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2015-06-02卢红梅
卢红梅
自古就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之说,这些无不说明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我深知责任重大,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第一步。对学生来说,兴趣也是阅读的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语文知识。
首先,教师应在选择书籍上下功夫。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阶段性变化。一般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我在教五年级语文时,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童话作品《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他们可感兴趣了。每当课间我都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围在一起,谈论自己看过的故事书,有的甚至兴高采烈地表演了起来。有了兴趣,学生们就会积极地进行阅读,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要善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持久地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开学初,我让班里的所有学生自行商讨如何进行本学期的读书活动,由班干部整理出一份读书活动计划,有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来开展活动。因为计划是学生自己安排的,所以在举行活动前,每位学生都做了精心地准备,活动也开展得得心应手。学生们在“讲故事”“ 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中,能有效巩固阅读成果,享受阅读乐趣,激发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再次,鼓励学生有创新地阅读。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内阅读,要让学生大胆质疑,多角度、有创新地质疑;课外阅读,对不懂的地方可作标记,每读一篇文章,试着提一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样质疑,学生能够增强好奇心,增强读书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但是只有兴趣而毫无目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传授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选读法和精读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产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封建社会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揣摩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便激励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红楼梦》的有关章节,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地进行阅读的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其次,要做好读书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 “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方便检查,我要求学生们每人都要自己制作“阅读记录卡”,记录卡上有学生姓名、年级、阅读时间、记录时间、读物名称、作者、读物类型、积累的好词好句、想推荐给好友的优美句段、读后感等内容。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好阅读方法是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