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lackboard 网络学堂的交互分析及其设计

2015-06-02于宁戴红常子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机交互教学

于宁 戴红 常子冠

摘要:阐述了基于网络环境中教学交互理论,分析了Blackboard网络学堂交互设计的现状,重点从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两个角度提出可操作的交互设计方案,使网络学堂在辅助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网上学习真正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网络学堂;人际交互;人机交互;教学;网上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74-03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eory of interacting teaching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raction design of current Blackboard network school. New interaction design scheme is put forward considering both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spects. This design scheme ma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network school in assist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ing online learning effectively.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nteraction; Teaching; Online Learning

Blackboard作为全球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教学管理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北京联合大学网络学堂就是基于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以课程为中心构建的课程总和。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建设各具特色的网络课程,为开展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1 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交互理论综述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学交互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1]。这里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就是在这些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教学交互设计内涵及其分类研究,一直为研究者们所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美国远程教育学专家Moore根据交互对象不同,于1989年提出交互分类理论,认为远程教育或网络学习环境中存在着三种交互形式: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Hilman在分析了Moore交互分类理论基础上,于1994年提出了除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外,还有第四种交互即学生与界面的交互。因为学生要借助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学习与交流,就必须熟悉网络媒体,如果与媒体的交互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学习的失败。

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于2004年建立了网络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教学交互层次塔用图的方式说明了网络学习环境中各种教学交互对学习的意义,如图1[2]所示。层次塔以媒体为平台,层次塔底层是学生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中间层是学生与教学要素的信息交互,包括三种形式的信息交互: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交互;顶层是学生新旧概念的概念交互。教学交互塔按照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到概念交互的顺序,逐步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级别越高、越抽象的教学交互对产生真正学习的意义越重要。

教学交互层次塔,可以帮助我们辨析各种复杂的教学交互现象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实际作用和相互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促进网络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媒体功能的完善,提高操作交互的水平;通过良好教学设计和学习支持维持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通过概念交互,可以评价教学交互是否促进有意义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武法提教授于2009年提出了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四个关键要素:学习内容、学习支持、教学策略以及教与学活动[3],为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武法提教授认为当这四个要素的交互设计不够充分,相互间无法协调贯通时,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会遇到障碍或困难,导致学习动机水平降低。

对比分析专家们所提出的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教学交互理论及其交互要素,其本质是一致的。首先,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中交互研究的主要要素,围绕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展开。在网络课程中,由于教师不能直接通过观察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只能依赖于网络中的互动功能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对话,所以网络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多元化的方式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同步、异步的交互。其次,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环境、教学策略也是学习过程中交互分析的要素。

2 Blackboard网络学堂交互设计现状分析

北京联合大学Blackboard网络学堂自应用以来,已建设上千门面向各个学院不同类别的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网上学习的平台。

作为比较早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的老师,我们陆续建设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应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网络学堂。经过三轮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网络学堂辅助课堂教学还是起到一定效果的,学生们普遍比较认可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在利用网络学堂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遇到困难时不能获得有效指导,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网上学习动机水平降低,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分析问题所在,我们认为主要是网络学堂交互功能和学习支持环境缺失造成的。

2.1 网络学堂人际交互现状

交互性是网络教育中最基础的理念,也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根本。具体体现在,学生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互。其中人际交互主要体现在师生及生生间的交互。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将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变成了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组织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合作者,最终呈现给学生的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学习内容。因此,人际交互还包含一种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

研究Bb网络学堂的人际交互发现学习资源更新较慢、尚未建立实时通讯的功能、交互渠道不够畅通、交互途径少已成为影响网络学堂不能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供大家交流的板块设计简单、不够完善导致学生课后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累积的现象,教师参与度低造成留言及资源得不到及时的回复和更新,影响了交互的时效性和交互效果。没有了教师、同学间的引导、督促和帮助,学生们普遍感到网上学习容易失去方向,降低了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热情。

2.2 网络学堂人机交互现状

人机交互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对话”过程,如良好的用户交互界面、合理的导航设计等,它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体验。研究Bb网络学堂的人机交互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教学课程目录页面所涉及的课程过多造成页面过长,若不熟悉使用的学习者不易找到想要查看的课程。

(2)每门课程的学习资源都没有直接在网络学堂中呈现(除视频资料),全部需要下载后才可以阅读,造成教师们在上传课件时有一定的担心,同时学生们在学习时并不能直接看到学习的内容或下载失败。

(3)讨论版主界面虽简洁,但点击进入帖子后呈现界面视觉效果混乱,学习者并不能一眼看出主题内容。

(4)师生、生生的异步交流和反馈信息不够及时,若不刷新很难看到新的消息,容易造成信息的延误,以及过于频繁的刷新和跳转页面,无形中增加了系统和网络的负载量,对学生而言会感觉等待时间过长,操作繁琐。

