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
2015-06-01陈丹奇
陈丹奇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每个班的人数都是 50 人左右,在课堂中最常见的分组方式就是前后四个人为一组。但是,班级中的座位排列顺序往往是按照学生的高矮和男女来编排的。这种分组方式往往是有的小组是异质分组,有的小组是同质分组。而且由于人数过多,一些课堂上经常分散注意力的人就有机可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会降低,也给教师的指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小组合作的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反过来思考一下,在生物教学中,是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整堂课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呢?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要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它俩应该是互补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慎重考虑是否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3. 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不均衡,只是“重点”合作
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有学生较少有机会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得生物学知识,而是通过背书学习生物学知识,他们既不知道知识是如何得来了,也不知道这些知识应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但小组活动往往是优生展示的舞台,他们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教师为了突出自己的教学效果,只点学习好的起来汇报。
4. 教师评价不到位,合作成效慢
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代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不能给予积极有效的奖励和激励。有的教师在各小组汇报时一味说“很好”或单纯说“这一组最快”,不能敏锐地判别、及时地引领。只关注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忽略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映,只注重合作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如何有效实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如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动物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体的发展。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教师不能只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主动融入学生合作活动中去,对各合作小组进行巡视,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将合作学习当成一个流程,在教学时间结束后就草草结束,对学生的合作结果不予评价。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引导作用,认真对学生的合作成效进行分析、评价。
2. 正确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
如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课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的“试管婴儿”让学生讨论“试管婴儿”是否会有遗传病?这跟基因有关系吗?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热门话题相结合,使合作内容有吸引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设置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的设置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上搜集相关知识点,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并结合各种课外资料,精选课堂知识点,使合作学习有吸引力。将多媒体运用于生物教学,能够丰富教学手段,使生物知识更具有魅力。
3. 形成客观评价,实现合作学习
首先教师要对小组的合作结果给予及时鼓励,对于各小组的合作成果要尽量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教师不应该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于一些创新想法要积极鼓励,对于一些错误思维也要及时纠正,给予学生及时的信息反馈。其次,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陈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在集体的帮助下,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发现自身学习的闪光点,引发生物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再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评价,尽量找出自己小组成员至少5个优点,成员间相互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自卑、没有信心的学生能够重新找到自信,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实现发展。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