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法指导
2015-06-01常五旦
常五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比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如果将教师传授知识当作是“给学生金子”的话,那么,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作用就是教给学生“点金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如同教师抱着学生走路,而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则好比教师引着学生走路或是学生自己走路。
教学效果的好坏是通过教学的主体“学生”来体现的,所以,学生的“学”是主要的,只有学生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由学生决定,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学法既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有力地说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能动性。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是多方面的,是非常具体的,是随时的,也是长期的。下面是我对“学法指导”的具体探讨。
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实践证明,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主要困难是:他们不会也不习惯阅读物理教材。这是物理教学长期以来“重教,轻学”和不重视自学方法的研究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事实上,同年级中,少数掌握自学方法的学生不仅能跟上进度,而且远远超出进度,他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记得牢、理解深、记得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特别强。而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兴趣、动力小的学生则跟不上进度。同样一个教室的学生,成绩常常相差悬殊。这就启示我们,要大面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物理”。
一、从预习到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没有预习和自学习惯的学生,仅靠教师布置任务是不够的,教师要安排专门的预习课或利用自习引导学生预习,“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不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使不会预习的学生学会预习,也为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在预习前提出一些要求,如,1.逐字逐句理解课文内容;2.弄清课文研究的问题;3.弄清问题的研究过程(列举事例、推导过程等);4.弄清结论(规律)。预习完毕首先由学生自己试做课后题,以检查预习效果。
要使没有预习和自学习惯的学生养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师必须让学生反复预习以提高预习效果。学习物理重在理解,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多提一些为什么,对于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先自己反复思考,或与学生研究,或问教师,或留着问题在教师讲课时特别注意。督促学生长期坚持预习,只要学生在预习中得到了好处(提高了成绩,获得了自信),预习的方法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预习的习惯也很容易养成,从而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在自学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面对全体学生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悉心指导。
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应对所有学生抱以期待,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教育作用。其次,教师要搞清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逐步提高其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学习的态度,可將学生分为“饥渴型”“自觉型”“强迫型”。预习和自学方法首先应在“饥渴型”和“自觉型”学生中展开,而“强迫型”学生首先应解决其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问题。
三、对学生练习方法的指导
练习的目的是:1.检验对知识理解的程度。2.进一步记忆理解所学知识。3.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对学生的练习做如下要求:1.完全不懂不做练习,而要重新预习或复习,在一定的理解基础上练习,在练习中理解,经过反复练习,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2.防止“题海战术”,提倡精讲精练。3.养成严密思维推理的习惯,不会做的宁可不做,再思再学,也不乱猜、胡作。4.力求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
要让学生知道练习的目的不在于练习本身,不是搞“题海战术”,而在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灵活运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做题重在会做、能做,重在分析,不在于做的过程。
本文是关于教学法中“学法”的研究和探讨的文章,如果全体中学教师,乃至小学教师都能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研究工作,及早培养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教育界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