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康熙和彼得一世之比较看中俄发展

2015-06-01吕红卫

新课程·中旬 2015年2期

吕红卫

摘 要:17、18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的康熙和俄国的彼得一世,两位君主极其相似又相互矛盾,尤其是对后世的影响大相径庭。将两人对比研究以获得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闭关;扩张;重农;重商

在讲述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时,笔者发现中国的康熙和俄国的彼得一世虽然分属不同的模块,但两人的经历却戏剧性的相似。康熙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期间发展经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被讴歌为“千古一帝”。彼得一世1682年—1725年在位,期间实施改革,拉开了俄国近代化的序幕,被尊为“彼得大帝”。两人在位时间接近,其政策都推动了本国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中俄两国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在其后的一百年里,出现了迥异的巨变。

一、“布库之戏”与少年军团

康熙和彼得一世同为少年登基,受人控制,凭借机智勇敢夺回大权,亲掌朝政。

康熙八岁即位,朝内鳌拜专权跋扈,民间历经战乱,土地荒芜;国际上,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年幼的康熙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但是,“他思维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他还有组织、引导和完成重大事业的才能。”十四岁,他组织少年侍卫以“布库之戏”戏剧性地铲除了鳌拜,开始了执政之路。

彼得一世十岁即位,实权却在姐姐索菲亚的手中,他与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的村子里。以后的七年中,他和大批同龄伙伴做军事游戏,组建了自己的少年军团,并依靠它转变了命运,游戏中的少年以后变成了一支真正的军事力量。幼年曾目睹屠杀和流血的恐怖场景,对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据同时代的人描述:“他高兴的时候严肃而又亲切,但其他时候则严厉而令人可怖,散发出狂野而可怕的气质。”

相对于残暴的彼得一世,康熙则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两位君主相似的经历及不同的个性对他们以后的执政生涯不无影响。

二、研精经史与出访西欧

康熙和彼得一世都十分好学,对西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彼得更倾向于实用技术,并为向全国推广而不遗余力。

康熙五岁识字读书,“他背诵了大部分被中国人认为是圣书的儒家著作或其他一些原著”,于“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无不融会贯通”。但康熙也重视自然科学,尤其对西学有浓厚的兴趣,他任用南怀仁、张诚等西方传教士为宫廷讲师,给他讲解一些主要数学仪器的应用,并讲解几何学、静力学、天文学中最有趣和最容易理解的东西。康熙对外域文明的熱情显示出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

与康熙相似的是,彼得一世也勤奋好学,求知欲旺盛。在莫斯科郊外的日子里,他从附近的外国侨民居住区,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这里有医生、药剂师、工程师、建筑师、画家、天文学家、商人等等。在其成年后,他至少精通十二种手艺。1697年,彼得组织了一个使节团,访问考察西欧八国。他化装为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行动。他深入工厂、车间认真学习西欧各国的先进技术,甚至获得了造船工艺的毕业证书。西欧之行对彼得的影响极大,在以后的改革中,彼得一世身体力行,引导俄国向西欧文明靠拢。

仅靠几位传教士讲授西学的康熙掌握的科学知识毕竟有限,更没有将其推广到社会生产实践中。究其原因,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彼得一世从小就感受到俄国与西方的差距。而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封建帝王把儒学伦理放在第一位。随着康熙后期和罗马教廷的“礼仪之争”,中国的大门对传教士关闭了,中国在近代文明之前止步。

三、闭关与扩张

在对外政策上,彼得执著于战争扩张;康熙则沿袭闭关政策。

清朝的对外政策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的宗藩关系,康熙将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解决国内问题上,平三藩,收台湾,对周边国家如朝鲜、琉球等采取怀柔政策,保持封建宗藩关系。对外,康熙曾三次颁发禁海令,禁止船只下水。海禁政策实施长达四十年之久,影响极为恶劣,这一政策使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一蹶不振,大大限制了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康熙的海禁政策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考察,已经与世界近代的潮流背道而驰。尽管康熙已感受到西方国家的逼人气势,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只是对此他拿不出高明的对策。一方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绝对的优势,保守的政治观念支配一切;另一方面,康熙实施海禁政策有政治上的考虑,即防止沿海一带汉人与抗清武装及外国人接触。这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使康熙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

彼得一世的对外政策是明显的战争和扩张。俄国是一个富于对外扩张传统的国家,彼得一世的目标是为俄国争夺出海口。“俄国需要的是水域。”这是彼得一生的座右铭。正是这种强烈的欲望,支撑着彼得一世持续地进行对外战争,从土耳其手中得到亚速,从瑞典打通了波罗的海的通道。

拥有出海口,这是俄国两百年来想完成而未完成的外交任务。祖先的遗志,对西欧的向往,俄国发展的需要,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俄国的远征扩张,也使彼得一世站在权力的巅峰。之后,他被加封为“国父兼全俄皇帝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拥有了俯瞰欧洲的气势。

四、重农与重商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政策,康熙也不例外。他重视兴农安民,认为“阜民之道,端在重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等。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的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对于工商业,康熙的态度并没有摆脱“农为本,商为末”的传统框架,这从康熙晚期的禁航南洋和紧缩开矿来看最明显不过了。海禁政策已有所述。对于矿业,出于社会需要,康熙最初开放矿禁,但自1704年起,为防止手工业工人及各类游民的反抗,康熙下谕:“开采之事甚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至康熙末年,河南、四川和广东的矿场已全遭封闭。康熙重视农业有其积极作用,但他轻视乃至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抑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7世纪的俄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鉴于农奴制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彼得一世允许商人购买农奴,用于工场劳动。他还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在各种政策的刺激下,这时期俄国手工工场有了相当的发展。1700年—1720年间,俄生铁的产量增加了4倍,逐渐成为欧洲铁的主要生产国。工业的发展,对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起了巨大的作用。

1715年,俄国在伦敦、里斯本等地建立了领事馆,为商人提供外贸业务上的方便。彼得一世认为对外贸易是俄吸收西欧文化、发展国内生产力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因此推行重商主义。在其执政末年,俄国每年进口商品总额约为210万卢布,而出口总额达到420万卢布。彼得一世的重商政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有利于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康熙和彼得一世都好学务实,勤于政务,励精图治,但各自又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尽管康熙兢兢业业,其文治武功堪称空前,但中国的封建社会就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一百年后,英国殖民者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此,即使康熙“再活五百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废除封建农奴制,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俄国落后的根源。但他把落后的俄国带进现代世界的门槛,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这是他最大的功绩。这一系列的成功并非只靠个人的意志和才能。身处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大形势下,彼得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才创造了自己的丰功伟绩。

以上从四个方面比较了康熙和彼得一世,亦可以看出中俄两国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个人可以影响历史,但不能决定历史趋势。希望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鉴古知今,把握时代脉搏,认清历史趋势,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白晉.康熙帝传[M].珠海出版社,1995.

[2]亨利·特鲁瓦亚.彼得大帝[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3]斯蒂芬·李.彼得大帝[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崔连仲,刘明翰,等.世界通史(近代卷)[M].人民出版社,1983.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