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抓 抓书记
2015-06-01
◎本刊记者 陈 戈
书记抓 抓书记
◎本刊记者 陈 戈
主政一方,怎样出政绩,出哪些政绩?事实告诉我们,抓好党建工作,是一切政绩之本。
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第一位的是各级书记要“带头抓”,而关键所在就是要“抓书记”。
为何要如此强调书记抓、抓书记?
党委书记,作为“一把手”,是一个领导团队的核心,在党建工作上,“一把手”抓能体现出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而抓好“一把手”就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自上而下的“书记抓、抓书记”机制,就是要让各级“一把手”都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磨刀不误砍柴工。抓党建就好比磨刀练内功,内功练好了,推进发展就会势如破竹。只会抓经济的书记,不是好书记;重视抓党建的书记,才是谋全局的书记。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
农村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的基本阵地,守好这个基本阵地不仅是村党组织书记的份内之事,也是省、市、县、乡各级党组织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实现“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从省委书记开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才能真正把基层党建工作层层落实到位。
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是如此。浙江省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历久而弥新,与几任浙江省委书记亲力亲为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果说各级党委书记就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践行者”,那么,省委书记无疑是这些“践行者”中的领头雁。
从习近平提倡的省市县党委书记任期内应“三个走遍”;到赵洪祝推进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再到夏宝龙力推宣传的“千名百姓喜爱的好支书群体”……一路走来,这些属于浙江的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落实,都离不开从省委书记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层层“抓”。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牵住“书记抓、抓书记”这个“牛鼻子”,盘活基层党建工作这“一盘棋”。浙江历任省委书记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让各级党委书记明白了只有把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2006年5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下姜村调研。
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
沿着千岛湖环湖公路一路向西,走过一片片油菜花海,离千岛湖镇41公里处,就是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
放眼望去,一波碧水穿村而过,水道两旁皆是白墙黛瓦的三层小楼,一座廊桥悠闲地横跨水上,连通两岸的人家……看着眼前的美景,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流传过这样的民谣:“烧木炭、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我们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最美下姜’了,下一步要继续带着群众一起干,让下姜成为‘绿富美’。”村支书杨红马,说起下姜来信心满满,“下姜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01年的2154元增加到去年的12985元,今年肯定能突破15000元,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姜村要成为一个四季瓜果飘香、游人如织的乡村旅游胜地。”
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的基层联系点。在浙江工作的五年间,习近平多次来到下姜村走访党员和农户,和干部群众拉家常,话发展……
在习近平的亲切关怀和亲身垂范下,下姜村党员干部努力践行群众路线,带领全村群众一起干,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下姜化为生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