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禅以化性
2015-06-01于仲达
文 于仲达
妙华法师:禅以化性
文 于仲达
一
佛法讲缘,所谓“法不孤起,仗缘方生”,有缘则聚,无缘则散。
2009年2月,在北大一次讲座上,我被一位智慧妙谈的年轻法师吸引住了。他大约40多岁,一袭明黄袈裟,自然超逸,言语之间,神情飘然,话题包罗万象,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语涉佛法、文学、心理学、医学、诗词、书画、茶道、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解剖社会痼疾如同匕首,医治人的心灵痛苦如同佛陀,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通俗而不庸俗,应机而不呆板。那天的讲座是《佛法对人生与世界的认知》。法师却以“打开悟性”为主题,来诠释佛法的现代意义,而非单纯的佛法释义。整整3个多小时,几百人端坐敬听,讲毕,掌声经久不息。法师讲法睿智、机灵、幽默,随缘教化,普度众生,呈现出博大的智慧之光。大道至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听法师布道,妙语连珠,禅语公案,禅趣悠然,颇合我的心性。他就是妙华法师。此后,我就与他有了“法缘”。
后来,细阅妙华法师禅学系列著作,方知法师原来是位“学问僧”。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20年前就有人说南济北妙,(南方济群法师,北方妙华法师)。
法师常言:“佛法是讲理的。”从早年弘法始,法师常援引佛法以外之学问来诠释佛法,包括哲学、社会学、经济、法律等社会学科,亦包括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而近年来,法师多受邀为商学院或大学硕士、博士生以及企业家们授课,法师应对自如且广受欢迎,根本上固以佛法之修证为基础,而法师留意外典世学并有意适应学人需求之用心与智慧则大值推誉。
妙华法师的弘法魅力何在呢?我以为,除了对于佛法大智慧的精道把握以外,还有就是有着一颗菩提心,对于人间众生苦难的洞察十分深切。法师对人间冷暖有切肤之感,扎根大众,于人生百态及现世疾苦有深刻体察与总结,并在人间的烈火中煅炼金莲,故而弘法著述中所展现的菩萨道精神非庙堂、非经院、非空谈,乃是一种活生生、深深植根现实的悲智流淌。
法师远离名闻,不涉功利,与时下执“人间佛教”之名而远离“佛教精神”之实辈迥异,与古德先贤一脉相承,至为可贵。你只要读读他的著作就可以知道,他讲佛法,从来不脱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人心、人生和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法师曾言,他想通过文字的阅读启发众生系统学习佛法,认领佛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烧香拜佛逛庙的层面。真心希望能将佛法与心性挂钩,与生活挂钩,透过佛法化性化导,面对现实,成就自我。只有这样,迷信佛教、功利佛教、死亡佛教以及形形色色的附佛外道才没有滋生之处。而人们才会真正从心灵深处得到佛法的支持与净化。这是他乐此不疲的原因。法师曾道:
我对佛教以及佛法的认知是现实的。佛教是一种社会存在,介入佛教的人一定不要把佛教看成理想国或桃花源,这样看这样想是幼稚的。我只承认有些人有了佛教信仰之后有了恪守、提醒与修养,但在生死名利关头能否过关,还看造化。而佛法才是佛教存在的核心意义与理论基础,它真实的揭示了人生与宇宙的真理。而住持佛法实践佛法的人则大不相同,有深有浅、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有邪有正,一言难尽。因为他们都会在不同程度受到传统与现实的牵扯,变得不是自己。总之,学习传统,关怀社会,落实人生是我的努力方向!
