资源丰富了起来,教师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发展,学生通过这个窗口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且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逐步打破,连学校的老教师们都开始学着使用多媒体上课。教育局、学区每年举办的教学大比武、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也在不断促进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正逐步朝着更和谐、更人文化、更有利于学生、社会发展的方面更新着、变化着。

农村学校要引导教师学会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当前教育观念,为具体的内涵发展行动做好储备。为了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要重建基础观、评价观、过程观、内容观和价值观。现在我们再不能以教定学,必须变为以学定教;我们再也不要关注学会什么,而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学;我们既要给学生定位,也要给教学定位。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学情和教材文本,进行资源开发,基于教学目标制订的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规划的长程设计和组织的结构设计,进行系统规划。

农村学校教师基本上都存在精神层面的缺失和意识层面的偏差,不同程度地陷入业务水平层面的低迷。我们要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校本管理,注重管理效能,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我们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意识作为引领,正视学校的差距,寻找自我的欠缺,充分认识到决定学生质量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源的好坏,认识到学校和教师在学生的阶段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形成统一的学校价值的追求,认同学校办学目标,同时建构在自我发展的体系之中,自我发展、学生成长、学校进步融为一体,从“热爱生活”到“追求卓越”。

变是必然的,不变之中酝酿着变化。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飞跃,必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我们坚信,农村教育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