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丧亲所引发的精神疾患及未亡人感受

2015-06-01蔡政忠林怡芬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亲人

蔡政忠 林怡芬

(1.仲恺农业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30;2.台湾佛教慈济医疗财团法人台中慈济医院,台湾 40001)

丧亲所引发的精神疾患及未亡人感受

蔡政忠 林怡芬

(1.仲恺农业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30;2.台湾佛教慈济医疗财团法人台中慈济医院,台湾 40001)

依据《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估量表》 (LCU),对家属而言,亲人的死亡是在所有心理压力当中被列为最高风险等级的生活事件,这也直接影响着亲属的身体健康,文中从民俗谚语所隐含的共赴黄泉现象深入分析,特别是家属在居丧期间,出现沉溺于死者的幻觉意象,以及模仿亡者的怪异行为,这些是否是因丧亲所引发的心因性精神疾病,文中从纪实文学作品与丧家访谈开始说起。

丧亲;精神;社会工作;哀伤辅导;共赴黄泉

一、生死相许的世间情

(一)何谓家人?

随着时间流逝和生活繁忙,人的死亡像旧报纸在记忆中泛黄,但是有些人的死却不容易轻易遗忘,他们的死就像撕肝裂肺,即便伤口愈合还隐隐作痛。Zygmunt Bauman认为亲人是一种团聚在一起的人伦关系,而不只是共存在一起的空间关系。亲人的存在给我们生命安心,因为亲人的关系都是为了彼此存在而存在着,即便互相有着喜怒哀乐、爱恨交织,但是在生命根部却是与亲人交互喂养所形成的家庭生态链(famil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链下微观的“亲情生态圈”有着命运共同体的盘根错节,在相依为命的生命时光里,从身影、话语、动作感受到亲人向着我们、包容我们,这是唯一不能取代的家人感觉。

(二)亲人的死亡意味着什幺?

2015年广东惠州女子不远千里踩着三轮车送丈夫遗体回广西的事件曝光之后,让我们又体验夫妻亲情的伟大,死亡出其不意地降临并拆散我们亲人,带走了生动的形体表情,留下却是沉默的尸体,家属们不晓得亲人去向何方。在唯物资本主义的世界习惯用脑死、器官衰竭来界定肉体的死亡,但医学飞速发展,人得以在似死非死、非自然状态的生命边界苟活,当我们听到丧亲家属说“他死了,我的心也死了”的时候,人在情境才能体验一个人的死,绝非只有肉体死亡那么简单,特别是一些尚未被科学深究的人类精神文明。特别是当病患弥留之际,昏迷、脑死、器官多重衰竭的危及情况下,有些家属选择器官捐赠,捐赠者与受赠者藉由器官移植继续着彼此不同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存活着至亲的肉体,至少延续着形体的不可抹灭性,在即将终止的家人共同记忆当下,因为遗爱人间创造了峰回路转的可移情空间。

(三)面对亲人死亡的时空感受

与亲人共同生活的生命时光是一种不可逆的时空向度,面对亲人亡故,呈现出有着共同过去却没有共同未来的现实世界,对亡者的记忆虽死犹生、音容宛在。日本作家吉本巴娜娜在《我爱厨房》中细腻地描写到丧亲是一种未亡人世界:

前些日子祖母也死了,这使我十分惊惶。

我突然感觉到,虽然我有亲人,但是他们却随着年月的流逝,一个个从我身边消失。

祖母的葬礼结束后,整整三天的时间里,我在近乎没有思考任何事的情况下过日子。

过度的悲伤,使我连流泪的力量也没有了。我能做的,只是整天抱着毯子,蜷缩着身体,躺在冰箱旁的被褥上睡觉。冰箱马达发出来的隆隆声,使我的思想免于被孤独感侵袭。漫长的夜与黎明交互,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除此之外,我几乎没有任何一点记忆,也不想去记忆。

