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画面”展开,彰显记叙文独特魅力
2015-06-01胥玉宝
胥玉宝
记叙文是一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体,以其形象塑造的丰满和事件表述的曲折而大放异彩。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精彩“瞬间”。这些“瞬间”,细加研读,许多又是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然而学生要么扬鞭奋蹄,一路狂奔,未及细察;要么细察之下,啧啧称叹,却觉得“画面”如水中花、镜中月,虽美不胜收,近在眼前,但终不能体会揣摩,化为写作能力。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的作文“画面”意识差,“画面”寻求能力弱,“画面”建构能力不足。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唤醒学生“画面”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寻求“画面”,建构“画面”,对记叙文“画面”的展开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浅斟低酌,欣赏“画面”
阅读文学作品,徜徉于句山字海中,我们常常不禁停下脚步,深深陶醉在文字所构建的意境中。而意境的获得,多半源于作者“情动而辞发”,创设了一幅幅优美的文字“画面”,读者“披文以入情”,通过想象,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享受。中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作者阿累在文中对鲁迅进行三次外貌描写,三次描写,实则就是三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这些“画面”承载着作者对鲁迅的深深敬意与怀念,鲁迅的人格魅力就是通过作者刻画的“画面”展现出来的。“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次次驻足停留,感受着作者传达的大师的人格精神,从而对于作者在文中结尾处抒发的虽处于恶劣的环境,却不会退缩,而是在大师的人格精神感召下奋勇前进。另外,学生的部分优秀作文,常常也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描绘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从而聪颖而出,成为上乘之作。
二、千呼万唤,寻求“画面”
记叙文中“画面”不绝,精彩不断。一幅幅“画面”唤醒了学生的创作意识。学生在啧啧称赞之余,不禁由欣赏美转向创造美,寻求美的“画面”。
生活是写作之源,脱离了源头的作品注定是毫无生气的。注重生活积累,从生活的源头活水里掘取那些感动、震撼、唯美的一个个瞬间,这些就是“画面”重要来源之一。学生从早到晚,只要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可谓到处都能发现让我们为之一颤的瞬间。书本、影视作品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阅读文章,穿越在字里行间,常常发现我们的内心被震撼,震撼于那一幅幅“画面”;观看影视,在视听的感官感受下,我们的内心捕捉到心颤的一刹。当灾情发生,大地生悲的时候,一幅幅人间真情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发生在生活中,出现在书本或影视里,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感受,让我们心头为之一颤,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画面”。
三、寻因究果,建构“画面”
经过雕琢的“画面”,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具有很强的审美效果。然而单个的“画面”静止不动,传达有限的情感力度与表达效果。把这些“画面”加入一些流动的旋律,展开“画面”,建构成一个有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的事件,那么就成了一件优美的艺术品了。
在中学生的记叙类文章中,亲情、成长、励志是其重要题材。如亲情类题材,学生常选择父爱、母爱、师爱等。搜寻脑海中的往事,试举一例:
午自习,烈日炎炎,母亲拖着病体,来校送饭给我,我却不领情。
当这样的往事浮现时,他们就全身心投入其中,运用环境、外貌、动作、心理等各种描写,将当时的情景刻画出来,传达出母亲的情感和“我”的情感。“画面”锁定之后,进行建构,回想当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起因:母亲生病挂针,不想告知“我”,打电话给老师,让“我”中午自己买饭吃。经过:老师忘记告诉“我”,“我”回家没人做饭,问邻居,邻居不知情,说只看到母亲与一好友匆匆出门,不知何事。“我”误会母亲,认为她不管“我”,出去玩——“画面”:母亲顶着烈日,带病送饭与“我”——误会解除,理解母亲,感受母爱。事件的来龙去脉梳理完毕,一篇条理清楚,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的文章诞生了。再以成长类题材试举一例:演讲比赛。首先脑海中浮现当时演讲比赛的情景:我的表情、动作、心情,同学们的表情、动作,这就是“画面”的确定。建构“画面”,寻因究果:如起因:我班参赛选手赛前生病,班主任临时安排我替补,结果我无奈参赛。——经过(画面):第一个登台演讲,慌乱得语无伦次,甚至忘了台词。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坚定信心,取得良好效果——掌声雷动,受到启示,成长起来。时间顺序井然,文章条理清楚。如果在建构过程中,采用一些记叙的顺序技巧,赛前、赛后打乱,运用倒叙、插叙等会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总之,立足于记叙文“画面”这个要素,寻求那些让人内心为之一颤的“画面”,细加揣摩、玩味,注入自己内心的感情,着力刻画。力求大放光彩的同时,精心建构,讲求“画面”展开,使其具有流动的旋律,曲折的情节,让记叙文彰显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泗阳致远中学(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