文是因,化是果,学文之后要化,对外是化导,对内是化性。文以化性,化什么性呢?化顽愚性,化愚昧性,化自私性。我们需要文化和信仰,搭建自己心灵的平台,打开心灵视野,提高认知,达到像《心经》里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达到那样一种最佳状态。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感知这个世界。很久以来,古来的圣贤大哲都不约而同地领悟了“道”。释迦摩尼、老子、庄子、孔子、他们在不同的纬度,都对于“道”有自己清醒的认知。比如,在佛陀来看,众生是有悟性的,都有佛性。佛是大彻大悟,觉悟到的是什么呢?所谓大彻大悟就是人生的、宇宙的本来面目。而这些,也是妙华法师坚定不移弘法的目的。
二
妙华法师1960年出生于陕西华县;1986年毕业于山东淄博教育学院;1987年随明哲法师在青岛湛山寺出家;1988年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随本焕老和尚受具足戒。1989年10月至200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任职;2004年起以著书、弘法为务;2010年,担任那烂陀弘法师弘法团弘法导师;以后,被聘请为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现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洗心禅寺、山东枣庄甘泉寺以及德州永庆寺首座。
法师少年时因成分问题被迫随父入疆求学,渐知人世之艰辛。因工作求学,善心慧性被唤醒,认定争名夺利到头是空。大学一年级即翻阅研习《古兰经》《圣经》《百喻经》《五灯会元》等宗教书籍,寻求人生之精神出路。1986年毕业后在胜利油田27中教书一年,毕业后即从容到千佛山寻师访道,体验寺僧生活。抱着独善其身,自我把持,佛法本净之心,安住心身。因道心炽热,对天台止观等法门勤学实修,很快便有了初禅之体验。
1987年初经千佛山能阐法师引礼,6月19日在恩师明哲法师座下落发。出家受戒后在青岛湛山寺任知客一年。缘于世人对佛教之误解,佛寺佛法弘传之缺失,即立志终生弘法。后又到杭州上天竺法喜寺任寺管主任一年,1989年10月在北京广济寺得到时任会长的赵朴初老居士器重,到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工作,亲见目睹赵朴初老居士献身佛教,护法佛教,落实政策,培养人才,日理万机之忘我行迹。其忍辱俭朴,智慧慈悲,道德文章,感化提升了法师的心智。
1994年任教务部副主任,负责日常佛教事务,此期间对法律、政策、学术、全国佛教事务有了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丰富的宗教经验。用三年时间向刘峰老师学习了《维摩诘所说经》,先后用十年时间写成《维摩经释论》一书。教务之余讲经写书不辍,先后在苏州寒山寺、福州法海寺、广州广孝寺讲《六祖坛经》;在北京广化寺、五台山显通寺、云居山真如寺、马祖道场宝峰寺讲《金刚经》,开展了一系列佛学讲座及夏令营。先后写成《人生的解脱》《金刚经新说》等颇有影响的弘法书籍,克服了来自教内外的各种阻力,是十年浩劫之后致力于弘法的法师之一。并被全国十几所名山大寺聘为班首,或研究单位研究员。藉此弘法教务之机遍访名山大德,先后亲近一诚、果一、昌明、茗山、悟道、本智、佛源等大德,参加各种学术教务会议,遍访亚洲佛教国家,信心日坚,成为安心办道的增上缘。这十几年法师总结为以政养学的十年。
2003年8月,因渐烦佛教协会人事之纠结,有违出家之初衷,毅然辞去中国佛教协会的职务。之后在西北、东北各寺潜修弘传,并奉养老母至终。2006年起在长沙洗心寺、枣庄甘泉寺、扬州文峰寺、沛县观音寺等寺任首座。并在各大学、企业、社团展开讲座。讲学日见频繁,书籍光盘日见丰富,其讲话风格锐利、机智、幽默、平真、现实。主张大乘佛教、人生佛教、科学佛教。在主张问道的同时,深入体道,并学以致用,增加人生的厚度、宽度和长度。这十年是以学进德之十年。立志弘法,随缘度化,清净自在,自我圆成是法师出家生活之情境。云游、品茶、禅坐、鉴赏、书画是法师之串习,并自称“五友和尚”,禅友、茶友、藏友、诗画友、球友。法师关心佛教兴衰、社会人事成败是为了给自己定位。现实当下解脱是佛法给众生的实惠。
妙华法师以对般若的深切体悟,对人的深刻洞察,对众生的深情悲悯阐释般若的奥义,回应众生的生命关切,开启众生的智慧,生动简洁,十分难得!只要耐心聆听他讲《六祖坛经》《金刚经》《华严经》《维摩诘经》等,不难得出如此印象。尤其是《六祖坛经》,这部经被法师在不同场合讲了很多次,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辩才,令人印象深刻。比如:
