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索

2015-06-01张绍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意识数学

张绍明

在我国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过度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现象。由于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现在的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目的。

一、问题意识概述

1.概念

“问题意识”常用来描述直觉思维形成过程,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会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探究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会驱使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思考、探索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产生困惑并试图探求解决办法的内心状态就是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就是基于问题意识的基础而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老师引导学生对特定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困惑,并在这种困惑的驱使作用下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原则

目前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只是将学生作为被动填装知识的容器,教师只是把知识和解题方法教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和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呈现一个与学习内容基本一致的情境。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类似的情境中,更容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此外,由于学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问题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协作,一起讨论交流,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并得到较好的解决办法,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好处。

除此之外,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绝不可盲目追求速度,要重视学生学习、思维形成的过程,并不断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

二、我国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育采取的方式主要也是老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学习,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书本知识和现成的题目,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实际应用并不重视。这也就导致初中数学教学主要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为了提高成绩加大了课程的课时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不喜欢这种死套公式、枯燥练习的科目,学习热情减退,许多学生对待数学学习主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采用学到的方法,而不会主动思考,完全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学习,更不用提培养问题意识了。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考虑如何教学生应付考试的问题,也不重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完全是在讲题目,几乎没有留给学生去思考的时间,这也使学生丧失了应有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只是在机械的学习解题方法。

2.我国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初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权威”“书本至上”的观念。学生问问题的意识被长期压制,这也就使得学生问题意识变得十分淡泊。尽管现在了有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但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没有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而发生转变,仍旧沿用之前的教学方式,重视传授知识,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

(2)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考试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考试成绩会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同时也会对学校的升学率产生影响。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都会因为好的成绩而获得利益。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校为了在升学竞争中处于优势,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讲解,学生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而大量做题。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乏思考问题的时间,老师也不会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进行关注。

(3)政策导向的偏离。尽管这些年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教育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主要的考核因素还是学生的升学率、平均分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又会把压力转移到老师身上,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在这种政策影响下,学校和老师也就只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方面,也就不会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当然这也就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良好的数学素养可以使人运用数学的知识来对生活进行准确的判断。要想提高数学素养,必须不断熟练使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提高数学式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掌握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积极地处理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对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培养,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现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使用的大部分教材都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目的而编写的,缺乏实际应用性,而且教材上例题、习题也是多年不变的老题目,完全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尽快对教材进行改革。教材改革是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在未完成教材改革依然沿用旧教材的情况下,必须将一些紧随时代发展的内容与教材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尽量贴合现实生活,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此外,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弊端就是缺乏运用。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无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因此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解决这类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模型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建模试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进行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但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时,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简单问题着手,绝不可因盲目求快而使学生积极性降低,药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创新的意识。以九年级学生学习有关相似形的教学为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提出这种问题:在不便直接进行直线测量的情况下,如何测量池塘两端A、B之间的距离?

提出问题后就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并要求他们对制作的数学模型进行讨论。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就形成下表所示的几种数学模型:

2.正确处理学习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在数学学习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认知中的主动性。而其他因素则为客体或载体,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能反客为主,将自己的观点、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就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评估者,绝不能仅仅做知识的搬运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获取并应用数学知识,学习真正的数学本领,获得终身的数学技能。教师也应该注重自己问题意识的提高,这样也有助于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高。

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得到缓解,使学生可以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改变以前学生围绕书本、老师学习的定势。教师也要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答,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知识,还要开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讨论交流等,改变以前记忆、模仿的学习方法。

3.学校目标导向的变革

学校也要转变之前唯升学率的观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提出合理的方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并开展对老师的培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导向,形成系统有效的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需要转变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不要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有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可以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黑龙江巴彦县康庄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意识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