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梗死的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2015-06-01万勇
万 勇
外伤性脑梗死的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万 勇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7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治疗), 各3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 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8.6%)明显高于对照组(57.1%),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外伤性脑梗死;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受到重创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损伤后常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供血障碍, 进而导致脑组织神经功能性障碍以及缺血性损害[1]。外伤性脑梗死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情况, 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不良影响。目前, 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有效手段是溶栓治疗, 但溶栓治疗存在严格的时间窗限制(3~6 h), 因此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来保护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亚低温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法,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造成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颅脑外伤中, 而且其临床效果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广泛认可[2]。为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最小1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37.4±11.6)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事故伤18例, 高空不慎坠落伤10例,意外打击伤7例;发现脑梗死的时间:1~2 d 12例, 2 d以上23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6例;年龄最小1岁, 最大70岁,平均年龄(37.8±11.8)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事故伤19例,高空不慎坠落伤11例, 意外打击伤5例;发现脑梗死的时间:1~2 d 13例, 2 d以上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 大多数患者在受伤后1~24 h入院就诊, 在患者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结果显示, GCS评分>8分40例, 其中>13分23例, 9~13分17例,其中30例患者入院后2 d内病情进一步加重, 患者入院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呕吐、头痛等症状,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头颅CT检查, 并且采用磁共振成像(MRI)、CT扫描复查, 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脑梗死病灶部位:14例患者属于大脑后动脉梗死, 15例患者属于大脑前动脉梗死, 16例患者属于侧裂脑梗死, 其他梗死部位者25例。梗死区域:7例顶叶, 9例桥脑, 13例颞叶, 13例小脑, 14例枕叶, 14例额叶。经过CT扫描显示, 梗死灶CT值最小为10 Hu, 最大为25 Hu。通过MRI检查显示, T1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上分别显示低信号、高信号。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活血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等,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相应的调脂、降血糖、降血压、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亚低温治疗, 应同时采用冰帽及冰毯, 给予适量异丙嗪及氯丙嗪肌内注射, 将患者腋下体温控制在30~36℃, 连续治疗4~7 d。同时应采用自然复温的方式, 在患者复温的期间,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体温、心电、血压、瞳孔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90%, 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介于45%~90%, 病残程度介于Ⅰ~Ⅲ级。有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介于18%~45%。无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18%或者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痊愈7例, 显效12例, 有效5例, 无效11例;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 显效7例,有效8例, 无效1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8.6%)明显高于对照组(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后对比( x-±s, 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
3 讨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病情非常严重, 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极易导致继发性颅脑外伤损害, 不仅会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而且也会使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进一步增加。外伤性脑梗死的具体病因机制临床并未明确, 但很多学者研究认为可能与脑疝、局部病灶占位效应、脑血管痉挛、血管直接损伤、解剖因素、高凝机制、血液浓缩等多种因素有关[3]。因此,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钙离子拮抗剂、充分扩容、保持呼吸道畅通、降低颅内压、高压氧、激素冲击治疗、脑保护剂、冬眠低温疗法等治疗措施。脑外伤愈合主要影响因素是缺氧性损害以及脑外伤后出现继发性脑缺血, 其中冬眠低温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脑氧代谢, 因此对于脑外伤愈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耿立恒[4]研究报道, 冬眠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 减轻缺血脑组织损伤程度, 减少脑梗死面积,最大限度的保护梗死区的脑组织, 因此提出亚低温可作为外伤性脑梗死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本组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 结果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11.5%, 与虞露立[5]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亚低温治疗的基本作用机制是, 其可有效调节脑血流情况, 抑制自由基生成, 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 促进神经元泛素的合成, 对于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及合成也有强效抑制作用,使颅内压大大降低, 也有利于细胞间的信号转导恢复。其次,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抑制缺血后Ca2+内流, 尽可能减少由于Ca2+内流造成的紊乱, 从而保护脑组织。
综上所述, 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吴益芬, 尚旭丽.外伤性脑梗塞的预防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7(13):1243-1244.
[2] 车大刚, 程波.外伤性脑梗塞20例临床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6(1):126-127.
[3] 廉坤, 徐蔚, 付国平, 等.外伤性脑梗塞的亚低温114例临床治疗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32(12):82-85.
[4] 耿立恒.外伤性脑梗塞亚低温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2, 9(16):3161-3162.
[5] 虞露立.亚低温治疗外伤性脑梗塞70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22):91-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051
2014-12-26]
518000 深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