3 Blackboard网络学堂交互设计改进方案

针对网络学堂中涉及的交互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改进思路及设计优化方案。首先网络学堂中要考虑使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的交流方式,同时通过记录登陆次数、试题练习次数、问答情况、讨论情况等各方面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及时反馈和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实用的学习工具,如思维导图、知识分析等,提供即时的帮助,让学习者感到学习活动是交流互动的,始终有人一起参与,是人性化的。其次建立多种合作交流平台,如网上的电子白板、BBS论坛、虚拟教室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自由进出,进行主动学习或自我发起学习,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与志趣相投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等。来改善和弥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用户感到的孤独感。同时,网络学堂不能仅限于教师的在线答疑、师生讨论,要想真正实现小组学习、协作学习还应该有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3.1 Blackboard网络学堂人际交互设计改进方案

对于网络学堂中人际交互相对的缺失,在原有的BBS论坛和讨论留言板的基础上,建立基于Web构建及设计即时通讯工具。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在线的交流,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即时通讯工具可以采用B/S结构进行设计,搭建原有网络学堂平台的SQL数据库并结合C#语言,实现即时通讯功能。在此基础上,添加AJAX技术来保障交流顺畅减少网络资源传输,提高用户体验。即时通讯工具主要包括收发消息、用户查找等功能。建议即时通讯程序嵌入在网络学堂平台里,这样省去了用户注册登录这一过程,直接输入想要发起通讯的用户名称即可。本着操作简洁的原则对即时通讯程序的登录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

即时通讯模块的主界面设计上半部分为呈现通讯信息界面,下半部分为输入通话消息界面。即时通讯模块的主界面如图3所示。

在程序中,使用者只需要在下方的界面中输入想要发送的消息内容,点击发送即可将消息发送到另一端,并呈现在上方聊天信息的界面中,如图4所示:

通过增加即时通讯模块提高了网络学堂人际交互的功能,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沟通,减少消息延误使学习中无法及时解决的疑问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使得学生们和老师们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

3.2 Blackboard网络学堂人机交互设计改进方案

人机交互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体验度,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会有提示反馈信息,操作流程是否简明。就目前网络学堂人机交互最主要的问题是操作过程中存在过多不必要的刷新和跳转页面,对学习者而言会感觉等待时间过长,操作繁琐。改进的方案是通过局部刷新的异步提交方式,从根本上改善网络学堂中人机交互用户体验度低的现状。

实现局部刷新的异步提交就必须用到AJAX技术。如前面所述,由于系统需要不断的发送和接收消息,如果每次都刷新页面,系统效率会严重下降,并且增加网络负载负担。作为使用者实际上也不愿意看到页面刷新时出现空白网页和频繁刷新,这一点一直都是Web程序的软肋,而通过运用AJAX技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开发技术),可以在以下方面改善人机交互模式:

(1)页面无刷新。在页面内与服务器通信,使得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提交题目答案不再需要反复的跳转和返回页面。

(2)教师上传或学生浏览学习资源时不必再像以前一样通过下载,而是通过嵌入JavaScript脚本文件来在服务器或Web页面中进行转码,直接呈现在用户的面前,同时还可添加脚本禁止Web页面右键的使用以及拖拽等鼠标操作,保护课程资源。

(3)可以使高校服务器工作的工作量得到分担,利用客户端空闲时间来处理服务器的一部分工作,降低服务器的负载程度和改善网络带宽使用程度。AJAX处理工作的原则遵循用户的需求量来提取相应的数据,从技术角度看改善了以往过多的请求以及提取数据量过大造成的服务器负担。

当然,仅仅通过AJAX技术改善网络学堂人机交互功能是不够的,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做一些工作,例如可以考虑将相关课程资源、模拟练习和整合成一个独立的模块(学习资源及考核)放在一级页面之下,使得学习、练习、考试融为一体,既方便学生操作,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对于学习导航,通过图形化浏览器导航、元认知提示导航、学习路径和内隐链接导航来降低迷航的可能性和导航系统的复杂性。

4 结论

我们认为,交互性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根本。有效的学习是在交互中完成的,通过反馈、交流、沟通,才能真正形成知识的建构。重构师生“交互”关系,建立“交互”课堂文化,倡导师生间的交互作用,树立全新的师生互动观对于网络教学是非常必要的[5]。

参考文献:

[1]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3):12-16.

[2]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5):24-28.

[3] 武法提,石妤.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及其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09(1):34-39.

[4] 尹婷,赵思佳. 基于jQuery框架的AJAX网站设计模式的研究[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 黄琳娜.网络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交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猜你喜欢

人机交互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