有一天,我回原先住的地方整理还剩下的一些行李。

每次一打开门,我就不自禁地感到一阵冷。自从不住在这里以后,这里就变得完全陌生了。

屋里一片漆黑,一点声息也没有。原本早已看惯的东西,现在却摆出不理睬我的表情。我只好像怕打扰到别人似的,小心翼翼,蹑手蹑足地进去了。

祖母死了,这个屋子的时间也死了。

我真的是这幺想的。除了离开这里之外,我已经什幺事也不能做了。

家属这时不能开展日常的生活,所面对现实世界呈现索然无味,食衣住行都需要有人从旁协助,活着成了苦差事,特别是与亲人有着共处记忆的家。家在人性层次的空间性界定有两大指标:一是可遮风避雨的房子,二是可与自己产生互动的生命体在等着我回来共同生活,一个人独活的空间只能算是“窝”而不是家。在空间经验上,家中的物件、事情并不全然以我为中心,更多是以为他、为家人方式展开。以厨房为例,母亲正在厨房大火快炒、小火慢炖,为久未返家的孩子准备饭菜时,厨房就是迎接孩子回家的后台,而对孩子来说,打开家门闻到厨房散发的味道代表着已经回家,餐桌上的菜就是妈妈的味道。

二、精神医学看待丧亲

(一)共赴黄泉现象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学家Holmes&Rahe针对五千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生活危机归纳并划分等级,编制了一张“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估量表”,该评估表列出43种生活变化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简称LCU)为指标加以评分,在研究中发现LCU与十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关,分析一年内个体的LCU,如果在150~300之间,生病的机率为50%,如果达到300,生病的机率高达70%,并在今后两年内将出现重大病患,其中,心脏病猝死、心肌梗塞、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血管硬化等均与LCU升高有明显关系,其中因配偶、亲友死亡所引发的心理丧失感、个体绝望无助、束手无策等情绪反应对于健康危害最大,在Holmes团队针对903名男性进行为期六年居丧调查显示:在配偶死亡的头一年内对健康影响最大,中高年丧偶的平均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2倍,而子女、近亲的平均死亡率远高于正常值的5倍。这种针对“未亡人”的科学统计,证实了台湾谚语流传一种说法“结发多年的老夫妻,妻死亡丈夫可能活不长,如果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活到长命百岁。”下表是Holmes&Rahe的《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估量表》撷取死亡的LCU压力值[1],在1986年,张德森、张亚林教授根据中国国情编制了《生活事件量表[2]》。

表1 :死亡与压力

丧亲可细分为可预期死亡、不可预期死亡二种,可预期性死亡包含:老死、病死;不可预期性死亡是指发生突发事件所导致的死亡,如:意外、车祸等。根据LCU的分类所引发的生活事件压力,对丧亲之痛的哀伤辅导治疗并不一定具有科学性,该表若对照亲属死亡的可预期和不可预期性的死亡模式,所造成家属的心理压力影响是有天差地别的,其主因在于是否提供给家属有心理过渡与适应时间,在可预期即将发生的老病死,提供给家属有时间可以进行心理调适与后事准备,因此无法呈现如LCU量表中如此高的生活压力。但是在不可预期的意外死亡,所造成家属的心理、物质与家庭结构等冲击,确实如同LCU所述的高压力情况发生。

(二)居丧期的心因性疾病与辅导困境

Erich Lindemann在〈极度悲伤的复合症状及其诊治〉认为西方人把悲伤当成症状、把丧亲当成疾病,所谓正常悲伤在丧亲不久就应该反应出来,对于丧亲悲伤反应过程太长、时隐时现、延后发生等都被归为不正常的状况。针对长期走不出丧亲之痛的患者,设法导正成为“正常”或该有的悲伤反应,例如:个案与小组人际关系重建、宗教慰藉与药物治疗,主要让病人早日摆脱对亡者的思念而重新生活,这就是所谓西方精神医学与心理辅导的“标准作业程序”。Erich Lindemann分析丧亲家属在居丧期间的六项身心灵反应有:

