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分型治疗脑梗死恢复期45例临床观察
2015-06-01许兰兰韩怡菊
许兰兰 韩怡菊
中西医结合分型治疗脑梗死恢复期45例临床观察
许兰兰 韩怡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脑细胞保护剂、改善脑循环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调脂、降血糖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脑梗死恢复期;分型分期;针灸
脑梗死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 致残率极高, 且易复发,给患者生活及其家人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已经成为了十分重要、且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作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兖矿公司总医院中医康复科2011年6月~2014 年6 月住院的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 CT 或MRI证实。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治疗组男32例, 女13例;年龄30~81岁, 平均年龄56.5岁;其中伴有糖尿病 15 例, 高血压病29例, 冠心病11例, 高血脂症 13例, 慢性肝病1例;病程最短24 d, 最长6个月。对照组男35 例,女 10例;年龄32~79岁, 平均年龄55.3岁;其中伴有糖尿病 14 例, 高血压病26例, 冠心病14例, 高血脂症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病程最短28 d, 最长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制定[1]。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制定[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恢复期应用脑细胞保护剂(如脑苷肌肽注射液、神经节苷脂等), 扩血管、改善脑循环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静脉注射用药15 d为1个疗程, 休息2周后继续应用第2疗程。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则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2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针灸治疗。具体如下。
1.3.2.1 中医辨证治疗:根据症舌脉表现, 临床可分为以下几型:①肝阳上亢:头晕头痛, 口干目眩, 半身不遂、言语蹇涩, 口眼歪斜, 心烦易怒, 肌肉强硬不舒,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型多见于伴有高血压病患者。治宜平肝潜阳、清心开窍。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②气虚血瘀: 形神乏力, 半身不遂, 口歪眼斜, 言语蹇涩, 易出汗, 纳减, 舌质暗淡, 或可见瘀点, 舌苔白腻或有齿痕, 脉沉细。治宜活血益气、通络化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③痰热腑实: 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半身不遂, 口歪眼斜, 言语蹇涩, 腹胀便秘, 舌质暗红或暗淡, 苔黄腻或白厚腻, 脉弦滑。治宜化痰活血、清热通腑。方用温胆汤加减。以上中药均水煎服, 1 剂/d, 早晚各 1 次, 并随症加减。
1.3.2.2 针灸治疗采用头针、体针及电针治疗。头针: 选顶中线, 健侧顶颞前线、顶旁一线, 肢体感觉异常加顶颞后斜线。方法:选用28~30号长1.5~2.0寸毫针, 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 快速捻转2~3 min, 每次留针 30 min,留针期间反复捻转 2~3次, 1 次/d, 连续10 d, 休息5 d后再针10 d, 1个月为1个疗程。体针:上肢取穴:合谷、中渚、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下肢取穴:风市、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悬钟、解溪、太冲等腧穴, 平补平泻。再根据辨证分析, 加减取穴。对失语患者, 取廉泉、旁廉泉、通里、金津、玉液。廉泉向舌根斜刺0.5~0.8寸, 针感直达舌根。金津、玉液点刺。电针治疗:以上穴位加电针, 正常选疏密波。痉挛期肌张力高选密波, 迟缓期肌张力低选疏波或断续波。1次/d, 每次通电20~0 min, 1 个月为1个疗程。以上治疗均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3]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分为六个等级, 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 病残程度0级,能恢复工作和操持家务;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 病残程度1~3级, 部分生活自理, 小部分需人帮助;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部分生活可自理, 大部分需人帮助;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⑥死亡。将无效、恶化和死亡病例视为无效。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 对照组为75.5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基本病理原因,并且常伴发高血压, 共同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另外自由基过度形成、酸中毒、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等变化损伤了神经细胞, 从而增加了脑血流。因此, 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是化瘀通络、益气养血, 促进侧肢循环形成[4]。
中医学认为, 脑梗死属“中风”范畴, 是虚、火、痰、气、血等病理环节交互作用的结果。脉络为气血津液濡养脑髓之通道, 风痰、瘀热瘀阻脑络, 致脑髓失清阳之助, 津血之濡养,神明失用而为缺血性中风[5]。而中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同样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中医治疗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血流动力学, 抗血栓形成, 溶解梗死灶和血栓, 改善脑缺血, 保护脑组织, 使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具有明显临床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麻钩藤汤具有明显的降压及镇静、抗惊厥作用。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抗应激、双向调节血压。地龙能降低血压、抗血栓、镇静、抗惊厥;桃仁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栓形成。红花能够改善微循环, 抗缺血所致损伤、降血脂。川芎能够扩张血管、降血压, 抗脑缺血及血栓形成, 镇静镇痛。半夏不仅能镇咳、镇吐, 还能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石菖蒲能够镇静、抗惊厥、改善学习记忆。大黄不仅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 还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血脂、抗过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熟地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脂质过氧化、降压及改善学习记忆等功能[6]。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 针灸疗法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7]。针灸早期介入很重要, 通过针灸治疗, 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 恢复偏瘫侧循环和功能。有资料显示, 中风患者接受针刺治疗愈早, 治愈率越高, 3 周内开始针刺治疗的基本治愈率可达 95%, 3 个月内仍有 50%, 而在 3个月以上者疗效较差[8]。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0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1):55.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82.
[4] 周仲瑛, 金实, 李明富, 等.中医内科学.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327.
[5] 曹银洲.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急性脑梗死92例.中医研究杂志, 2014, 27(6):44.
[6] 侯佳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68-230.
[7] 郭海龙.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30例临床观察.当代医学, 2010, 16(5):151.
[8] 欧阳颀, 周巍, 张春梅.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中国针灸, 2007, 27(10):77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44
2014-12-25]
273500 山东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中医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