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学英语

2015-06-01施晓敏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5期
关键词:情境语言英语

施晓敏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英语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于是便纠结于越来越记不住、越来越不爱学的恶性循环当中。实际上,英语是一门有情感的语言,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英语,才能从思维方式上与其保持同步,学好英语自然也就不难了。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语言之境”

想要实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身临其境,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完整的英语氛围,让英语变得触手可及,遍布于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

例如,小学英语“Hello”是学生们踏入英语殿堂的第一步。本单元中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最为简单常用的表达。我没有让这些学习内容就此结束,而是将其中的问候语应用于之后的每一节英语课当中。渐渐地,这些日常表达成为了英语课堂的常态,也成为了学生经常性表达交流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对所学英语表达方式时刻进行复习,更重要的是将实际生活与英语表达紧密联系起来了。学生们看到了英语在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长此以往,这样的语言环境便会成为学生们的表达习惯,对学习英语的意识的确立很有好处。

二、渗透知识,让学生身临“文化之境”

每一门语言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小学阶段中虽然无需学习过于高深的语言文化知识,但是,适当渗透一些适宜小学生接受的文化知识,对创建英语学习环境来讲很有好处。

例如,在小学英语Whats the matter中,在带领学生们学习“happy”“hungry”等描述自身状态的词汇之外,我还请大家着重注意以下课文对话中的表达:当妈妈递给涛涛一杯水说后,涛涛很礼貌地回答“Thank you,Mum.”而当爸爸邀请涛涛时,虽然涛涛表示拒绝,却仍然以“Thanks,Dad,but…”开头。无论自己的意愿是怎样的,面对对方的好意,总是要先以“Thanks”或“Thank you”表示感谢与礼貌,这也是英语表达当中的一个文化特点。

时常向学生讲述一些英语的语言文化知识,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语言环境的形成,让学生通过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来加深对于知识本身的记忆。

三、调动资源,让学生身临“生活之境”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多应用、多练习。因此,教师要调动一切资源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机会,让英语走进生活。

1.营造生活化的情景

让英语联系生活的第一步可以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即创设生活情境开展英语教学。一个合适的情境可以将英语与学生的生活瞬间融合。

例如,在小学英语I can play basketball中,学生们将要接触很多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的表达方式。为了将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我创建了模拟运动会报名的情境。将运动名称分别展示,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项运动作为运动会报名项目,并且简要说明原因。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们很快找到了英语同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带着生活的体验看待英语,英语变得不再陌生了,学生们用英语表达生活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了。

2.鼓励学生实践应用

想要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教师还需要创新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英语应用当中来。这个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后,学生们的英语练习也就从被动转为主动了。

例如,在学习过Signs单元的内容后,我组织了一个实践小活动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英语表达的创造及应用当中来。活动的大致内容是,根据本单元所学的英文标识的具体含义,由学生自行制作出不同的标识放置于学校中各个适宜的位置。放置完成后,由教师进行逐个检查,被检查到的学生要用英语讲述标识的含义与放置于此的原因。有的学生在图书馆门口放置了“No eating or drinking”标识,有的学生在校门口放置了“No parking”标识,也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放置“No littering”标识等,并且出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表达、不敢展现,并不是他们的程度不够,而只是差了一点机会和一点鼓励。只要教师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空间与鼓励,他们利用英语进行创造的能力往往能够超乎我们的想象。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创新,英语不再是强制附加于学生身上的一个学习任务或包袱,而是变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们时刻能够触摸到英语,也十分喜欢与英语进行互动。如此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英语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语言英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护患情境会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