在《金刚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这段经文:“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的意思是这样的:在座的各位比丘,你们应该明白,我讲经说法是治病良药,我以我的观照知道你们有这种病,我才给你们吃这种药。这种药的药量要恰到好处,药量太大了,就会成为毒药;药量太小了,就不能把病连根拔除。因此,适时适度地谈论信仰,如理如实地理解佛法,不要过度,也不要欠量,这很重要。如果你对一个独善根性的人讲大乘佛法,他的心力不能够承受,就像焦渴的小花小草,面对瓢泼的大雨,只会把它们连根摧毁,而没有任何益处。比如对一些专念阿弥陀佛的老头、老太,当他们问你西方世界有没有时,你就应该直言说有。如果你不是这样直接回答,而是给他们灌输一些深奥的思想内涵时,你就是害了他们,就像以一把无名的刀子斩断了他们的法身慧命。因为以他们的能力和有限的生命时间,他们已经不可能再深入地理解更多的佛学思想了,所以,你让他们只管一心念佛,对他们就是最当机的法门。因为他们念一句佛号,就能一念清净,一门心思念下去,他们就会念念清净,得到真实的受用。当你把所有问题都摆在他们面前时,你就等于给他们设置了很多的障碍,使他们陷于迷茫和困惑。
学习佛法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这是妙华法师一贯的思想主张。法师讲法和开示,结合实际生活,生动活泼。透过语言文字,我们可以领会佛法的高妙。虽然禅宗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是大家也知道,禅宗的著作是最多的。其实禅宗想表达的意思是: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不著文字,也不舍文字。文字是工具,是桥梁,要过河,当然需要桥梁,过了河,你就要弃舟登岸。
很多人为什么在修证佛法后,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呢?禅堂里、念佛堂里,老修行很多,修了四五十年,可要他讲经说法,他就是说不出来。听妙华法师讲法,无论是《坛经》中六祖慧能的顿悟心法,《金刚经》的开悟破执心法,《华严经》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华严境界,《维摩诘经》的智慧与解脱妙法,《处胎经》的生命奥秘,都被他演绎得生动深刻。不仅如此,为了化导众生,妙华法师非常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众生,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和众生的心性,他讲的话就能够入脑入心,能够解开众生心中的千千结。法师善于讲法,善于“观机逗教”。在不同的场合碰到不同的人,讲的法浅深偏圆各不相同,这就是智慧的表现。假若心里有没有真才实学,假若心里充满了烦恼、非常的迷闷,有所知障、烦恼障,和佛没有连通,自己本身就不清净,要想把道理讲得非常的精妙,是达不到的。
《金刚经新说》书影
三
五年以前,笔者曾匆忙皈依一法师,因诸事忙碌,竟然错过这位严苛的法师。那之后的日子,我曾把这段拜师经历称作违缘障碍,抱怨过,挑剔过,甚至批判过,心起了烦恼。而如今呢,我觉悟到了,违缘是自己找的,障碍也是自己执著的。怎么去对待,怎么去接受,怎么去运用这些,靠你自己。
违缘其实是上师加持。之前我认识的这位修行人,开始印象还不错,这位僧人爱布施有智慧,时间久了就发现有个问题,就是爱挑剔众生的毛病。其实,真正持戒的人,是破除五阴,降伏自我,超出现三界的,是不会看众生的过失的。正进入修行状态的人,所有的过失,都在内心的起心动念,真修行人,只会看自己的过失,只会冷静检讨自己的过失,不会去看众生的过失。为什么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呢?因为《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善,引起你的动念,这一颗是分别心;你嫉恶如仇,你的动念这一颗也是分别心。不过,也正是因为有此违缘,即便修行人,也是凡夫,对我破相有益。
心地清净了,一切都变了。如果心不清净,一切都会变成你的障碍。你看见有坏事、有坏人,这都是自己的问题。你把他当成魔,当成你的恶人了,他就是你的魔,就是你的恶人,就会伤害你。任何众生都有佛性,你有智慧的话就会把他当成佛、菩萨。你用慈悲心去接触他、容纳他、融化他,他就会成就你,就会帮你解脱痛苦。如果你真有修行、有智慧,一切一切都是你的助缘,都会帮助你。如果你没有修行、没有智慧,一切一切都是你的违缘、障碍,都会伤害你。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事,一切都是好事;没有坏人,一切都是好人。这些都是自己的心,真的是不可思议。
