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与构建
2015-06-01颜冰杨爱红
颜冰 杨爱红
摘 要:笔者通过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首先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维度这一概念,并从思政教育的主体、环境、语言阐述了日常生活维度,进而从三个角度批判了我国思政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最后提出了其日常生活维度的构建原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迷失;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56-02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重要理论,马克思、列斐伏尔、赫勒等均对日常生活理论进行相关研究,赫勒是该理论的集大成者。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日常生活理论视角对我国思政教育①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过分注重追求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对非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灌输。在教育内容上,教条主义倾向和虚无主义倾向并存;在灌输手段上,对非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与对日常生活的零覆盖并存;在主体责任上,越位与缺位并存。这都极大地消弱了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日常生活维度,在实践中直接越过个体日常生活这一原始动力,而妄图直奔非日常生活,往往会欲速则不达。高校思政教育只有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以满足其现实需求为载体,才能达到其意识形态灌输的社会目的。因此,研究高校思政教育的日常生活维度以及其在实践中的迷失与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日常生活维度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赫勒将日常生活定义为“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说明赫勒认为日常生活追求的首要目标是个体再生产,第二目标是社会再生产,个体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原初动力。这一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提供了日常生活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既关注社会利益也要充分保障个体利益,充分保障个体利益是获取社会利益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个体具有价值,能够充分维护个体利益,同时又必须维护社会的价值。于是,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同时使社会利益得到保障的实现学生利益的过程,就是思政教育既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又批判、超越、引领学生日常生活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维度
赫勒认为日常生活是具有重复性、经验性、实用性等特征的“自在”状态,主要包括饮食男女、婚丧嫁娶和日常习俗观念等。非日常生活是具有创新性、理性等特征的“自为”状态,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活动。赫勒将日常生活领域划分为对象世界、习惯世界和语言三部分。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维度是指高校中专门针对学生日常生活或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一切思政教育活动要素——思政教育的主体、习惯世界、语言等。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和教师,而大学生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大学生参与非日常生活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学习科研,第二是参加党政团体、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第三是参与打工、实习等非娱乐性的社会活动。除此之外,学生在其余时间、场合进行休闲娱乐时充当日常生活中的人,他们在从事自觉自愿的、自然而然的活动,显然,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度过的。
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是指大学生的习惯世界,包括传统、经验、惯例和习俗等。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活动等主要被习惯世界所支配,思政教育要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必然与其习惯世界发生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政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法律等规范调控、塑造大学生的习惯世界,减少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
高校思政教育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日常生活性质。虽然高校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但是大学生间交流的语言也不可能全是严密的专业名词和术语。而且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性和革新性,他们甚至不会拘泥于现有的词语,而是创造性地使用属于自己的词汇和交流方式。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逻辑,更是一个圈子,人们只有熟悉和学会使用这个圈子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并对其做出改变,因此,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使用的语言不能脱离大学生的语言范式和思维逻辑,否则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高效的语言环境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就塑造什么样的大学生。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教条主义倾向与虚无主义倾向并存。教条主义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思政教育应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来,到日常生活中去。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其内容以过分条理化的文本教材和过分理性化的逻辑结构展现出来,主要侧重一种形而上的宣传教育,不关注大学生现实的需求和思想动态,缺乏对其日常生活必要的人性关怀和实际帮助。而虚无主义则是没有正确理解思政教育虽然源于生活,但是应该超越日常生活、引领日常生活而不能屈从日常生活。
第二,高校思政教育灌输对非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与对日常生活的零覆盖并存。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主要采取以课堂讲授和学习为主的灌输方式。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强大的灌输系统,社会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措施来保证学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事实上其灌输力非常薄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思政教育灌输的必要性,灌输是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必不可少的途径,这是由于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实践和重复性思维所决定的。由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必须通过具有重复性和高强度的灌输才能够得到改变。笔者认为现阶段思政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确对待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致使高校思政教育对非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与对日常生活的零覆盖并存,思政教育只停留在理论化、理性化的非日常生活领域而不能深入日常生活领域,造成了思政教育在日常和非日常中的裂痕。
第三,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越位与缺位并存。越位是指在非日常生活——课堂等正式场合的思政教育中,老师或学生超越自己主体范围的行为。缺位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政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双双放弃主体地位、拒绝主体责任的行为。在课堂中,老师总是在追求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试图获取绝对性的权威,这样,老师就容易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思想现状,不能和学生形成互动和共鸣,使思政教育成为一场老师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在日常生活中思政教育的主体均没有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造成严重缺位的局面。某些教师在生活中不能严格践行甚至有时完全违背自己在课堂上所宣扬的价值标准,课上、课下双重标准,损害自己的形象和权威,破坏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信赖感和神圣感。同时,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放任自己堕落的生活。这种双弱的局面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但是它不仅侵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和斗志,更能渗透进非日常生活中瓦解人们的理想和信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构建
高校思政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建构应遵循从日常生活中来,到日常生活中去的方法。从日常生活入手,面向日常生活中的人、关注教育双方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提供日常生活的思维模式、提升日常生活的价值。
思政教育应该面向日常生活中的人,注重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将受教育者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人来对待。面向日常生活中的人,就应该从象牙塔中走出去,从理论研究中走出去,走进大学生生动形象的日常生活。应该将思政教育的光辉洒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要让其处于放任、散漫、无拘无束的状态。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思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侧重于行而不是知。教育者就是受教育者的榜样,只有教育者言行一致,德高望重,才能使受教育者尊敬和效仿,这样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相互印证、交相辉映才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相反,如果教育者德行不佳,不能严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必然会受到误导,大大削弱思政教育的效果。
变革改进大学生的习惯世界。大学生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他们按照习惯、惯例等进行重复性实践。教育过程中不能将大学生理解为非日常生活中的人,不能用单纯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来进行思政教育,而应该帮助大学生分析其所处的习惯、惯例体系是否是积极健康的,哪里需要改进。思政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完整、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习惯惯例体系。
以大学生的日常语言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大学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有着丰富的语言体系。思政教育应该将大学生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以其喜爱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融入其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思想和行为。
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具体需求,教师应该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其困难、困惑以及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建立大学生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及时做出必要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赵帅,李敏.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理论,2013(2):273-275.
[3]周海华,白璐,张锦刚.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的经常性思想工作[J].求实,2012(1):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