(1)肉体痛苦的出现。因丧亲所引发的心因性症状如:有气无力、东西沈重、精疲力竭、食欲不振、胸闷想吐、难以下咽…等症状。

(2)沉溺于死者的意象。亲人弥留之际的影像往往烙印在案主脑海中,会因过度思念而否定已经过世的事实,死后数天会出现如梦似幻的生活场景,例如:与死者一起吃饭、对话、嬉闹等[3]。

(3)负罪感。将死怪罪在自己或他人的身上,造成家庭、医患关系紧张。

(4)敌意。敌意是丧亲者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在亲人过世后的悲伤情绪无处发泄而针对医护人员医疗疏失、看护病患不力、家人相互指责、推卸责任、遗产纷争、厌倦辅导人员的关心,以及嫉妒正常家庭幸福快乐而引发心理失衡等。

(5)行为能力的丧失。日常生活作息紊乱、被动无法自动自发、平日习以为常的衣食住行需要他人提醒…等,在丧亲者眼中,这些习惯性的生活模式,是必需与亲人一起完成的,如今天人永隔,为何要独自完成这种没意义的事?在守丧期间,辅导人员要提供生活协助,促使丧家生活正常化。

(6)亡者行为重现。丧亲者在对死者痛苦思念下,会开始模仿死者的人格特质,如:重病期的心理状态、悲伤时的情绪、衣着外型装扮、生活兴趣、思维模式、处事作风、事业志向、未完成的遗愿…等均发生某种层度的改变[4]。

单纯从事心理辅导已经无法为丧亲者的悲伤情绪提供疗伤止痛的帮助,让家属不得不独自承受着死亡的痛苦,即便不想也必须面对,并开始承受着自己情感的变化,如:疯狂地思念、对他人的敌意、社交退缩、睹物思人的恐惧等情绪周而复始轮番而来。

三、丧亲所导致的人格障碍症候群

“未亡人感受”是丧亲早期容易出现对现实感的贫乏,同时出现定向性障碍、偏执性想法与音容宛在、虽死犹生的幻觉。其中,内疚、自责、自虐三种感受周而复始地轮番折磨着家属,出现情绪问题加上自我封闭隔离,内疚、空虚、孤独感没得到内化和外部协助,因此提升到认知并转向到意识层面,有着强烈的自我谴责与冲动、行动力的出现、展现层次不一的自我虐待,为求达到自我心理再平衡,采取非和谐的“恐怖平衡”作法在潜意识便早已决定,自残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5]。下述的症候群是丧亲期间易出现的精神疾患:

(一)躁郁症

丧亲者最常出现的是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在居丧的悲伤期出现寡言、多话、迟钝、烦躁、畏惧、时空感缓慢、工作狂,时而精力充沛时而提不起劲交叉发作。面对丧亲者进行PCL-R结果,除了双极性疾患之外,另出现stared psychotic disorder(SPD)和schizophrenia(调炫病精神分裂症),其中已经确认为active symptom精神分裂症中的幻听、妄想、瓦解的言语或行动等各种活性症状。

(二)边缘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BPD无止尽的空虚孤独感不会因为时间、环境变化而改变,悲观厌世、郁郁寡欢,虽然患者为了填补内心空洞,不断找事情做,外在行为的异常活跃恰好反映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偶发的无意义、无价值与没有目标,往往让事情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在临床表现上经常被误诊为忧郁症[6]。

东方文官体制与教育文化,两千年来深受释道与阴阳家避世修炼思想影响,让东亚历代文人均有边缘性人格倾向,特别是遭受贬官之后出现不修边幅、消极颓废,或纵情诗酒、自我放逐,有些放逐山水最后顿入空门。从正向心理学观点,协助受挫者寻找快乐而非寻找享乐,因为享乐未必能够长期为受挫者带来快乐,反而可能带来沉溺,特别是避世行为是以消耗自己的生命时光来毁坏自身的价值观,进而达到隐性自我毁灭的目的,表面上隐居看似享受自然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自虐型的人格障碍。

