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5-06-02韦素琼
韦素琼
我们知道 ,学校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机构。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也初步得到开发。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我们学校教育者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
在学校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班主任,我曾经看到一些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的学生小小年纪就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我的心情很沉重。农青健,男,13岁,六年级学生,因向父母要钱上网打游戏,父母不给,就伙同其他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偷盗国家电缆线去卖,做出了违法的事情。潘高远,男,三年级学生,因纪律散漫,作业不按时完成,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其家长叫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介绍,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学习,共同教育孩子。在交谈中,孩子跑出了学校,离家出走,好几天没回家。韦东杰,男,12岁,因父亲常饮酒醉后打骂其母亲,使其母亲离开家,而该生也害怕遭到父亲的打骂,故常夜不归宿……除此以外,我还发现周围学校也有许多这样的学生,甚至有更严重的情况。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做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违法犯罪,为患社会呢?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是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看法和体会吧。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环境应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格,要求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名花异草、绿色草坪等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3.搞好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中能得到良好地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或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有较大的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劳动、成绩、隐私……
2.教师不可有偏心。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到老师的青睐,但是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正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限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账,有时在学生和同事面前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情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以撒谎,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种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个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同时,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尽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该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和自信心。
总之,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班主任自身要具备健康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