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客观性何以可能
2015-05-30付尧
摘要:真理必须被科学所检验,这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共识。科学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与其所拥有的客观性是分不开的。对于这种地位持反对意见的观点往往都否定了科学的客观性。但即使承认科学具有某种客观性,科学的这种审判的地位也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科学;客观性
一、对于科学权威地位的挑战
科学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权威地位不是一日之间忽然得来的。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科学理论需要经受经验的不断检验,并且提前做出一些准确的预测才能服众。但这种归纳而非演绎式的研究方法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尤其是针对科学是否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点,现在的科学理论都需要建立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但数据并不是客观的。如同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一个完全理想的三角形一样,所有的实验数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即使这种误差在当前仍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所忽略,但其客观性仍然需要被质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误差可以被不断缩小,以此来迎合更精细化实验的需求。但误差是始终存在的,人们永远只能是逼近真理,却无法达到真理的彼岸。
第二点,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一切的科学问题的提出都已经被科学共同体所处的范式事先规定了,科学问题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其必然的理由。每一种范式所导出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世界观的影响。况且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这使得每一个范式所承认的所谓真理,亦即凡是之所以建立的根基是截然不同的。每一个真理对于其范式而言是客观的,但针对其他范式而言却丝毫不具有客观性。即便库恩本人在晚年的著作中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进行了辩解,试图调和范式之间的根本对立,但仍然没有解决这种范式客观性的问题。
第三点,在海德格尔看来,研究是现代科学的本质,而研究的本质则在于在存在者领域之中将认识自身作为一种程式合理、合法地建立起来。每一种程式都需要在敞开领域中获得其价值。在认识活动开始前,认识的程式就已近在敞开领域中扎根了,这是一种维系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之中,需要有某种清晰的轮廓被规划出来,并且应该与维系的过程是同发生的。时至今日,科学研究需要在一个被给定的领域中进行,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精确的计算,通过这种计算来控制研究的对象。而对于计算方法的不断改进是程式不断适应所在领域的体现,这是一种“企业式”的活动。他并不认为现代科学具有一种范式转换般地变化,科学本质上仍然是同一的。极力地试图正名科学具有所谓的客观性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赋予科学客观性只能让科学止步于存在者领域而无法进入存在领域。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提就是将研究对象客体化,但这在哲学初期是不存在的。哲学研究并没有主体、客体这种明确的概念,研究的是已经被摆放出来的事物。自笛卡尔以后,客体被视为表象的对象性,真理被看做是表象的确定性。为了确定这种确定性,笛卡尔将第一性给予了人,把人当做主体,主客二分被确立下来。这种传统并不是人类固有的,而是最近几百年被人自己强加上去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去怀疑这样的划分到底有什么意义在其中。
二、针对挑战的一些回应
前面两种说法质疑了科学具有客观性的这样一种预设。第一种说法并没有回答相对的科学如何能够得出相对的客观性以及相对的真理这一问题。第二种说法并不能让人弄清范式同真理与表面上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而第三种说法并没有怀疑科学具有客观性这一预设,而是认为笛卡尔意义上的客观性没有揭示出存在的历史,而只是在存在者意义上做一些表面文章。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提到,形而上学的根本任务是超越存在者上升到存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往往忽视形而上学的根本任务,寻求科学的根基不够深入,只是问“为什么”,而丝毫不懂为什么我们会问“为什么”。科学简单地把原因当做真理,而没有进一步问问题。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说清现在的世界为何会是这样一种样子——科学如何成为了衡量事物的标准,甚至成为了客观的真理?实际上海德格尔并没有解释清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科学所具有的客观性是如何被引入到科学之中的?具有客观性的科学如何具有了为我们提供判断标准这一力量的?
我们需要注意到,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将对象客观化的基础之上,在这一行为中,一切具有主观因素的东西都会被去主观化。自然科学会被社会科学赋予社会性,但社会科学反过来又要要求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的对象提供客观化的基础。客观性应在科学作出解释之前就被置于科学之中。
三、科学的客观性何以可能
经过上面的复杂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在科学本身运作的过程中是无法解决其客观性问题的。要想为其客观性找到一个存在的根基就不得不寻求另外一种路径,而这条路就是窥探其背后的话语机制。在某种层面上,话语是科学的发言人,要想证明自身的合法性,科学必须借助于其所依附的话语机制。科学本身是客观的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其所依附的话语机制是否足够客观。现代科学所采用的话语机制,使用的话语都是中性的、经过一道去主观化程序的,力图抹去一切主观色彩。这样的话语机制能够保障科学的表达方式一定是客观的。这就满足了科学希望在解释之前就获得可观性的要求。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通过语言所构建起来的非实体性的力量,对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产生实质上的作用在于其能够作出解释。这种解释并非通常认为的那样是通过客观性来获得的。客观性往往代表的是事物的自在自为,不与其他任何事物相关联,也就对外物不存在任何解释力。具有这种性质的科学不可能具有丝毫解释的力量。若我们仍不放弃对于科学绝对客观的追求,只能走向一条死路。话语想让我们看到的客观性与绝对的客观性是不同的,解释的力量与合法性是一体的。身处在现代科学化与机制下的我们,同话语机制下的客观性是具有紧密联系的,这联系产生的力量甚至比我们同绝对客观性的联系所产生的力量还要大。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一开始就被话语所规定了,这种规定就是所谓的客观性,我们想要的那种客观性。
【参考文献】
[1][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
[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简介:付尧(1991—),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哲学硕士,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