(三)人格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简称DPD)

(四)失实症(derealization,简称DR)

英国谚语“像柴郡猫一样独自奸笑”形容一个人在别人搞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之下,就莫名其妙地露出笑容。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柴郡猫便具备此一特色,爱丽丝多次回忆起柴郡猫的表情,记忆中呈现出两种情况:一是诡异如万圣节篓空南瓜般的幻影微笑,或是出现没有五官的空白猫脸。故事暗喻着无论周围如何夸张混乱与荒诞不经,有些人对生活毫无痛感,失去感同身受的体验能力,存在着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解离心态,经常不分场合时间均带着一抹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而柴郡猫代表着冷漠旁观者心态。

DR患者感觉到世界是经历一个爱丽斯梦境碰到柴郡猫的放大效应,这种觉知异常还将延伸到听、味与嗅觉。当一个人正在历经失实时,熟悉的人事物被非实质的感召力将一个人从现实的世界分隔,患者表述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是缺乏生动和感情色彩,对熟识的亲人该有的情感反应大大减少,似曾相识感、旧事如新感以及熟悉的地方看起来扭曲怪异离奇或超现实感是患者的一般感受。但该种现象被哲学的现象学解释为“对自我、他人与世界是一个连续性的整体经验,要认定或解开自己或是所处的世界到底那一个才是不真实的”。对丧亲家属而言,哀伤的情绪发泄与思念亲人的表述,这才是现象学世界的一切,没有表述,就没有现象;没有表述,就没有存在!

(五)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简称ASR)

ASR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急性压力反应,是心因性精神障碍(psychogenic mental disorders)疾病的一种,也是源自社会心理所导致的精神疾患,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成因:(1)长期不愉快的生活处境;(2)患者心理敏感性;(3)文化、教育、传统与信仰等落差。ASR带有突发且异常剧烈的负向性应激源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包括三种因素:(1)个体或重要他人遭到侵害;(2)社会地位或关系网络发生改变;(3)器质性衰竭病变。在受到超强应激生活事件的一小时之内会立刻发病,临床反应出以下四种状态:

1、心因性木僵。注意力狭窄,只拘泥于刚刚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后果,表情茫然呆滞、不动不语,无法感受外界的刺激。

2、心因性意识模糊。患者出现时空判别与生活作息异常、自发活动减少,长时间缄默不语、保持呆坐或卧床不起,虽有睁眼但神情面容呆滞。

(7)20勘探线附近矿脉带:控制长度458 m,厚度0.66~1.44 m,钼品位0.015%~0.057%。矿脉带受构造蚀变石英脉和破碎带控制,目前发现3个矿化体,矿化体近平行排列。

3、急性心因性忧郁。情绪低落、悔恨易怒、沮丧绝望、意图自杀,想睡但睡不着、焦虑失眠、噩梦易惊醒、注意力难集中、缺乏兴趣、对未来充满悲观,症状出现日间紧张而夜间舒缓的晨重晚轻等变化[7]。

4、心因性狂躁。心跳过快、兴奋失眠、表情惊慌紧张、动作杂乱无章,有报仇伤人或毁物等行为,言语增多但多为受创时的自言自语且口齿不清,因压力过大几近崩溃,想脱离应激环境,出现远行或漫无目的四处游荡。

表2 :Kaplan急性应激反应的三期临床症状及结果反应

ASR病程短暂,在几分钟到一小时之内发病,可在几小时或三天内症状减轻,最迟一周之内出现缓解,恢复后对当时病症反应难以全面回忆[8],虽然负向性应激源生活事件常引起情绪反应或精神异常,但严重程度并未达到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焦虑症等诊断标准。除了有严重自杀倾向或异常兴奋躁动患者,需进行电气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外,一般均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模式,但依据荣格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认知行为疗法,这将有助于人格缺陷者认清自身性格弱点并改变不良行为,如果再与外访的社工合作,对患者生活环境进行调整并协助其社会化,则总体成效更为显着。

