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探讨

2015-06-02黄社英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黄社英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各科目教学体制与教学模式的革新已经成为许多院校目前的主要目标,创新教育也成为现今教育行业最具有感染力的词汇。在新的教育时代中,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硬性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将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强调语言教学要让学习成为学生拓宽自身思维,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与自主性的过程。特别是在语文这样需要灵活性思维的科目当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多方面灵活性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但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课堂内容也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灌输到学生的脑内,这样的方式必然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局限,导致学生并不会积极思考,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加灵活、多元化且实效性更高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一、转换角色,促进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的刻板性,不仅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教师本身对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有关。一般认为,教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是具有教导性与命令性的角色,学生则是命令与指导的被动接受体,但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角色定位,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对学习提起兴趣,并不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吸收与转化。所以教育的成效始终很低。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对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学生的感受、思维方式,并找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真心地帮助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与观念,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所以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注重课前引导,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课前的引导环节决定着整堂课的授课效果,也是引起学生注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做好课前的引导,课程的进行便会更加顺利。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堂课的课前引导环节,教师可以准备一段济南冬天的视频或幻灯片在课前进行播放,在视频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观看视频时的感受。这样直观的展现方式,不但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也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与实际融合,促进学生理解

课本中的文章内容,都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情绪、感受与生活经历,可以说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从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看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具体的情绪起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贴近生活的感受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背影》这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进行体会,可以让学生叙述一下自己父亲的性格,说一说自己父亲所做的让自己十分感动的事情。将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四、通过设问带动学生质疑与思考

问题是探索的开始,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适用。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处于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都十分强烈的时期,所以一个使学生好奇、想要了解的问题,比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要更加有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提问,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问:“大家见过沙漠吗?沙漠中有时会突然出现大楼或绿地,走近之后却又发现什么都没有,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你觉得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你知道沙漠里的沙子会发出声音吗?那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学生在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想要找到答案,所以自然就会进行自主地探索、分析与提问。

五、注重课外延伸,让学习不只限于课堂

许多教师都有很强的思维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也都只限于课内,但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才是学生自主性养成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将教育的焦点向课外转移,不能够只局限于课内,可以为学生布置较为有趣味性的课外题目。例如在《故乡》这堂课的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自己故乡的纪录片或相关视频,并结合视频来总结自己故乡的特色,并在第二天的课程上进行讲述,可以说说自己故乡的风土人情、特殊习俗或特产。这样不但让学生对故乡相关的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也促进了师生与生生间的交流。

六、结语

语文科目是学生学习所有其他科目的基础科目。而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语文是一个注重积累的科目,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兴趣与习惯的积累。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分析和思考;有了自主性,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的知识含量才能够在天长日久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增多、增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爱众.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文理导航(上旬),2014(8).

[2] 孙海霞.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

[3] 梁有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6).

[4] 戚伟勇.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J].读写算(教研版),2014(12).

[5] 李世奇.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J].成才之路,20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