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6-01周瑞君李兴张巍
周瑞君 李兴 张巍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瑞君 李兴 张巍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分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37例)、微量组(30例)及大量组(20例), 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甘油三酯(TG)、肌酐(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及尿白蛋白定量(UAER)、血清脂联素(ADPN)等指标。结果各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PG、 2 h PG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ADPN水平与年龄、病程、HbA1c、UAER、FPG、2 h PG等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血清ADPN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以病程、糖代谢控制状态为主要影响因素, 早治疗、严格控制代谢指标可延缓病情、改善预后。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血清脂联素;影响因素
近年来,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DN为其微血管并发症, 也是该病主要致死原因。有临床研究证实, ADPN参与机体糖、脂肪代谢, 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抗炎、抗动脉硬化[1]。本文将不同分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 探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内分泌科及肾脏内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均符合WHO制定DN诊断及分型标准[2], 排除合并肝功能损害、近期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事件者及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者。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 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纳入正常组, 共37例, 男23例, 女14例。24 h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 mg纳入微量组, 共30例, 男16例, 女14例。24 h尿微量白蛋白>300 mg, 纳入大量组, 共20例,男11例, 女9例。另以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检查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 男43例, 女42例。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标本采集①血液标本:均于试验日前禁食10 h,次日清晨抽取同侧肘静脉血3份, 3ml/份, 一份置于抗凝试管中、两份置于普通试管中。普通试管中血液在室温下用3000 r/min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 其中1份离心血清用来检测TG、Cr、FPG, 具体应用化学试剂法。抗凝试管血液检测HbA1c, 分光光度法。离心血清于-80℃下保存, 标本收集完毕后同批测定ADPN,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 按说明书进行。于当天研究对象进餐后2 h后再次于同侧采取3 ml肘静脉血, 测定2 h PG。②尿液标本采集:收集24 h尿液, 记录尿液总量, 留取部分尿液测定UAER。③测定各组BMI指数。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各组研究对象BMI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PG、2 h PG、ADP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研究对象年龄、病程、TG、Cr、ADPN、UAER、HbA1c等指标的比较。见表1。
2.2 ADPN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ADPN水平与年龄、病程、HbA1c、UAER、FPG、2 h PG等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见表2。
表1 各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 x-±s)
3 讨论
脂联素为脂肪细胞分泌蛋白质, 血液中正常浓度在5~30 μg/ml, 其水平变化与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有密切关系。有动物实验证实, 肥胖小鼠注射重组脂联素后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 血糖水平降低, 提示减轻体重、增加循环脂联素水平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本研究共设立4个组别, 结果显示不同分期DN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且不同分期患者脂联素水平显示, 随糖尿病肾脏损害不断加重, 患者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 但依然低于健康人群, 与国外相关专家研究结论保持一致[2]。推测原因为肾脏损害机体发生负反馈调节导致其清除减少。这一过程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可减轻DN患者血管病变程度。ADPN合成并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水平的增加为机体主动保护机制, 但受到肾脏高滤过性影响, 该保护机制存在一定局限性[3], 因此随糖尿病肾脏损害加重, 脂联素水平有所升高, 但与健康人群的对比依然存在差异。本组研究还发现, 血清脂联素水平在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中变化还取决于其病程、体质量指数及糖代谢控制状态。ADPN与FPG、2 h PG、HbA1c等指标呈负相关, 说明随着DN患者糖代谢状况恶化, ADPN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与年龄、病程、UAER等则呈现正相关。不少临床研究均证实, 肥胖为T2DM和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子, 也是ADPN独立影响因素[4], 控制体重可明显升高ADPN水平。本次各组研究对象BMI接近因此未体现出其对ADPN影响。
综上所述, 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血清ADPN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且与患者病程、糖代谢控制状态密切相关, 早治疗、严格控制代谢指标利于延缓病变进展、改善预后。
[1] 吴东红, 苏雁, 徐滨华, 等.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20):3979-3982.
[2]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8(1):5-6.
[3] 周晓玲, 陈孟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海南医学, 2010, 21(24):17-19.
[4] 刘云涛.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广东医学, 2012, 33(12):1759-176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24
2015-02-10]
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周瑞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肾内科(张巍)
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