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慈善意识的调查研究

2015-06-01张梦云吴锋

学理论·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大学生

张梦云 吴锋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慈善意识受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慈善意识提出了可行性研究的思路,并希望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实现社会价值。主要途径有加强大学生的个人慈善素养,加强高校的慈善教育,加大慈善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慈善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27-03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慈善事业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构建社会公民慈善意识的重要子系统,从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研究中可以洞察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其基本道德素质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由于年龄、认知水平局限,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慈善意识薄弱,对慈善活动热情不足。为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笔者研制了调查问卷,对扬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方案是抽样对各年级、各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式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81份,有效问卷977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女生523人,占比54%,男生454人,占比46%。其中,专业分布为:文科226人,理工科365人,经管类271人,艺术类115人。年级构成为:大学一年级的有250人,大学二年级的有248人,大学三年级的有242人,大学四年级的有237人。调查对象家庭居住地在城市的有234人,在城镇的有390人,在农村的有353人。生活费主要来源的调查中,来自家庭及亲属的有803人,来源于各种助学奖学金的125人,来自打工兼职的49人。

调查数据全部录入SPSS17.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大致反映出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归纳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基本特点,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对策。

一、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基本特点

1.大学生对慈善的关注度较高,但是了解得较少

大学生对慈善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对慈善的了解程度并不深。调查显示,经常关注慈善的有455人,偶尔关注慈善的有331人,合计约有80%的大学生关注过慈善,关注度较高(见图1)。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慈善的了解仅为“了解一点”或“不了解”,可见大学生对慈善的了解并不深入和全面。调查中认为非常了解慈善的有133人,比较了解的有203人,了解一点的有607人,不了解的有34人,“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人数过半(见图2)。

2.大学生对社会慈善现状满意度不高

大学生总体来讲对社会慈善的满意度并不高。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现在社会慈善的现状的“满意”和“一般”各有55人和340人,合计占比40%,而“不满意”有351人,占比达36%,另外还有231人表示不清楚(见图3)。同时,大学生对由学校发起的慈善募捐的信任度最高,有550人,占比57%,对民间机构的信任度最低,新闻机构的信任度居中(见图4)。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公众人物的慈善捐助行为对全社会具有“很强”和“较强”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见图5)。

3.大学生参与慈善的方式多样化

大多数大学生均表示愿意参加慈善活动,大多数大学生也都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参加过慈善活动。调查对象中仅有32人表示不愿意拿出钱参与慈善事业,占比3%(见图6),其余的被调查者均表示出了一定的参与意愿,有294人表示非常愿意参与慈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大学生参加慈善活动的途径、方式多样,调查显示,有920人,约94%的大学生参加过慈善活动,包括捐款,捐物,义演,义卖等,仅有57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慈善活动。在参与过的慈善活动中,“现场捐赠”“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和“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慈善活动”的方式是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主要形式(见图7)。

4.大学生参与慈善的动机不明确,且影响因素复杂

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并不明确,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在“从众”心理下参加慈善活动的,在动机的调查中,选择“从众”的有325人,占比35%,其余动机从高到低分别是社会责任心、同情心、学校安排(见图8)。调查对象认为影响大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见图9),有“个人经济水平”“个人观念信仰”“校园宣传不到位,缺乏参与渠道”“慈善机构繁多,效率低下”“对公众诚信度缺乏信心”等,影响因素繁多复杂。

二、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本次调查,通过样本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大学生慈善意识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慈善对大学生慈善意识影响的张力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认为公众人物的慈善捐助行为对社会有示范作用,可见,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通过各种社会形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公众人物作为社会文化关注的焦点,其关于慈善的言论和行为更具示范作用。但是同时,大学生对现在社会慈善现状满意度不高,对民间机构发起的慈善募捐信任度偏低,认为“慈善机构繁多、效率低下”且“公众诚信度不高”。当今社会出现许多“伪”穷人,欺骗公众捐款,各种民间慈善机构运作不规范的报道常见诸报端,社会慈善机构的透明度不高,对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确,导致慈善事业诚信度缺失、公信力下降,还有“郭美美”等有关慈善的负面报道频发,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慈善捐助活动持怀疑态度。可见,大学生慈善意识受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较大,过多的慈善事业的负面媒体报道,会削弱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意向,而充满正能量的慈善事件和行为的报道,则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张力

