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运用扩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
2015-06-01许宏侠罗岗郭雯
许宏侠 罗岗 郭雯
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运用扩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
许宏侠 罗岗 郭雯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疾病早期选择扩血管药物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B1组(37例)和B2组(36例)。B1组于发病后的5~7 d开始对患者选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B2组于发病的1个月内未选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平均疗程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 B1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2组(P<0.05);在平均疗程方面, B1组脑出血患者明显短于B2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疾病早期选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情况, 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意识状态, 改善患者的脑部缺血情况, 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扩血管药物
脑出血属于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 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 对自身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与此同时, 患者家庭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脑出血疾病的原因同患者表现出脑血管病变、出现了脑动脉硬化以及患者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相关联。患者表现出脑血管病变同患有高血脂疾病、血管老化疾病、高血压疾病以及具有吸烟史具有密切的关系。患者长时间患有高血压疾病与表现出动脉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1]。为了确定最佳药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 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于疾病的早期选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降低患者的疾病致残率以及疾病死亡率, 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B1组(37例)和B2组(36例)。B1组男22例, 女15例;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62.5±5.2)岁;住院期间收缩压控制在141~172 mm Hg (1 mm Hg=0.133 kPa);患者的幕上血肿量为5~35 ml, 幕下血肿量为2~10 ml。B2男25例, 女11例;年龄45~81岁, 平均年龄(62.9±6.5)岁;住院期间收缩压控制在140~170 mm Hg;患者的幕上血肿量为5~33 ml, 幕下血肿量为3~9 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针对两组脑出血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 临床给予脱水、降压治疗以及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等。B1组患者在发病的5~7 d, 观察患者于急性期疾病情况表现稳定, 意识状态好转后以及血压水平有效控制后, 合理选择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主要选择剂量为30 mg的尼莫地平片对患者进行治疗, 3次/d, 对患者不间断治疗7、14 d[2,3]。B2组脑出血患者在1个月内未对患者选择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4]通过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实施评价。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91%;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在46%~90%;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在18%~45%;无变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17%。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 B1组脑出血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2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n, %)
2.2 平均疗程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 B1组平均疗程为(20.3±1.7)d;B2组平均疗程为(25.5±2.9)d。在平均疗程方面, B1组脑出血患者明显短于B2组(P<0.05)。
3 讨论
患者患有脑出血疾病后, 因为血肿针对患者自身脑神经表现出的破坏作用以及出血后发生的脑缺血改变现象, 会对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患者患有脑出血疾病后, 脑部血液会表现出高凝状态现象, 自身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全血比粘度均会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 并且血小板逐渐表现为自发聚集。针对患者选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临床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选择尼莫地平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后, 能够将患者的血粘度有效降低, 将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进行有效增加, 使微循环得到改善, 增加脑组织供氧, 最终患者表现出的水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使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脑循环得到有效改善, 并且促进患者血肿的吸收, 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选择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 能够将患者血管平滑肌收缩进行有效阻断, 将患者的血管有效扩张,发挥显著的降压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将患者的脑出血后继发性缺血损害进行有效改善, 将患者的脑组织进行有效保护。经过对应治疗后发现,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 B1组脑出血患者明显高于B2组(P<0.05);在平均疗程方面, B1组脑出血患者明显短于B2组(P<0.05)。有效证明于早期选择扩血管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 同李艳[5]在扩血管药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析表现出一致的研究结论。
总之, 针对脑出血患者, 临床于疾病的早期选择血管扩张类药物进行治疗, 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患有脑出血疾病后, 出现血肿情况、血肿发生变化或者表现出脑水肿症状是对神经功能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脑出血患者选择扩血管药物治疗过程中, 临床未表现出显著的不良反应。从而证明针对脑出血患者, 于疾病早期选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 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许亚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相关因素及与活血化瘀中药的关系.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2] 唐海军.早期应用化瘀复元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3] 吴智平.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3.
[4] 李迎喜, 李许丽, 梁宪光, 等.脑出血脑血液循环障碍及扩血管药物应用的临床研究.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5(1): 18-20.
[5] 李艳.扩血管药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析.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5(9):4379-438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112
2015-05-22]
475001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许宏侠),神经内科(罗岗);开封市儿童医院检验科(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