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摭谈

2015-06-01范建均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5期
关键词:研习讲授运算

范建均

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智力程度以及思维特征影响教师的教学讲授进程,决定了授课的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上,教师不但要钻研讲授内容,还需要研究儿童,从他们的视角开始,对照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他们的认知特征,然后来选择讲授方法。

一、解读儿童的认知过程

例如,教学“几分之一”时,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这里有4个苹果,还有矿泉水2瓶,如果把这些均匀分成2份,一个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也按照刚才的要求每人可以得到多少?如果每人可以分到半块蛋糕,也就是一半,这个答案不到“1”,还能用整数1、2、3……表示吗?我们在做平均分的题目时,如果答案不可以用整数来代表,“分数”就成为我们的好伙伴了。(板书课题:认识分数)适才的1/2是如何获得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将准备的长方形纸,折成1/2,并涂上色彩。学生们完成后,在班内交换。教师最后指出:纸不一样、折叠的方法也不一样,因为是均匀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都是这张纸的1/2。

研习这类题,第一,教师要建立题目的背景,构成思维辩论,促使同学们体味分数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第二,利用展示,帮同学们认识把这里的蛋糕均匀地分的答案,分数的表象在头脑里逐步构成,开始体会其意义。第三,学生用操作表示出来,慢慢认识了分数。老师遵守同学们的认知规律,从详细出发逐步抽象,从表面感知到理性总结,慢慢指导同学们开展抽象和归纳综合,最终完成用自己的数学语言解释清分数的意义。

学生们研习数学是为了从数学的本质上打造认识数学现象的进程。其中,同学们的认知方式和形式各不相同。老师必须根据同学们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钻研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思索大家会怎样来实现新知识的构建。如此就可以准确地设计题目的情景,让同学们产生认知上的矛盾,达到让学生理解教材,理解老师在教学中设置的学习路径,通过同学们原来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典型的案例,大家在实践探究中不断总结完善,获取到相应的规律,掌握了数学知识,完善了各自感知数学的新思路。

二、研究儿童的学习障碍

例如,在讲授“隔位退位减”一课时,教师出示例题,列出算式“204-108”,并提问:怎样用竖式来运算?教师有计数器,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思索其计算过程。老师重点发问:退1时十位是0怎么办?十位上为什么是9-0?并让学生们试一试其运算,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讨论:在减法运算中碰到的新情况有哪些?此刻是如何算的?当个位不能减的时候我们就要向十位借1,如果在十位上出现的数是0,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十位上再减时原来的“0”减几?现在应该用“9”减几,为什么用“9”来减?

学生们研习这一类的运算的难处,一是运算程序上的难点:从十位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二是弄清楚难点:十位上减时,为什么用9来减?老师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首先让学生体会大家遇到的困难,特意安排“圈套”,紧跟着观看计数器上的运算,模仿“会”了后,又要求大家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交流,相互说一遍给同桌听听,内化了运算方法。

学生们在研习数学的时候肯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要从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角度入手,不能够将成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加到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要从同学们的思维特征着手,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考虑学生一般的会遇到哪些困难,同时,是怎样进行新旧知识的沟通,运用哪些方式、办法才可以让学生彻底把握新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把握儿童的思维方式

例如,讲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时,教师创立题目情形,列出算式“25+34”。请学生思索如何运用口算方式,同时在各组汇报这道题目是如何运算的,答案等于多少。构造学生一起交换“25+34”这道题目不一样的运算办法,常见的办法有这两种:(1)5+4=9,20+30=50,50+9=59;(2)20+30=50,5+4=9,50+9=59。教师可以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算法?提醒这里面把一个数分成几十和几,显现另外一种运算办法:25+30=55,55+4=59。

多数学生操练时运用的多数还是竖式运算,都是从低位起进行运算。学生的想法易于为同学们接受,在学生接受了这种算法后,才可以逐步向成人化的方向转移。所以,老师预设时就应该多分析,多交流,多实践,多总结,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设计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习讲授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有趣的运算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