学校是向受教育者传播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它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有着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影响力。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学校发起的慈善募捐的信任度最高,但是同时,还有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校园宣传不到位,缺乏参与渠道”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因素。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已经把社会慈善事业、社会慈善知识和实践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对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问题的:开课率不高,课程的可操作性不强。校园内与慈善相关的活动开展的较少,校园慈善文化氛围还比较缺乏,慈善意识的培养、慈善教育还没有真正渗透到教学育人之中。

(三)家庭熏陶对大学生慈善意识形成的张力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或者亲属,兼职打工和助学奖学金仅为补充,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对其参与慈善活动有直接影响。虽然大学生对社会慈善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对慈善事业的了解并不多,这与每个人从小接触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一个家庭经常参加社会慈善活动,认可社会慈善事业,那么这个家庭的子女对慈善事业具有较大积极性。然而现实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缺乏慈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经济发展、社会竞争,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功利性和实用性,过度关注子女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子女的社会责任教育。

(四)个人修养对大学生慈善意识达成的张力

大学生慈善意识除了受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制约外,还受到大学生本身的个人修养,如社会认知度、个人知识体系等的影响,个人修养高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陶冶个人品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有利于慈善行为的形成。反之,个人修养较低的学生则对慈善活动关注较少。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社会慈善活动,且参与的形式多样,除了“现场捐赠”外,还会“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慈善活动”。但是,部分学生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主要是“从众”心理影响,往往是随大流、跟形势,积极性不高,参与慈善活动带有功利性,对慈善活动的关注和参与还未能真正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因此,参加慈善活动的后续性和持续性不强。

三、大学生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养成路径选择

结合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自身、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大学生慈善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家庭的培养作用,提升大学生的个人慈善素养

家庭的培养作用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家庭的慈善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和家中长辈完成的。因此,父母和长辈要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要经常参加社区和其他组织的募捐活动,教导子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回馈社会,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只有在家庭慈善教育较好的家庭长大的学生,才会对慈善事业不那么陌生,才能潜移默化地吸收慈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虽然受经济因素制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多余的经济物资援助他人,但是仍然可以选择其他慈善参与方式,如网上慈善机构,义演义卖,加入社会志愿者团体等,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传播慈善的种子。

(二)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加强校园慈善文化建设

学校应当把慈善设置为单独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潜移默化地将慈善知识深入其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对慈善活动的了解,并认识到慈善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巨大,将慈善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来提升大学生的慈善意识,不但可以凝聚学生的认识和力量,还可以对慈善认识发生偏差的个体行为进行纠正。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慈善的平台,学校可以采用标语,海报等鼓励形式,引导学生成立与慈善相关的学生社团,营造校园的慈善文化氛围。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慈善或公益组织的创始人来校做演讲,拓展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视野。鼓励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加公益慈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做义工、志愿者纳入到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校园慈善文化的发展,调动大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三)建设良好舆论环境,营造社会慈善氛围

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会激发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加大慈善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大众媒体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慈善美德。大众媒体在国民教育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大量的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分析获取信息,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认同感。这就需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适当的引导,传递社会慈善事业积极的社会作用,传递正能量,从而增加大学生群体对社会慈善事业的信赖程度和心理依赖程度,树立正确的参与社会慈善的动机。

网络的普及为社会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微博、微信等新兴信息传播方式的兴起,导致信息传播迅速且广泛,信息对人的价值评判和行为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来激励社会各界关注慈善,激发大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慈善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质量和诚信度,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其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有信心,如做到捐款使用、流向情况公开透明化等。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慈善立法,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陈鸿雁,魏艳.大学生慈善意识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168-169.

[2]魏艳.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12.

[3]常锐.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及路径选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5-60.

[4]范春燕,卫静芬.大学生慈善义工活动探究——以上海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0):56-61.

[5]陆广峰.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探微——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3:353-354.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