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情境创设
2015-06-01董俊兰
董俊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促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终达成教学目标。那么,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情境包含哪些要素,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必须具备的能力因素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情境氛围,其间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生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教学情境是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情境。具体到初中语文学科,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应具备以下几个能力因素。
1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初中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发展特征和一定的能力提升空间,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情绪和状态,设置能够使其更容易吸收、消化的教学内容。
2教学情境的生动形象性
初中学生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讲,其形象思维更胜,感性认知比较多。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致力于创设学生可观、可感甚至是可触摸的教学情境氛围,一方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并极力促进其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转变和升华;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容易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丰富文学积淀,掌握更多的知识,以便形成能力和素养。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水浒传》电视片段,让学生对鲁提辖的形象可观、可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不畏强权、嫉恶如仇的个性特征。
3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有效性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促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学得轻松、高效。如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进一步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情,让语文教学不仅充满时代气息,而且能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形成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做到情境创设目的明确,防止形式化和走过场,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精彩的课堂情境导入
要想成功地上好一节语文课,精彩的课堂导入是非常必要的。而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故事情境作為课堂导入,则容易给学生架设一座进入课堂教学状态的桥梁,并能够让学生从中习得知识,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父母的心》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阎维文老师演唱的《母亲》。学生被深深打动了,他们不自觉地掀开了书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课文的默读。
2打造富有情感教育因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篇章的教学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课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其情感教育因素来创设教学情境,则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脉搏。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要善于以小弗朗士的形象来设疑,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感触和见解,从而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深刻感悟和体会。
3打造能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教学语言
语言能够构成情节、形成故事、汇成画面,能够将抽象化为具体,亦能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具体。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精心打造的教学语言,则能够给学生兴味盎然、如沐春风的感受和体验。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教师如果能够以精彩的教学语言给学生描绘出江南水乡的令人神往、月色朦胧,则能够让学生穿越几经变迁的时代、突破生活经历不同的局限,在想象的乌篷船上,在豆子的清香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文中一帮孩子的童真童趣。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忆起自己童年的趣事,使其不自觉地表达出自己对童年的神往,更激发其急于深入阅读《社戏》的冲动和兴致。
4立足语文之本,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
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更要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应获得情感的熏陶、文学底蕴的积淀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学的感知和了解,让学生在理解教材中人物的形象、性格、动作、神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阅读能力,激发其潜在的文学创作能力。如在教学《表色龙》一课时,笔者针对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让学生以角色表演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和体会,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在写作中塑造人物提供了范例。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一定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具有针对性的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初中(22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