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方法的管理研究发展探析:价值、经验及措施
2015-06-01林建平潘绵臻
林建平 潘绵臻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目前,高校越来越强调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与产出,这对于新知识的创造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其积极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也有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只是简单地在中国情境中验证西方理论[1],过于抽象、脱离实践,而无法转化为对学生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对于管理学这样一个实践性学科而言,研究与实践的相关程度显然是评价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提升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及如何融合科研与教学内容成为当务之急[2]。
本文建议管理学科的教师利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案例研究方法强调在真实世界中做研究,强调归纳性理论构建,因此,它更有可能产生适用于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也更便于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二、管理案例研究的价值
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empirical)研究方法,它提供了在真实世界中对现象进行研究的手段,当所研究的现象与所处情境的界限不明显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3],并至少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实现管理学科研与教学的融合。
(一)弥补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
基于演绎逻辑的定量研究的内在知识假设是存在从研究人员到实践者的线性知识转移过程,即研究人员创造并检验管理知识,实践者应用研究人员所创造的知识。基于这样的假设的研究往往不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即情境无关,则而可应用的知识必然与特定情境相关。如果管理学科教师仅仅从事定量研究往往会在理论与实践间形成鸿沟,则研究成果很难为实践者所应用,也很难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有价值的应用性知识。教师应与实践者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管理知识。应多深入企业实地,从事案例研究。研究显示,研究者在研究现场的时间与其研究结论的可应用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案例研究强调深入实地,要求教师与企业实践者进行频繁互动,从而理解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因此,案例研究更可能帮助教师弥补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创造出可应用性知识。
(二)使研究结论更加情境化
近年来管理学不断强调了研究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及情境性理论的重要性[5],这就需要管理学教师更多地从事案例研究。传统的定量研究往往只研究同一分析层面的问题,很难就情境因素(如政府规制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建模。虽然近来的统计技术(如多层线性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跨层次分析问题,但统计技术不能帮助我们构建情境化理论,而案例研究特别适合建构理论[6]。案例研究(尤其是基于阐释性及批判性知识论的案例研究)适合建构情境性理论。阐释性案例研究聚焦于行为人在真实情景中所使用的意义及概念,它能提供关于情境性因素如何塑造意义的深入洞见,因而更适合产生情境性理论。批判性研究聚焦于宏观层面的因素(如政治制度及经济结构)如何影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力关系,这类研究也能使我们理解情境在组织权力现象的制度化与反制度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过程中的作用[5]。这样的案例研究能构建大量我们所感兴趣问题的情境性理论,如治理、变革、冲突及群体间关系等。
(三)使学术研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更密切
尽管研究型案例与教学案例有所区别,但深入的案例研究也有助于教学案例的开发。在进行案例研究时,研究者必然要对研究情境作深入调研,获得大量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素材可作为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因此,案例研究者通过案例研究既能发表学术文章,从而提升自身的学术生涯,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
(四)有助于扩大教师本人在管理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
Bartunek等人曾对AMJ编委会的所有成员进行过调查,让其列出他们认为近百年来最有趣的学术文章,其中排在前两名的都是案例研究[7]。因此,案例研究有可能使研究成果获得较高的引用率及同行认可度,即提高教师在整个管理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
三、管理案例研究的国际发展经验
在国际上,案例方法目前已被视为管理学主流研究方法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案例研究已成为一类重要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主编及编辑不断强调定性研究的重要性[8],鼓励发表案例研究。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曾做了一个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特刊,邀请管理领域的知名案例研究方法学者讲述自己对案例研究的理解。案例研究数量在主流学术期刊中较快的增长速度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管理领域的顶级期刊 (包括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Organization Science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在1984-1994年间所发表的文章进行了搜索,发现其中仅有12篇文章属于定性研究,AMJ在1984-1994年间仅有4篇案例研究[9]。而近年来,随着这些期刊对案例研究的逐渐重视,情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为例,2003-2013年间,每年所刊登的案例研究文章数量平均在6篇左右,且存在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形成案例及定性研究的专业学术平台
组织与管理领域已出现了一些专门以出版定性研究为宗旨的学术期刊,如Qualitative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及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ccounting&Management。这些学术期刊能鼓励并促进定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并且它们还向定性研究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定性研究者可以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成果,并讨论与研究方法相关的研究实践。
(三)完善的案例研究方法论
目前欧美市场已有众多案例研究方法论教材供年轻研究人员及博士生学习。另有诸多文献及专著侧重于案例研究中的某一过程,包括研究设计、访谈、定性数据分析、研究报告撰写等[10-11]。以往,案例研究质量的评估一直是争论较多的问题,但近来研究者已基本达成共识,即案例研究是多元的,可以存在基于不同知识论假定的案例研究,对于不同知识论类别的案例采用不同评价标准[12]。
(四)学术管理机构对案例研究高度重视与支持
除了主流学术期刊对案例研究日益重视外,近年欧美学术机构也对案例研究提供了高度支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定性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包括赞助定性研讨会和研究小组;向有关定性研究方法的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定性的博士论文;提供更长期的研究资助,这使得定性研究项目的完成更具可行性[13]。而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院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也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在研究培训中对定性和定量方法同等重视[12]。
四、提升我国管理案例研究发展的措施
对于中国的管理学发展而言,案例研究尤为重要。目前中国的管理学研究大多是直接在中国情境中验证西方理论,缺乏归纳性理论构建研究[1],因而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独特贡献。关于中国管理的文献回顾显示,大量研究都是直接检验现有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是非常成熟的理论(如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角色理论,公平理论,等等),而仅有一个新理论基于扎根性理论建构方法论而形成。