一个人修行路上障碍重重,遇不到善知识,是什么原因?佛学启发我,不遇名师,就是两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福德不够,因缘不具足,持戒不严;做人、做事,表现出到哪里别人都不喜欢,这是福德不够。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或者说,为什么一个人事业坎坷困难重重呢?那是因为慧根不够。遇违缘的原因在我。
今识得妙华法师文字般若,受益匪浅。禅以化性,关键落实在“心”字上。是的,悟与不悟,迷与不迷,都在你的心里,在自性中。法师也常劝人:莫向外觅。佛讲的所有的经法,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心。进入三善道,还是进入三恶道,完全是由你的心来做主的。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修道的过程,就是为了调整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产生恒定力,更大程度地焕发出它本有的光明。
妙华法师告诫说,所谓修行就是修心。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一切唯心造”、“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倘若我们能够在红尘热恼中回光返照自己,照看好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够用眼睛往里看,看到自己的缺点、毛病、业障和习气,然后通过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慢慢地把心里的垃圾清除掉,那你的心身内外就变得净若琉璃了,那你就会修道,就可以成道了。《楞严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为什么不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为什么没有慧力?就是因为定力缺失造成的,有了甚深的戒力又获得了甚深的定力,心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因此佛在所有的经里说“万法唯心”、“心为法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可有几个人能真正体会这些话呢?如果真能体会到,可以说是其妙难思、妙不可言!
凡夫众生的心,充满了贪、嗔、痴、慢、疑、见,他心里有种种的烦恼,种种的障碍。佛的境界是相融的、相交的、是没有障碍的。六祖慧能传法,靠什么?靠心。靠以心印心,如果没有这个本领,稍微有“情执”的话,都不能达到这个地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的心好像一座宝塔,修好这颗心,无论出家在家,都能行走在正道上;心不修好,总是虚妄的。
《金刚经》里头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赴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果有人说我在讲经说法就是在诽谤我,我把众生度尽了,我还没有度众生。意思是说我给你讲经说法,语言文字是次要的,是度人的工具。你从此岸到彼岸去,就说从烦恼的此岸到清静的彼岸去,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你不要粘在我这个文字上面,不要粘在佛经上。对所有的佛法要真正的了解,就必须要有悟性和慧根才可以。
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病。有多少种众生,就有多少种方法。最高境界,叫“得鱼忘筌”。就是把鱼得到手里,打渔的工具,就是次要的了,甚至是可以扬弃的。
佛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他说诸佛最深妙的义理不在文字上,我们总是在文字上做功夫,那样是难以弄懂的。
佛陀讲经说法49年,重在解决心灵问题。后世大德用尽种种方法,乃至呵佛骂祖,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对语言文字的执著,当下悟到心的本体和法界的真如。也就是说,落脚点在于生命的自我体证,为了让自己的生命达到清净自在解脱。而研究佛学的学者呢,只是把佛法局限在书斋里头,心身分离,学修脱离。更不用说,对佛学的理论没有透析,或者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一些概念。
