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之浅论

2015-05-30夏君宜

大观 2015年8期
关键词:国语白话现代文学

摘要: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上的分歧,反映的是文学史观乃至整个价值观的差异。通过对1917、1918两年的文学观,作品以及文学氛围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认为1918年更适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真正见诸于各方面都具备成熟条件的1918年。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白话;国语;现代文学

一、文学观之比较

(一)从《文学改良刍议》到《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衍化

1.字眼“白话”到“国语”转换——由“破”而“立”

《刍议》中的关键词“白话”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被替换为“国语”,说明胡适认识到白话自身建设的问题即建设国语的问题。使“白话”、“白话文学”成为人们的共识后,“建设”就成为下一步的问题。

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互动关系中,胡适对后者有所侧重。即建构国语的文学不只是为了文学本身的现代化,更为了建立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方有标准国语即语言的现代化;而国语或者白话的规范化越强,国语的普及率越大,普通话的传播面越广,就越能为国语的文学的建构提供优质的白话资源,或者越能为国语文学的创作开辟语言自由选择的广阔领域。

2.审美启蒙功能的逐步确立——语言符号到表情达意

审美启蒙的观点,正是他在建设层面的主要贡献。所谓“文学的国语”和”国语的文学”就是要求现代文体不再拘泥于文言文体“温柔敦厚”的审美标准。

胡适认为,现代文学若要茁壮成长,根深叶茂,现代文体在本质上必须是一种审美的文体。用审美的语言取代官话套话,打破陈腐僵化的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胡适提倡白话文的主要目的。”因而在《建设》中初步确立了文体的审美启蒙功能。

3.开放性的显现——古今文化对比与中西文化比较

《刍议》侧重于古今文学对比,《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侧重于中西文化比较。他把文言文比作拉丁文,把白话比作当时欧洲各国的民族语言,并且断定白话必然取代文言文,为白话文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胡适的这一著名假设,也遭到了很多质疑,值得仔细分析。

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以一种更为理性而宽容的胸襟对国语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律的探究,这也是《刍议》无法媲美之处。我们可以据此窥探到1918年更加开放的文学氛围的一隅,正是科学和民主的价值观的成熟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

(二)《人的文学》的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1918 年12 月,周作人在《新青年》5卷6号上发表了《人的文学》,首次明确地提出“人的文学” 观。

五四时期是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的年代。而周作人强调重新发现人,主张儿童和妇女的解放,倡导用白话文书写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恰与“五四” 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启蒙主义的要求相契合,时代感鲜明,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综上所述,1918年要比1917年的文学观念更具备成熟的雏形,而文学观的发展无疑使1918年更适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

二、标志性文学作品之比较

(一)《一日》与《狂人日记》

陈衡哲《一日》所具有的散文化的笔法、戏剧式的结构、不受束缚的句法语式,表现出别开生面的艺术风貌,形成了对传统小说强烈的冲击性。但是,陈衡哲一方面尽量避免使用传统语汇,,另一方面又留有文言词汇与句法习惯,致使文章呈现出半文半白的痕迹,某些语句读起来有些拗口。可以肯定的是,《一日》真实反映了文字进退及思想变迁之际,新小说挣脱古典小说桎梏的艰难过程。

《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架构,以13则不标年月的日记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了狂人的自由联想与梦幻,显现出了意识流的先锋意识。同时,作者在小序中使用文言体,在正文部分使用白话体,赋予分裂的文本对现实秩序颠覆和反抗的功能,形成对荒谬的封建世界的反讽,是一次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创造性借鉴。

(二)新诗的诞生

1918年,胡适《鸽子》、刘半农《相隔一层纸》、沈尹默《月夜》等第一批现代白话新诗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1号。

沈尹默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比较一下胡适分别发表于1917年和1918年的新诗《两只蝴蝶》(原名《朋友》)、《鸽子》之后发现,胡适的这两首早期白话诗,虽然仅一年之隔,但后者相对于前者而言,也有细微的变化:第一,冲破了格律、音韵的束缚;第二,感情更加真挚强烈;第三,个人特色开始显现。

1918年发表的这批新诗,用语清楚明白,材料剪裁有当,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平实的意境。中国新诗诞生是中国诗歌的一次彻底革命。新诗对旧体文言诗词作了彻底否定.特别是在诗歌形式上,完全冲破了旧体诗词的格律限制,改文言为白话,。这种革命不是改头换面的改良,而是脱胎换骨的新生。

三、文学氛围之比较

1918年,文学氛围比较浓厚。1月份,《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一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改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由有鲁迅、李大钊等参加的《新青年》编辑会同仁轮流值编。2月份,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发起征集全国民间歌谣。3月,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创刊。同月,“双黄信”发表。4月,《新青年》辟随感录专栏。10月,北京大学新潮社成立。

小说方面,5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新诗方面,胡适、刘半农和沈尹默等人初试新诗。散文方面,《每周评论》在陈独秀和李大钊主持下创刊,并设“随感录”专栏。戏剧方面,6月,罗家伦、胡适合译的易卜生《娜拉》发表于《新青年》4卷6号,同期发表胡适的易卜生主义。10月,《新青年》辟“戏剧改良专号”。

综上所述,从文学观,作品以及文学氛围来讲,1918年更适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1917年相对于1918年仍旧是浅尝辄止。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真正见诸于各方面都具备成熟条件的1918年。

【参考文献】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M].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第1 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68.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M].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第1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7

[3].陈独秀.文学革命论[N].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2-1.

作者简介:夏君宜(1991年6月-)女,聊城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国语白话现代文学
《左传》《国语》所见旧有繇辞及临时自撰繇辞考辨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论“国语骑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