总的来说,这类验证性研究有其积极的一面,有经验证据的研究要比单独一个概念框架好,有理论的研究要比堆砌一堆数据好。这类研究是确保研究与现有管理知识相联系的第一步,这也是中国的管理学科教师与国际同行相融合的第一步。但这类研究也存在重大的潜在问题,甚至可能有害,因为所有观察与分析局限于现有理论所包括的变量及其内在逻辑。正如Tsui所指出的,西方理论产生于西方特定文化与制度背景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将西方理论应用到新情境中可能产生没有意义的预测,甚至是错误的预测[1]。缺乏归纳性理论构建研究会阻碍中国管理教育和研究发展。
案例研究是进行扎根性、归纳性理论构建研究的重要途径。案例研究被认为是进行理论构建研究的理想方式[6]。案例研究是扎根性的,强调在真实世界中做研究,密切关注所感兴趣的现象与其情境间的互动[3]。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学者大多建议在进入研究现场前制定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但这个框架只是临时性的。案例研究有足够灵活性,通常在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间反复迭代,因此最初的研究框架将不断被充实或修改。案例研究的最终的研究结论是涌现的,是在研究者与研究情境的反复互动中归纳而获得。
因此,中国的管理学科发展需要更多案例研究,它有可能帮助我们构建更情境化的有关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管理学科教师对管理学知识的发展产生独特贡献。基于中国企业实践的理论也可使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填补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使教师将所研究的内容带到课堂,与学生分享。
中国的案例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尽管中国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撰写案例,但从事规范案例研究则开始于2000年以后[14]。但近几年案例研究在中国发展迅速。首先,我国的学术管理机构支持案例研究的发展,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支持案例研究,基金委管理人员多次表示希望管理学者多“出野外”,在企业现场获得第一手研究素材。其次,国内已有关于案例研究的学术会议——“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它对国内的案例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再次,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管理领域学术期刊(如《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及 《管理学报》)支持案例研究成果的发表。
虽然目前国内案例研究发展迅速,且已取得不错的成效,但对比国际水准,仍存在一定差距[15]。为进一步促进案例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管理学科教师对案例研究的认识
目前,国内从事案例研究的教师数仍相对较小,大部分人仍视定量研究为唯一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且部分学术期刊的编辑们仍没有意识到案例研究的重要性,这样也为案例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建议相关学术机构以举办一系列案例研究研讨会的形式对案例研究方法加以探讨与宣传,同时邀请学术期刊的编辑们参加,让教师认识到案例研究的优势,以消除对案例研究的偏见。
(二)引导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多从事案例研究
目前,案例研究人群较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教师在读研究生期间所受的案例研究方法训练较为缺乏。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案例研究的介绍往往只占 “实证研究方法”课程中一两节课的内容。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应增加案例研究方法课程。另外,我们建议高校设立面相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案例研究专项项目,对优秀的案例研究计划给予资助。
(三)强调案例研究的规范性
在目前从事案例研究的人群中,仍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15]。因此,应进一步推动规范案例研究标准的普及。鉴于国际学术界已形成关于什么是规范案例研究的标准,而且也有像AMJ这类国际顶级期刊中的论文可供借鉴,国内的案例研究学者可把相关内容引入国内,有必要编选一批包括规范案例研究标准介绍及范例性文章(出版于顶级期刊中的案例研究论文)的译著。
(四)创办案例及定性研究学术期刊
目前,国内尚缺乏专门用于出版案例研究成果的高质量学术期刊。我们建议相关机构创办面向案例研究及定性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建题名诸如《组织与管理定性研究学报》这类学术期刊。我们希望这类学术期刊为案例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专业学术平台,鼓励更多管理学科教师从事案例研究。
五、结语
管理学科的教师有必要从事案例研究,中国日益发展的企业实践需要更多情境化管理理论,管理教育要求该领域的教师更多地利用案例研究融合科研与教学。目前国际上也已有较为成熟的案例研究方法论可供借鉴,教师应深入企业实地,自主发现并构建适用中国管理实践的新理论,从而向学生传授可行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提升中国的管理研究和教育水平。
[1]Tsui,A.S.Contextualization in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6,2(1):1-13.
[2]吕文学,张丽晗,张艳茹.科研教学双向驱动式教学实践探析——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J].教育探索,2013,(4):38-40.
[3]Yin,R.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3rd ed.)[M].Thousand Oaks,CA:Sage,2003.
[4]Rynes,S.L.,Mcnatt,D.B.,&Bretz,R.D.Academi research inside organizations:Inputs,processes,and outcome[J].Personnel Psychology,1999,52(4):869-898.
[5]Bamberger,P.Beyond contextualization:Using con text theories to narrow the micro-macro gap in management re 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1(5):839 846.
[6]Eisenhardt,K.M.,&Graebner,M.E.Theory buildin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Academy of Man agement Journal,2007,50(1):25-32.
[7]Bartunek,J.M,Rynes,S.L.,&Ireland,R.D.Wha makes management research interesting and why does it matt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1):9-15.
[8]Gephart,R.P.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Academ of Management Journ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47(4):454-462.
[9]Lee,T.W.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in Organizationa Research[M].Thousand Oaks,CA:Sage,1999.
[10]Maxwell,J.A.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M].Thou sand Oaks,CA:Sage,1996.
[11]Kvale,S.Inter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 Research Interviewing[M].Thousand Oaks,CA:Sage,1996.
[12]Easterby-Smith,M.,Golden-Biddle,K.,&Locke,K Working with pluralism determining qual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08,11(3):419-429
[13]Ragin,C.,Nagel,J.,&White P.Workshop on Sci entific Foundatio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Arlington,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04.
[14]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7):100-105.
[15]潘绵臻,毛基业.再探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8)综述[J].管理世界,2009(2)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