落实在自己的心行上,增长自己的智慧、破除我执,提升心灵的境界。除此以外,这些理论都是白搭。因为道理非常简单,叫实践出真知。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不是理论,而是要用这些理论破迷显悟。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佛。
法师经常幽默地说,真正需要佛法的人,不是庙里的和尚、尼姑,而是红尘中奔波劳碌、活命的人们。人为什么会有烦恼?怎样才能减少烦恼,做个自在、快乐的人?烦恼的根源是由于智慧或心性不够通达,心宅不够仁厚。放下身段、当下归零、当下阳光明媚,那么当下,你就是一个自在、快乐的人!烦恼是无根草,减少一分欲望,就多一分快乐。守住一个正常不变的心,心不随假相的变化而变化,这非常受用。
妙华法师讲的最多的是六祖惠能,简直讲活了一般。六祖惠能就直指人心,他曾开示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我们对人生有某种觉悟,有某种体验以后,你想用语言表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别人会不理解,须知“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有一些有点知识的学佛人,听得很多,看得很多。学得很多,反而把自己的自性给障蔽掉了。本来学佛应该让自己自性的心光流露出来,打开自己的胸怀。但由于自己的心智比较薄弱,学习佛法以后把自己捆得死死的,不坦荡,很多东西把自己的心性给障蔽掉了。心外无法,离开我们的心,到哪里去寻找智慧呢?心就是智慧的载体。如果心里清静了,智慧自然显现。拿佛教现成的话说:心生则法生。
是的,不要到心外去求法,心外求法者就是外道。自性当中本来就有佛,这个佛宝就是我们的觉性。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他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都是佛,你们心里都有一颗摩尼宝珠,你把它打开以后,你过去所开发的智慧,过去所积累的功德,过去所学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在你的心里头。佛在《华严经》里说:我如艄公,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也不停在中流。这些句子含意是很深的,境界也是很高的,要靠心去悟。
四
近十年来,法师弘法之余,勤于著述,写有《你也能开悟:六祖·顿悟·心法》《智慧与解脱——〈维摩经〉释论》《人生的解脱》《〈金刚经〉新说》《人生的智慧—— 〈坛经〉与人生》《金刚之智》《迷与悟》《启悟本心》《换个活法》《换个想法》《从心开始》《你也能成佛》《六祖惠能说》《和尚对企业家说》等,另有诗画、散文作品《云游散记》《游禅》《和尚眼中的尘界》《洗心禅诗禅画》以及光盘等。
法师的书处处谈心,因为佛法与社会的枢杻在于人心。法师深知,内容要生活化,但不可流于肤浅;要实用,但不可低俗,必须给人以智慧、境界以及提升和超越。20多年来从不懈怠,试图还原佛法本来面目,并力图让佛法贴近生活、指导人生。
佛法义理深妙,修证非易,故历来苦心孤诣者堪称精英,而影响深远则赖大众。精英与大众,犹如塔尖与塔基,彼此相依相成而又相异。就佛法之存亡续绝及广为弘传言,无有大众则断无精英,亦如无有塔基则塔尖断无依存。法师于佛法之学养造诣足称精英,而偏能始终自觉融入大众,以生机流畅之活泼语言展现性灵汩汩之自性智慧。
法师著述以弘扬大乘佛法精神,指归般若性空之特色为主。法师之散文,明白如话,洗练优美,自然超逸,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佛法智慧与般若性灵光辉,非专以文字名家者所堪能。
法师的散文,或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或记事,文字清丽,意境优美,佛思禅韵,皆从自性流出,无拘无束。其书画作品洗练、简朴、清净、空灵,皆是茶余饭后之禅意流淌之作。诗、书、画、茶、古玩皆用以自我圆满。《悟佛》一文写了自己徒弟悟佛的死,这个徒弟朴实乐观,淡泊名利,一心求法,不为人事所累,到处挂单,无事无非,总是笑呵呵的。文字简短,情感沉痛。文中道:“悟佛的死,突然增加了我心中的伤痕,使我本来已经沉重的心更加沉重。……当时,我已经感到没有心机的我,已经不能适应周边的环境。虽然,我经常用佛法因缘的法则劝导自己,世间的事,缘聚缘散,万事随缘,何必说破,又何必强求。现在想来,正是我的这种的想法和做法造成了悟佛的无着、流浪和死亡。”