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2015-05-30孟丽娜

今传媒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应用型

孟丽娜

摘  要: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当前,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教师引进渠道单一和培养不足等问题,如何突破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瓶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工作。

关键词: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1-016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日渐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于地方经济这一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众所周知,教师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师资队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主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方向,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措施[1]。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冶金专业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王义澄提出。1990年12月5日,他在《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了该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做法,并指出“参与学生实习过程、选派教师到工厂实习、参与重大教学科研工作、多承担技术项目”[2]是达到“双师型”教师水平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概念与我国职业教育紧密相连,它是为了加强教师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而提出的。

关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双师型”教师含义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双证书”说,即“双师型”教师要有两证,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

2.“双职称”说,即学历系列专业技术职称+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

3.“双素质”说,即“双师型”教师既要有教师这一群体的理论教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又要具备实践教学素质和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

4.“双层次”说,即“双师型”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职责,担负着学生思想品格塑造的使命。

从以上四个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所做的定义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双师型”教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群体,例如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职业教育中,随着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这一个概念开始在应用型高校中提及并付出实践。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虽然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二者在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高等职业院校更注重培养针对性的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更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學生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创新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处于演变中,任何一个简单的定义都不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有教师资格证还要有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或者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同时还要具备新闻业务和实践技能。

二、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新闻专业历来都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但应用型高校的新闻专业又不同于国内重点名牌院校,它更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1.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即要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实践能力[3],也就是“双师型”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此类院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的师资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还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师资大多来源于传统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都比较薄弱。教师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大大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实力、竞争力的核心。因此,通过对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引进和加强自身原有传统教师的培训,从而加大“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之本,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2.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是以培养具有新闻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新闻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新闻人才为目标,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和保障。众所周知,新闻从业人员现在要求采、编、播一体化,这三个环节的实践性非常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要学到采访、编写、拍摄、编辑和播音等知识和相关技能。主干课程有中外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以及采、写、编评等。其中中外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的课程,教师仅仅具有理论知识,勉强可以胜任。但是新闻的制作环节、制作规律和技巧等主干课程,教师如果没有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不能熟练操作制作新闻的相关设备,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如何开展。

3.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强调了高等教育机构要“因人施教”,据统计,发达国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人才约占5%,从事设计开发的专业人才约占30%,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约占6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欧美国家教育重视常规型人才培养的原因。基层一线人才是维持日常生产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做好日常工作才能进行创新。新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以新闻基层一线工作需求为前提,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发展需要,从而培养出新闻专业水准较高的人才。这些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可以很快上手。

三、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师资队伍水平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和关键。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突破当前建设中存在的瓶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工作。

1.加强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是应用型院校加强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制度依据。各个地区和高校应该以“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为立足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紧密结合新闻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本校的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新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必须与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相结合。

2.加强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新闻专业教师要利用寒假、暑假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厅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班,也可以主动邀请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和通讯社等新闻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座。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与新闻制作单位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实施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为培养新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提供平台。以产学研结合作依托,新闻制作单位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平台,高校可以有效组织在校教师到合作单位学习新闻制作的各项技能[4],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培养。其次,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条件,除了为新闻制作单位选送优秀的毕业生,参与员工的培训工作外,还能参与到新闻制作过程中,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学校赢得口碑,一举两得,达到双赢的目的。

3.拓宽新闻专业师资引进渠道。我国新闻专业在当前人才的引进中渠道单一,往往更加看重教育背景和学历学位,对实践工作经验要求并不高。随着应用型高校发展速度的提升,需要不断补充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在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除了加强对本校的教师进行培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外,还要根据新闻专业的具体需求,从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和通讯社等新闻单位等聘用一批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资深记者、编辑或者播音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施开放式办学,例如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的道路,这样不仅可以到达学校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既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也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4.制定激励措施。重视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制定激励措施,确保“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开展。鼓励新闻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技能成绩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标准的,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教师职称评定实践操作中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改变现有的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职称评定体系,将实践教学业绩以及应用研究的效应等纳入到评定体系。健全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奖励机制,在享受学术假期、评先、评优、岗位津贴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实行政策倾斜。如对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的“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优先进修和提高岗位津贴等。对于在产学研合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奖励。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制,科研资助优先、参加学术活动优先、活动经费报销优先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发挥在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新闻方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项长期坚持的革命任务。因此,应用型高校和新闻专业教师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新途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7-30.
  2. 王义澄.建设”双师型”專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12-05.
  3. 林建民.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发展研究,2008(4).
  4. 白政民.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内江科技,2007(3).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