(六)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9])

重大创伤事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包含经历天灾、战争、暴力、性侵、车祸意外、亲人死亡,或儿童时期遭受身心虐待等。PTSD临床核心表现有以下三类:

1、创伤再体验。患者无法阻止自己思想记忆,采以强迫、不自主又多次短暂地重现受害情境,在日常生活中,会因文字、话语、环境而挑起触景生情,甚至发生时空错乱的定向障碍,幻想自己重回事发现场的“倒叙现象”(flashback),特别在意识控制低下的REM容易梦见创伤经历。

2、恐慌感。持续性的紧张恐慌及梦中屡次出现受创场景而惊醒失眠,让患者出现身心俱疲、暴躁易怒并害怕睡眠。

3、回避。此时患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变环境但不改变自己,患者呈现自我封闭、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另一类则是改变自己,换个环境重新出发,人际交往虽然互动持续,但是新朋友们都不清楚其过往经历,这类患者会出现选择性遗忘,人生某段时间呈现空白,无法回忆讲述与创伤有关的细节。这两类患者均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受创当时的所有人事物出现仪式性的回避现象,主要避免触景生情,再次诱发不愉快的回忆。

梦靥是儿童PTSD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在清醒时则反复扮演创伤游戏事件,情绪则出现黏人、不愿离开父母、注意力障碍、紧张易怒、难入睡等分离型焦虑,长期追踪曾罹患PTSD的幼童,成年后有着更高的犯罪倾向。根据DSM-5中指出PTSD是一种焦虑性失常,会伴随其他合并症,如:重度忧郁、焦虑失调、成瘾性等,可通过《PTSD筛查量表》进行初步判定。病患症状出现的时间长短会依照心理承受能力有着如下表的区别,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六个月之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有些个案不太会出现症状,有些可能会延迟数年甚至数十年发病[10],一般人对创伤情感反应会在数个月后逐渐淡化。

表3 :PTSD病程持续时间

(七)性成瘾症

严重缺乏被爱与他人关怀,患者有明显的分离焦虑[11],非常害怕孤独、漠视、被拒绝与遗弃感,当患者感觉到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会千方百计不惜上演极端行为来阻止局面发生,自杀、自残与自虐是惯用手法来引起他人重视,这类人被形容“手拿脐带的婴孩”极度渴望依赖、被呵护,从早期手淫、滥交感受到被爱的错觉,到了末期菸酒毒品等外部物质逐渐取代了生殖系统的快感。

(八)Ataque de nervios

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及拉丁语系地中海团体经常出现本案例,被诊断的症状包括:无法自控乱喊叫、哭喊颤抖、胸中热气上升头部、言语或身体攻击,其症状出现时常与家族的压力事件有关,例如:惊闻亲人恶耗、与配偶分居离婚、家人争执、目睹家人发生意外…等。有些会出现解离经验、癫痫、昏倒及自杀,在发作当时并不记得发生的事,能迅速恢复平常状态,其症状表现伴随着焦虑型、情感型、解离型或身体型疾患等鉴别诊断[12]。

四、思念如影随形

亘古迄今,放眼古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丧亲者的自发哀伤行为,自古就被史诗视为难能可贵又可歌可泣的珍贵情操,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一般人往往把丧亲者的极度思念视为一种沈溺、逃避现实的症状,而出现幻觉又当作是悲伤过度的病症,需要全力拯救他们病态的身心灵,才能无所牵挂地迈向未来,这就是我们长期受到西方科技与理性教育,又身处唯物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错误认知。我们从丧亲世界的空间和时间侧面,发现了亡者在亲人的世界以另一个样态重生;生者为亡者留下美好的回忆,还可若隐若现存活在脑海中的记忆,或许人世间的情感禁不住时光的锈蚀逐渐走向剥落,但哀伤辅导的本质是怜悯着情深义重的未亡人,让丧亲家属不至于走向共赴黄泉的地步。

