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2015-06-01汪丹金国英

新课程·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赏识自主学习

汪丹 金国英

摘 要:构建高效生态课堂,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心理制订教学方案,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多用表扬激励法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生态;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赏识

生态课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很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因为它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当今课堂最需要的教学形式。如何构建高效生态课堂,是教师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生态课堂,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想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就必须准确理解它的概念和特点。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生态课堂就是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三个转变:一要转变教师角色,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要转变传统课堂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心理制订教学方案,做到先学后教,能学不教,以学促教;三要转变教学评价体系。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信心,勇于表现自己,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创新备课模式,转变教案的设计思路

教案设计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传统的教案设计基本依据课本从头讲到尾,贯穿始终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参与的学习较少。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绝不能把学生排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备课,设计学案。让学案、探究、讨论等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全程参与。现在我校采用的是集体编写导学案的备课模式。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为编写一份优秀导学案,我们备课组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是这样做的:一是确定任务,独立思考;二是集体研讨,达成共识;三是教学实践,验证方案;四是组织讨论,总结提高;五是反思拓展,归纳成文。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照顾到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互动关系,符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规律。该备课模式的可操作性较强,操作中任务明确,步骤清晰,环环相扣,便于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

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导学案”课堂模式能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能在尝试解决问题以及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它的具体操作细节是: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达标训练—整理归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变以往那种老师准备好一切,然后把学生当“容器”,把知识往学生大脑里“灌”的情形。探究发现,要重过程。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感悟。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到“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再到“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真正体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构建教学模型,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体现师生平等,实现师生互动。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师生一起讨论,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传授知识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这样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例如,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做,让学生说,在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再总结。这样就能大大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四、改革教学评价标准,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用表扬激励法评价学生,绝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尤其是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自身性格的形成期,更需要表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同。一句由衷的赞誉、夸奖、激励语,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使他们终身受益,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学会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激励学生,比如,上课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是否答对,都应该受到表扬,说一句“你回答得真好”或是“你还需努力,下次争取回答正确”等等,都能够促使学生增强上进心,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有时候适度的奖品激励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一次上课前,我准备了十支棒棒糖,上课的时候我对学生说:“谁积极地回答问题并且答对了,我就奖励谁一支棒棒糖。”结果那节课课堂气氛不仅异常活跃,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兼顾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做到全面、合理的评价。

现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即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初中生的年龄还小、知识面窄,但是,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更应该得到我们高度的尊重。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心理组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课堂达到生态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2008(10).

[2]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3]侯长荣.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才之路,2010(17).

[4]余兴梅.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路[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0(08).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赏识自主学习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