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2015-06-02栗晓燕李伟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观体育教育

栗晓燕 李伟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态度、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等进行实习前后的对比,并与未参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就业观进行比对。力图从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二者的关系,为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顶岗支教 就业观 体育教育

Abstract:The article used literatu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P.E. department students of Jinzhong university conducted a surve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ships post Teaching willingness employment, employment attitudes, employment awareness, employment value orienta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and did not participate in post teach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internship employment outlook for comparison.. Trying to study the impact from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Jinzh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employment outlook problems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Keywords:Post Teaching; Employment Outlook; Physical Education

一、前言

就业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就业的观点及想法。体育教育专业应该以培养合格体育工作者为目标,然而现实是体育院系学生投身本专业职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影响其就业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顶岗支教实习是现在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实习。表现在:时间上顶岗支教更长一些,持续一个学期而教育实习为八周左右;形式上顶岗支教让学生驻入到实习基地学校,按照全职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本职位的教学任务而教育实习由于缺乏管理,放任自流。目前,许多学者主要从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素和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展开论述研究,但是关于顶岗支教对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力图从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教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出二者关系并对日常及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三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以及参加普通教育实习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国内有关顶岗支教实习以及大学生就业观的文献,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以及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资料和书籍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大量顶岗支教实习和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收集了所需资料,设计了《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观影响的调查问卷》。本文的问卷是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参与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整群发放的,共发放了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

3.访谈法

为了得到更多关于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参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就业观的信息和资料,根据研究需要,抽取了三、四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就学生实习前后就业观的变化;普通实习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就业观的不同进行调研,作横向比较。

4.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款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数据探讨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就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在个人理想和信念的牵引下,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行业的描绘和想象,是对就业理想的一种模拟,一种假设,一种愿景,包括职业的性质、社会地位、工作环境、薪资水平、与兴趣的统一对社会的贡献等。

从表1得出的数据分析,体教专业学生顶岗支教前就业意向趋于离家较近、中小城镇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极少数人愿意去中西部,仅占总人数的7.2%。而顶岗支教实习后,学生更愿意去中西部和中小城镇就业,不像之前想离家较近了。调查结果显示,顶岗支教实习前后学生的就业意愿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不像之前那么感性。如今面对就业抉择时较理性,只要能就业就可以,这是顶岗支教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态度的影响

就业态度是指大学生步入社会选择就业时对某些特定职业、特定岗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包括积极主动的和消极被动的,与大学生基本的就业欲望、自身需求与价值观念有关。调查发现顶岗支教实习前只有20%的学生对就业抱有希望,有信心,而支教实习后增加到83.4%的学生对就业有了信心,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实习前后学生的就业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对就业毫无信心变得很有信心,顶岗支教实习改变了学生固有的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据了解,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看到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就业市场,并有相当的信心和运用所学迎接挑战、寻找就业机会

另外发现,顶岗支教实习前学生大多对自己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其不乐观,乐观的只有8.4%,而经历了顶岗支教实习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多的人持乐观态度,持一般态度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最重要的是持不乐观态度的人数降低了76.9%。可见顶岗支教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的态度有了极大的影响。

(三)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

就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对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和认知,以及据此做出的改变和决策。内在条件包括自身能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职业前景、经济形势、发展空间、地域条件等。

从表2得到的数据分析,支教实习前学生更愿意考研、公务员,教师入编的人数极少,而顶岗支教实习后考研趋势有所缓解,教师入编的意愿增加,学生也更愿意先就业再择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趋于现实趋于理性,支教前偏理想化的态度大为转变。一改之前的逃避就业、求稳怕变、贪图安逸、缺乏竞争意识,增加了与同学竞争上岗的勇气和魄力以及自主创业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

(四)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内心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

调查发现,参与了顶岗支教实习后,多出了49.5%的学生择业时更注重的是实现个人价值,而选择符合兴趣爱好的学生下降了38.6%,与专业一致的学生稍有增幅,待遇要求优厚的学生下降了29.2%。顶岗支教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据了解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是择业的首要条件,待遇酬金方面也可以商量,目前选择就业时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的想法。

四、结论

研究表明,顶岗支教实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较实习前,更多的学生在就业时更理性、更客观,更愿意到偏远山区和选择本专业就业。此外,建议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子女创业;学校和社会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偏远山区任教;作为学生,要脚踏实地,认清形势,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福.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及其指导[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5(7).

[2]黄才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105—108.

[3]汤忠华.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4(32):6—9.

[4]甘本根.高师学生定向顶岗实习的利弊[J].江西教育科研,2001(21):21—26.

[5]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1—5.

[6]张昌勋.浅析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报,2005(11):35.

[7]游敏慧.青年大学生就业观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8]冯小湖.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南方医学教育,2006(12):106-113.

[9]刘化民,论“顶岗支教”对师范生人生观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10(4):92—96.

[10]孔锋.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及就业的影响[J].教育与经,2008(1):12—16.

[11]骆剑琴.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理论与当代,2005(3):17—18.

[12]郑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4.

[13]谢红,王晶.顶岗实习支教与高师体育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9—71.

[14]吕京.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15]柳若松,刘晋仙,马雪梅,高庞.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分散实习现状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1997(2).

作者简介:

栗晓燕(1981— ),女,山西阳城人,晋中学院体育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就业观体育教育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