失亲者对亲人的记忆,是他们留给丧亲者最终的慈爱,在下一篇《丧亲之痛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成效评估》将尝试藉由象征、暗示与拟像等三种治疗方式,重新体悟过去生命的时光,并勇敢承担起他们没有来得及完成的责任,而这对丧亲者家属最重要的,就是至爱的亲人和自己能够在生命的困顿里羽化重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人生路漫漫,最后还得放下沉重负担持续扬帆前进,在挥别亲人的手势里,生命已然不可抹灭。

注释:

[1]转引自GP.Paychology and Medicine,1981。

[2]life event scale,简称LES。

[3]强迫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没有外部刺激,也没有实体的存在。亲人已死但不被家属承认,强迫幻视患者最终会出现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4]从民俗学眼中的夫妻脸、替身和附身现象,到亡者在丧亲者体内的内化重生(identification),都是用自己情感、心灵与肉体去感受亲人的感受。亲人已死的现实始终不被家属接受。港片《不一样的妈妈》亦是强迫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的真实案例。医学已证实家族遗传疾病,但亲人间的行为模仿、下一代重蹈上一代覆辙、历史重演家庭人伦悲剧,诸如此类“代间行为遗传”出现在很多传统谚语里,如:有样学样、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等。

[5]可细分为二:积极性的自残(如绝食、割腕、嗑药、酗酒等轻生行为)、消极性的自残(如自我放逐、自闭、工作狂等)。

[6]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情绪往往缺乏忧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早醒、体重减轻等生物学特征症状。

[7]人会因为季节、温度、光照等变化出现各种心理疾患,请参阅日本冈野勇气的文学作品《黄昏症候群》。

[8]延迟性应激反应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指遭受负向性应激源生活事件后,前述症状持续超过四周以上,少数个案发病长达数年之久。

[9]PTSD又名为创伤后压力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创伤后压力失调、重大打击后遗症、心碎症候群等,有时候又称之为创伤后压力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用来强调经验创伤后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10]PTSD的创伤记忆有时候会被贮存在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中,也就是佛洛伊德说的从潜意识退缩到前意识,佛洛伊德的学生卡丁纳是第一位形容这种现象。隐藏性的PTSD极有可能在另一场压力事件中一并浮出意识,如亲友死亡、罹患绝症等。

[11]分离焦虑疾患(separation anxiety discorder)跨文化之间对于分离的忍受程度大不相同,在有些地区,亲属与家族成员之间必须基于文化礼节定期举办联系聚会,比起一些地区,在成年之后各立门户、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相比,前者更重视家族关系网络的紧密性与互助关怀。

[12]虽然某些ataque de nervios的描述与DSM-IV的恐慌发作颇为密切相符,其表现是可以正常表达痛苦感受并与精神疾患没有关联,但多数ataque de nervios的发作与触发事件相关联,并且明显缺乏恐慌型疾患的急性害怕、忧郁等特征性症状。

[1]Albert C.Gaw.Concise Guide to Cross-Cultural Psychiatry[M]. Taipei:Hochitw,2009.

[2]Zygmunt Bauman.Mortality,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3][日]吉本巴娜娜着,郭清华译.我爱厨房[M].台北:皇冠出版社, 1989.

[4][美]Wilcox,G.S.&Sutton,Marilyin.,严平等译,死亡与垂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5]彭荣邦.牵亡:惦念世界的安置与抚慰[D].花莲: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2000.

C916.2

A

1671-5136(2015)03-0028-05

2015-09-23

蔡政忠(1975-),男,台湾高雄人,仲恺农业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研究方向:精神医疗社会工作;林怡芬(1983-),女,台湾台中人,台湾佛教慈济医疗财团法人台中慈济医院主治医师、中西医双执照医师。研究方向:妇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猜你喜欢

亲人
第24章 生死折磨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手摘红枣想亲人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亲人( 连载一)
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