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文化隐喻的翻译探析
2015-06-02贾真真
贾真真
【摘 要】认知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因此,概念隐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它蕴含了文化方面的信息。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着手,分析了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并探讨出文化隐喻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 文化隐喻 源概念 目的概念 翻译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隐喻从单一的语言层面上升到了人类思维的认知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认知语言学方面来研究隐喻。而在2011年Martin J. Gannon曾提出了文化隐喻这一概念。之后展开了对文化隐喻的翻译研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隐喻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着手,分析了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并探讨出文化隐喻的翻译方法。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Lakoff曾提出“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束定芳也提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其相似性来理解抽象事物。认知语言学把这两个感念域称为“源概念”和“目的概念”。例如,“Each letter was a seed falling on a fertile heart”,在这句话中,本体“letter”在概念上相对抽象,而其在认知语言学上被称为“目的概念”。而喻体“a seed”相对具体,其在认知语言学上被称为“源概念”。“letter”和“a seed”具有相似之处,读者能感受到这封信是美好事物的开始,因此能通过具体事物来理解话语者的隐含意思。
二、概念隐喻的三大文化特征
(一)由相同的源概念映射相同目的概念
人类的生存经验、外部环境等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其基础上会产生相似的隐喻表达。例如,“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和“一石二鸟”的文化隐喻是相似的。利用人们熟知的概念域映射出“事半功倍”这一目的概念域。
(二)由相同的源概念映射不同目的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相同的源概念可以映射出不同的目的概念。例如,在中国,“狗”是侮辱人的词语,所以才有“狗仗人势”“哈巴狗”等词汇;“dog”在西方国家却是勤劳、能干、幸运的象征,因此有了“sb. is a lucky dog”来形容“幸运儿”。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隐喻的文化特征,这样译文才不会被目的语读者误解。
(三)由不同的源概念映射相同的目的概念
不同的源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映射出相同的目的概念。例如,英语中“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可映射出“在内行人面前不要卖弄”,和汉语中的“班门弄斧”具有相同的目的概念。
文化隐喻带有不同国家文化痕迹,在翻译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因素。下面就根据概念隐喻的三大文化特征来探讨翻译方法。
三、 文化隐喻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思维是在人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相似的经验和外部环境可形成相似的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特征之一是相同的源概念映射相同目的概念。根据此特征,译者可以运用直译的方法达到译文与原文形式和意义的对等。例如:
他的腰背佝偻,似乎进入了风烛残年。(莫言,2003:37)
译为:His aging stooped shoulders gave him the look of a candle guttering in the wind. (Howard, 2004:181)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风烛残年”指被风吹的蜡烛,它来映射人类残余的日子,表示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根据人类的相似经验,这个概念映射在西方国家也适用,所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直译为“gave him the look of a candle guttering in the wind”。
(二)解释性翻译法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果原文本中的源概念不能在目的语中映射出同样的概念域时,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对原文本中的源概念域进行处理,即在翻译时需要加上相关解释,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不产生误解。例如:
玛丽是个才女,不想当花瓶。(张传彪,缪敏,2009:126)
译为:Mary is a talented woman. She doesnt want to be just another pretty face. (张传彪,缪敏,2009:126)
例句中的“花瓶”在中国人的认知系统里是指女人漂亮的外表,在形容漂亮却没有智慧的女人时会用“她不过只是个花瓶”这样的隐喻。而在西方国家里,他们不会把花瓶和女人的容貌智慧联系在一起,因此用了解释的方法,把“花瓶”翻译为“be just another pretty face”,这样才能够让目标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语的文化内涵。
(三)替换法
因为地理环境、价值观和文化氛围不同,同样的隐喻思维会产生不同的隐喻表达,因此不同的源概念域可以映射出相同的目的概念域。译者在翻译时根据目的语文化的概念域代替原语中的概念域,这样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喻义。例如:
山中无老虎——猢狲称霸王。(张传彪,缪敏,2009:119)
译为: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张传彪,缪敏,2009:119)
在汉语中,“山中无老虎——猢狲称霸王”比喻它的劲敌离开了,它就开始嚣张了。而西方国家“老虎”和“猢狲”不能直译为“tiger”和“monkey”,因为西方国家没有猴王孙悟空的典故,他们会以为:老虎不在了,为什么不会是狮子、豹子,而是猢狲呢。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概念域,能够让他们产生相同联想的谚语跟猴子没有关系。因此译者巧妙地从目标语中找到“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这一替代的源概念能够映射相同的概念域,这样才能使目的语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喻义。
(四)意译法
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些在文化隐喻方面差异性太大,译者在翻译时很难达到既保留原语的隐含意思,又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不做逐字翻译,将其文化隐喻意向转化为意义,能够使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原文。例如:
你的回答跟我的问题驴唇不对马嘴。(张传彪,缪敏,2009:139)
译为:Your answer had no bearing on my question.(张传彪,缪敏,2009:139)
例句中“驴唇不对马嘴”是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隐喻表达,它是中国流传的谚语。如果在翻译时坚持直译则会丧失译文的可读性,因此采用意译能使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意思。
四、结论
认知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因此,概念隐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它蕴含了文化方面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隐喻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因此隐喻的文化特征被分为三类。本文根据其文化特征,探讨了文化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解释性翻译法、替换法和意译法。译者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能准确传递原文的文化喻义,并能准确地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
【参考文献】
[1]Gannon, Martin, J. Understanding Global Cultures: Metaphorical Journeys Through 23 Nations [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1.
[2]Howard, Goldblatt. Big Breasts & Wide Hips [M].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2004:181.
[3]莫言. 丰乳肥臀[M].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37.
[4]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8.
[5]张传彪, 缪敏. 译海淘沙录——汉英英汉互译经典“陷阱”[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