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进生转化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2015-06-01黄广华
黄广华
教育工作者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后进生,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以人为本,给他们精神力量,让他们尽快跳出后进生的圈子。
一、分析性格特征 实行因材施教
学生的性格是他们在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虽然有共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的心理一般都较为脆弱、敏感,同样是一句话、一个意思,人家听了会笑起来,他们听了则会跳起来,甚至记恨终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分析、把握其性格特点,在教育转化过程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例如有一次,笔者发现学校的一个角落有一堆垃圾,于是就对全班学生说:“咱班是学校的先进班级,要多为学校做点好事。我们班有很多热爱劳动、热爱学校的好同学,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把那堆垃圾清理掉。”当时正面临期末考试,结果有的学生高高兴兴地去参加了,有的虽然也去了,但口出怨言,有还有极个别的压根儿就不想去。我发现,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当中均有后进生的身影。通过这次实验,笔者进一步了解了后进生的思想和个性特点,为及时有效地实施教育转化打下了基础。
二、了解后进原因,使之产生希望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掌握后进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析了解其“后进”和落伍的根源,让其本人“知其所以然”。造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各不相同,不可能千人一面,因此,我们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要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再深入分析,抓住症结所在。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一是对学生本人的了解,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性爱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二是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如家庭成员,父母职业、父母性格等;三是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了解,如居住地域,常去场所等。其中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往往是造成学生落后的几个主要因素。
充分掌握了后进生各方面的材料后,我们可以通过个别谈心、家访等形式,学习上多鼓励他,生活上多关心他。后进生大多有两种矛盾的心理:一是认为别人瞧不起他们,即使他们有闪光点也不会被别人发现,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上进的信心。二是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渴望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针对这一特点,在做工作时我们要十分注意方式方法,一定要用平等、关爱的态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千万不能摆出“班主任说了算”的架势去教训他,更不能用“通知家长”、处分、开除之类的威胁来吓唬他。例如学生刘某,道德行为和学习成绩均属后进,其父母恨铁不成钢,开口闭口一个“笨”字使他极为反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通过细心了解,笔者发现他其实秉性聪颖,后进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行为习惯较差,听课时思想容易开小差,且“玩”性十足。为此,笔者向他倾注更多的关爱,课堂上多提问他,课后多接近他、辅导他,还特意安排了一名优秀生与他同座,时刻提醒他、监督他。经过一个学期的耐心诱导,他进步较快,成绩很快从后进跃居中等。
三、褒扬闪光之处 点燃上进的火种
后进生不是天生就差人一等,他们只是学习、思想上的暂时落后。相对于优秀生而言,他们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而并非一无是处。因此,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也有闪光的东西。后进生的闪光点需要教育者细心观察,及时捕捉。
记得有一次校运会,笔者所在学校某班级的后进生小林,只为班级争得了1分,成绩似乎微不足道。但经过了解,他这1分来之不易,因为当时他是带病参赛的,这分数凝结了他拼搏的精神和对班集体的无比热爱。在总结班级工作时,笔者及时给予表扬,并授予他“特别鼓励奖”。同学们的热烈掌声,班主任的“借题发挥”,使他重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迎头赶上的勇气。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有时难免会落后于前进的步伐,我们不能因此而抛弃他,我们要坚信“爱是信心,爱是力量”,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赞扬赏识去唤醒他们的进取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