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
2015-06-01王文桃
王文桃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
王文桃
目的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将5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参考组, 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 并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等均可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同时年龄、文化程度不同, 患者心理状态亦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 需要辅助相应的心理护理,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相关因素
妇科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病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社会压力的增加, 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 通过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命, 然而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恐惧、紧张、抑郁等心理问题, 尤其是子宫、乳房、卵巢等切除术患者, 其生活质量有明显下降[2], 因此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恶性、良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恶性妇科肿瘤患者为观察组, 年龄23~70岁, 平均年龄(46.35±5.22)岁, 其中宫颈癌17例, 子宫内膜癌4例,外阴癌4例, 卵巢癌15例, 绒毛膜癌4例, 乳腺癌6例;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为参考组, 年龄24~71岁, 平均年龄(45.32±6.11)岁。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 主要包括年龄、肿瘤类型、文化程度、性生活情况及自我关注度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 同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测定表主要涵盖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精神、宗教及信仰6个领域24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含有一个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评价标准。测定表中各方面及各领域得分均为正向得分, 各方面及各领域得分均换算为百分制, 且其得分与生存质量呈正比。所有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负责展开问卷调查, 在调查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 获得其同意后, 告知其研究目的、填写要求等, 在患者填写后与其建立长期联系, 分别在患者术前、6个月及1年展开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心理、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宗教、信仰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 x-±s, 分)
2.2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9.67±13.25)、(59.65±14.14)分, 参考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为(30.21±9.25)分、(31.11±10.31)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独立性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生活中情绪较差,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具有较强烈的生存欲望, 然而同时其对于疾病治愈信心不足[3], 因此在治疗及生活中兴趣及积极性较低。
本次研究中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主要为焦虑、抑郁两个方面, 患者术前心理反应表现为失眠、恐惧、兴趣缺乏等, 部分患者甚至由于无法接受事实而拒接甚至敌对治疗等, 而在化疗、放疗时, 受到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影响, 患者躯体化症状更加明显, 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这就导致患者心理问题更加严重。部分患者由于生殖器官被切除, 或者由于化疗引起消瘦、脱发等现象, 极易导致其产生严重自卑心理, 使其更加不愿意与外界进行交流。孙梅等[4]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不同、性生活情况等均可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对器官切除的后果及化疗不良反应的自我暗示的负效应更大, 对术后人际交往、婚姻及生活不确定, 导致其心理压力较大。患者的严重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在手术后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 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与患者心理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肖云琴.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4):6293-6294.
[2] 魏丽惠.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发展现状和策略.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 30(1):1-2.
[3] 漆云翔, 郎锦义.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现状与展望.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12):881-883.
[4] 孙梅, 陈子江.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5):348-35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203
2015-01-04]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