《童童》一文表达了对于生命的关注,佛家说:“生命是四大的假合,如梦一般。我认同这种说法,它教会了我正视生命的生灭。20年来,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以及我认识的很多人,一个个从我身边离去。我的心如同止水一般,只知道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心中了然无痕。生是生命的偶然,死是生命的必然。佛家要人们看破生死,了脱生死,我心契这一生死观。我们虽不能如庄子‘击盆而歌’,但必须认同这是自然规律。”《命为什么这样苦》《病中可以悟道》《从苦难走向解脱——对佛法苦圣谛的重新确认》等文章,以禅悟的人生态度去化解生活的痛苦与磨难,自然的,其许多作品最终表现出来的风格,亦是一种禅的境界。此外,法师擅长游记散文的写作,比如《三叠泉戏水》《大龙湫听瀑》《五大连池散记》《四门塔去玩》,类似的文章很多,法师贴近心灵,沉静含蓄,韵味悠长,直抒性灵,在他眼里,处处皆是禅境诗意,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贴切和平淡。其中写到底层信众的淳朴人性,给人清风拂面的感觉。阅读这样的文字,让人“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放逐和诗意的回归。
作为一个出家人,妙华法师品茶、论道、参禅,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充当着烦恼众生的心灵按摩师,过着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法师和人谈话,妙透禅机,锋芒毕现。摘录法师博客中的故事:
前几天有几位富豪参加了国学讲座,很兴奋来问我:你对陈光标高调行善怎么着?
我脱口说:高调、低调、就怕没调!你捐了几多钱?
她语绝。心不死,又问:你对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怎么看?
我说:和尚不结婚,没经验!
她语绝。心仍不死,再问:你对逃亡国外的xx怎么看?
我答:没看见!喝茶吧!
常见一般愚人,吃佛饭,穿佛衣,唱佛歌,将自己装扮成佛人。但察其言,观其行,一般俗人不如。怨、恨、恼、怒、烦,一样不少。病在身上,病因在心里。病得却很深!佛之过哉?人之过哉?非也,心之过。如不修此心,修佛也是骗佛。
中国社会因一度信仰、文化缺失,已经呈现焦虑状态。现代人最大的短板,是浮躁、狂躁,容易自私、自我、冷漠甚至麻木,话听不进、书看不进、心歇不下来,缺乏关照的智慧。即使信仰了佛教,心境也未必能打开,境界也未必就能提升。更不要说,不信仰佛教了。因此,法师倡导慈善行动,走入大自然,走入农村,走进贫困家庭,感同身受,唤醒良心。法师著书,重在打开现代人封闭的心结,省心自律,拓展心灵格局,使之变得宽广、清净、自在。如此,功德大焉!
《六祖惠能说》书影
五
法师于禅之修证及般若之阐扬,在当代极为难得。
一切人的开悟和成佛,智慧是他最基本的,如果没有智慧的通达,所有的社会上的一些,包括所谓的持戒、放生、布施都会落空,都会偏离航向。妙华法师在不同场合,特别讲四种智慧:文字的智慧、内心观照的智慧、悟道的智慧和活学活用道的智慧。
禅法不在言语多少,唯在相契。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众生无明,愚痴难化,二元对立,根尘相对,执药成病,弄假成真,执著是非,心随境转,妄想执著。而在佛陀眼里,芸芸众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以佛为师,开启心智,学修合一,摈除妄念,扩大心量。
别的不说,知识分子迫切需要佛法智慧解决“我执”“法执”的问题。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提出“立人”思想,他充分意识到“欧美之强”的“根柢在人”,其中说“灵明”“个性”“灵觉”“心声”“内曜”“自觉”等,都与佛教有关。鲁迅所用的“灵觉”,与“觉性”意思相近。觉性是指动物的灵性。一只小小的蝼蚁,你用柴草去触弄它,它都会避祸向福、贪生怕死、离苦得乐,它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呢,因为它有一种灵性。
再延伸一下,包括我们现在讲的心灵、心地、慧性、悟性、大彻大悟,几乎涉及到我们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已经和佛教息息相关了。基于“幼者、弱者、下者本位主义”的“立人”立场设想出发,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禅宗不更是彻底的破除内外执著“立人”吗?
