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的构建
2015-06-02臧强
臧强
摘 要: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增加图书阅读热情、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针对当前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中的局限性,设计了一款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介绍了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环境,给出了系统设计流程和设计方式,详细阐述了随堂测验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的效率性和目的性。
关键词:新生入馆教育 图书馆 测验系统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195-02
新生入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入馆教育可以使大学新生了解图书馆馆藏分布、借阅规则等信息,掌握数目检索系统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同时培养新生读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合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当前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主要以讲座、参观、培训的形式为主,对于丰富的培训内容而言,新生由于缺乏实践使用经验而只能被动的接受培训知识,导致培训结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款随堂测验系统,通过答题的形式加强新生对图书馆的了解,提高新生入馆教育的有效性。
1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针对新生入馆教育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知识要点,以单选题和判断题的题型组成试卷,通过Web浏览器为新生提供登录参与测验。高校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主要完成三个功能:反馈新生培训效果;对测验合格者开通借阅权限;分析测验结果。其中当新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给出分数,同时将错选题及其正确答案反馈给新生。对未通过测验的新生延缓开通节约权限,并为其提供补考机会,直至通过测验为止。将新生的测验成绩录入数据库,对错选率加以分析,针对错选率较高的问题及时修改教育内容。
2 开发环境
系统开发平台:Windows 2003 Serv
er+ASP.NET+SQL Swever+C#。
2.1 开发平台
ASP.NET的前身ASP是微软公司的一项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腳本技术。利用ASP.NET进行动态网站的开发有以下优点:世界级的工具支持,强大性和适应性,简单性和易学性,高效可管理性。
2.1.1 操作语言
2.1.2 服务器系统
高校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的服务器选择的是基于IIS的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市场占有率近50%的Web服务器系统,IIS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易于管理和维护的特性使得Windows Server成为为很多组织为降低管理成本而首选的Web服务器。
2.1.3 数据库
高校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00。SQL Server 2000是一个可信任的、高效的、智能的数据平台。
3 测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流程
系统分为新生用户和管理员用户分别设计两种权限。新生用户登录后可以进入测验界面参与答题。管理员用户登录后可以进入后台系统管理界面和题库管理界面如图1所示。
3.2 功能模块设计
依据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实际需要,可将该系统划分为后台管理子系统与前台测验子系统两大部分,具体的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3.3 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测验试题、测验信息、错题记录、新生成绩、系统管理员信息,在数据库中建立以下数据表:
tset_questions表:存储试题信息。包括8个字段:ID(自动编号)、tpid(试题编号)、question(问题)、selectA(A选项)、selectB(B选项)、selectC(C选项)、selectD(D选项)、answer(标准答案),题型为判断题时,C、D选项设置为null即可。
tset_name表:存储测验信息。包括8个字段:testid(测验编号)、testname(测验名称)、testdate(测验日期)、adminname(出题人)、testtime(测验用时)、quesnum(试题数目)、quesscore(每道试题分数),totalscore(试卷总分)。
tset_score表:存储新生成绩信息。包括4个字段: testname(测验名称)、studentid(新生学号)、studentname(新生姓名)、score(考试分数)。
tset_admin表:存储管理员信息。包括3个字段:admin(管理员账号)、password(管理员密码)、adminname(管理员姓名)。
3.4 关键技术的实现
3.4.1 登录认证
测验系统需新生登录认证后方可访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工作,测验系统数据库中不包含读者的认证信息,而是在系统认证模块中加入汇文图书管理系统的认证接口代码,实现新生跨系统远程登录认证,新生成功登陆后,将学号信息保存至session中,并与系统数据库成绩表信息(新生通过测验时,成绩信息表应保存合格新生的用户名和成绩)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匹配记录(没有参加过测验或未通过测验)则转入测验页面,否者转入成绩查询页面。
3.4.2 组卷策略方案
制订组卷策略是试卷设计与生成模块的核心。组卷策略的确定实质是方便直观地输入组卷参数,并以此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我们所需的试卷。由系统管理员输入试卷标题、考试时间、考核知识点、难度、题型、题数等,将平均难度按题目比例对应到各个考核知识点,据此变换出最终组卷参数表中的参数,并可以抽取样卷进行预览,以便进一步修改组卷策略。
3.4.3 避免抽取相同试题
在上述组卷策略的控制下,需要一个随机数才能实现随机抽题,而计算机是不可能产生完全随机的数字的,所谓的随机数发生器都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事先选定的随机种子做复杂的运算,以保证每次的随机数序列不一样,从而实现随机的目的。这可以通过调整javaScript所提供的Rnd函数得到,javaScript的Rnd函数产生的随机数在0~1之间,为得到随机的题号必须进行转换,比較简单的方法是:将系统产生随机小数用一个倍数(假如取100放大)然后取整加一即可,例如Mynum=int(Rnd,100)+1,这样就得到了介于1~100之间的随机题号。
3.4.4 试卷成绩自动计算
新生完成测试提交试卷后,系统首先将获取的试卷信息全部收集,并保存到系统库中,然后把题库中的试题标准答案和用户提交的答案进行比较,最后根据试卷信息获取具体题型的单题分值,按照答案匹配的试题数量累加分数,得出此题型的分数。其他题型的成绩计算也和上面的方法完全一致,各个题型得分相加就可以得出试卷的总成绩。
4 结语
新生入馆教育随堂测验系统的开发能够对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将测验系统的成绩与新生借阅权限挂钩,确保了每一位新增读者在获得借阅权限前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试,提升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在提高新生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达到图书馆与读者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谢原,李佰科.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网络化实践——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1(9):74-75.
[2] 王小强.新生入馆教育形式的转变及自助开通借阅权限的实践——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56-59.
[3] 王宝英.高校图书馆网站“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构建情况分析——以26所 “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6):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