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2015-06-01易萍
易 萍
(开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开平529300)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易 萍
(开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开平529300)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以是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总称,分布于人体的各种体液中,如血清、组织液、尿液、胸水等[1],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鉴别、疗效的评价、预后等环节有十余年,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应答,表现为自身组织器官等功能障碍[2]。对于ANA的检测,有条带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扩散、免疫印迹法、悬浮微阵列及抗原芯片多种方法[3,4],临床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印迹法(L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而印迹法(LIA)检测ANA谱。在临床应用这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时,二者的结果有时并不完全一致[5]。因此,为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诊断效果,探讨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一致性及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借鉴,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取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7月我院风湿科住院及门诊疑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12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如SLE、RA、干燥综合征SS、SSc、PM/DM等。
1.2 诊断方法 IIF检测ANA,试剂为ANA HEP-2IgG IFA诊断试剂盒(由美国SCIMEDX CORPORATION公司生产),LIA法检测抗核抗体谱试剂盒(由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于硝化纤维素膜包被的特异性抗体包括:dsDNA抗体、SmDl抗体、核小体抗体、组蛋白抗体、核糖体P蛋白抗体、UlsnRNP抗体、SSA/60kD抗体、SSB抗体、SSA/52kD抗体、抗着丝点抗体、Scl-70抗体、Jo-1抗体。
1.3 设备 荧光显微镜采用BH2.RFL.3T(日本Olympus),ANA谱蛋白检测仪购自上海华诺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或(%)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比较 通过检测结合临床表现,127名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最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有96例,排除自身免疫疾病有23例,其余8例为可疑,需日后跟踪观察病例。96例确诊病例中,IIF检出阳性88例,LIA检出阳性81例。一致性76.0%(73/96)。IIF检测ANA的阳性率高于LIA检测ANA谱的阳性率,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分析
2.2 特异性诊断价值 印迹法LIA检测检测出的不同类别的特异性ANA阳性率分布见表2。
表2 LIA检测ANA特异性ANA分布情况
3 讨论
IIF法检测ANA一直被视为AID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对细胞核、细胞浆、细胞周期、细胞骨架等进行检测,且具有检测操作方便、检测范围广的特点[6,7]。设定阳性判断标准(IIF-ANA滴度:1∶160)已被众多实验室所认同,对AID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8]。缺点在于诊断特异性较低,由于大多数AID患者在IIF检测中,血清中可见不同荧光染色模型的重叠,表现出较弱的阳性迹象,容易造成诊断的误判[9]。LIA相对而言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可能与反应膜条上平行包被多种高度纯化、重组抗原物质有关,判读会更加方便,且能够同时检测多种AID相关特异性自身抗体[10]。
本文研究中,96例确诊病例中,IIF检出阳性88例,LIA检出阳性81例。两种检测方法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76.0%(73/96)。尽管IIF检测ANA的阳性率高于LIA检测ANA谱的阳性率,但IIF检测方法与LIA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判断价值比较,ANA谱优于ANA。IIF法检测ANA是提高阳性检测率的重要方法,但缺乏特异性,LIA法检测ANA则是确诊AID的重要指标。:IIF检测过程中采用Hept-2细胞抗原底物,由于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可能会造成部分特异性抗体的漏检误检现象。
对于疾病判断价值比较,采用IIF检测优于LIA检测,临床检测中建议采取联合应用的方式,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1]高仕萍,杨文勇,资云菊,等.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22.
[2]张铁汉,赵永新,郑 辉,等.免疫印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对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4):568.
[3]马作新,廉 娜,郑 立.3种检测方法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540-541,543.
[4]张道强,隋秀梅,林荣海,等.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与抗核抗体谱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212-1214,1217.
[5]何 蕊,徐兰峰,宋秀军,等.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9):1017.
[6]夏 勇,李齐光,唐希才,等.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449.
[7]田 巧.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与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217.
[8]苏 荣,唐秀英,张玉蓉,等.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2):147.
[9]曾燕坤,吴 杰.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抗双链DNA抗体的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1):2081.
[10]秦 雪,陶 瑕,陈志坚,等.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3):472.
易萍(1976-),女,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免疫检验。
2014-08-06)
1007-4287(2015)06-0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