我注意到,鲁迅的佛学藏书中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些是三论宗的代表作。这些佛典到底在说什么,就在说四个字:“中道实相”,什么叫中道?既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性空”。《楞严经》里面,佛说:“汝等比丘,我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停在中流,而渡众生无尽。”他是以划船的艄公来打比喻。划船的那个老艄公,他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把船停在中流,他每天都在运送旅客,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把船停下来。佛所说的中道思想,就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受佛教大乘中观派思想影响,鲁迅破相显性,比如“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这些其实都蕴涵着深刻的佛学思想,只是凡夫不能觉悟而已。
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联想到鲁迅的“立人”思想,殊途同归。
妙华法师擅长在大学弘法讲法,在讲经说法时,抓住般若的思想,以智慧为先导,而在教化众生的时候,他用各种善巧方便来度众生。他的思维是非常严密的,丝丝相扣,尽可能地让我们从文字上直接领会他的思想,而不要产生歧义和误解。但是,妙华法师重在圆融出世间法和世间法,宗旨在“立人”。法师给我的印象都是非常的深邃、睿智、很幽默、很博学。印象深刻的是,一段谈话,一段公案,一段开示,听的时候,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有很多表达不清楚的东西,恰恰是他给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多时候,我的心太粗糙,烦恼太多,业障深重,总在追寻外在的东西。没有把内学和外学,佛法和世间法不能够很好地圆融在一起。总是像油和水一样分成两层。关键在于一点:如果没有世间法,佛法就失效了;如果没有出世间法,众生的烦恼无法破除。
妙华法师书里曾记载这么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弟子,高学历。出家以后,背一个蒲团、一个香袋。庙里一挂牌让他当职,连夜就走了。本来就已经很潇洒了,他还不够。到了终南山,把熊瞎子从洞里赶出来,自己住到洞里头。那个自然环境是非常艰苦的,一般的人做不到的。要了脱生死,开悟的心非常急切。住了三年。后来下山了。你和他接触就发现,他见地超群,功夫很好。但是一和世间打交道,就卷刃了。
这是什么原因?道在心中用不出来,不了解世间法,没有人间的经验。心里头很明了,一遇外境心就迷惑了。这就说明什么呢?这就说明我们还要在世间“火中炼金莲”。
人间佛教的思想即“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不是脱离人间的枯燥说教。假若我们能牢牢的掌握戒定慧三学,思路非常明晰,并且能够把它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安稳的,这安稳里头就包含了幸福和成功。
当下,研究佛教的学者多的是,但是你会发现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的烦恼也多得很。他们对社会要求很多,意见很多,他们的心并不清净。可能一个老人,他讲不出很多的佛理,但他懂得念佛,他人很纯善清凉,心特别的干净。对于出家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信根没有生起的话,即便他精思博辩,他自己也是得不到受用的。
学佛法不必求奇求玄,不在于思辩,在于实践,用缘起法对待生活和事业,将入世和出世圆融起来,正确处理自他关系,安顿好个人生活,要成为一个修行者,而不是成为精思博辩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可以没有学问,没有文凭,但是不能没有内在的修证,这是他自己看家的本领。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学佛不学文化。佛经中的文字概念、故事比喻、思想方法以及境界,决不是一般文化水平的人轻易能透彻的,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也只好臆测,而臆测的东西难免错会,错会的东西形成观念来指导人生,偏差在所难免。学佛之人在学佛之时学点佛教文化,将会变得更加通达。
佛法和世间法的区别,佛法和外道的区别,在于这八个字: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就是内心已经达到了高度的自觉,就是大彻大悟了;觉他就是把自己实证到的、觉悟到的法,通过种种的智慧,种种的方便,传达给别人。让别人像他一样,一起乘上般若的大船,从此岸到彼岸去。
责任编辑/孙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