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台电视系列报道提高可看性探索

2015-05-30沈旻雁

今传媒 2015年1期
关键词:绍兴县系列报道纺织

沈旻雁

摘  要:当前,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系列报道程式化、模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给观众的感觉是枯燥和呆板。本文认为,在新的传播格局中,电视系列报道也要不断创新。除了在题材挖掘上注重地域元素、在内容选择时突出新闻特性外,还要在传播形态中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声画优势,以进一步提高电视系列报道的可看性,增强其指导性,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地方台;电视系列报道;可看性;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1-0146-02

系列报道是记者围绕同一题材,作全方位、系统性、多视角、有深度、有思考的成组报道,是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体裁。报道对象除新闻事实、新闻现象外,更多的是对新闻典型的介绍,单篇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被同一个主题所统领。当前,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系列报道程式化、模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给观众的感觉是枯燥和呆板。如何提高这类报道的可看性,已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在题材挖掘上注重地域元素

对于像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这样的区县广电媒体来说,电视系列报道的可看性依赖于地域亲近性。因此,记者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努力挖掘当地新闻事件中的系列报道题材,注重系列报道中的地域元素。平常的电视系列报道,相当一部分题材集中于经济领域,记者要根据经济转轨的时代特点,从微观现象中去揭示宏观问题,通过对地域经济现象和地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透视,突出报道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指导性。

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的纺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全区有纺织企业6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4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6%,纺织产业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全区纺织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纺织产业既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又成了民生产业。目前全区纺织产业在空间上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一个主体园区、七个特色名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一个主体园区是滨海工业区,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七个特色名镇分别是齐贤、杨汛桥、兰亭、漓渚、马鞍、夏履和钱清,其中齐贤镇重点发展纺机业,杨汛桥镇重点发展经编家纺,兰亭镇和漓渚镇重点发展针织,马鞍镇重点发展化纤原料,夏履镇重点发展非针织布,钱清镇重点发展轻纺原料市场。[1]”

最近几年,作为全国最大的纺织集群基地之一,长期快速发展产生的积累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使柯桥区(原绍兴县)的纺织产业正经受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如何顺势应时、抢抓机遇、创新突破,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为此,笔者在采制系列报道时,题材挖掘的着眼点大多放在本地纺织产业这个层面上,突出的是人无我有的地域元素。而每年柯桥区(原绍兴县)台以纺织产业为题材的系列报道也都要推出30多组,影响较大的有:《轻纺城里看变化》《纺博会之“变”》《当危机再次来袭时》《三大动力助推经济再跨越》《转型升级迎难而上》《见证纺织业复苏》等。这些系列报道,无论是题材策划、报道组织、采访拍摄,还是后期制作,都具有独特的新意,折射出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突出了纺织产业的地域特色。笔者在多年的采编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在电视系列报道中注重地域元素,能增强观众的亲近性和报道的对象性,从而提高可看性。

二、在內容选择时突出新闻特性

电视系列报道在内容选择时,记者往往只注重典型性而忽视新闻性。这样的报道工作味浓,新闻性淡,可看性差。“主题性报道是新闻媒介根据党委和政府设定的议程所进行的新闻事实和意见信息的传播。这一定义,着眼于新闻属性,着眼于新闻与宣传、政府议程与媒体选择的统一。主题性报道应遵循新闻规律,所报道的选题和内容应具新闻特点。[2]”电视系列报道的内容选择与别的新闻报道一样,在需要价值依据的同时,也离不开时间依据。经济题材的电视系列报道具有新闻性、解释性、评述性、调查性和分析性,其中新闻性至关重要。因此,新闻特性是提高电视系列报道可看性的关键因素。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纺织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当时绍兴县的纺织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纺织生产连续四个月负增长,纺织企业频频倒闭重组。但是,绍兴县纺织业面对前所未有的窘境,凭借产业链完整、产业集中度高和发展较快的内在优势,迎难而上,破冰解障,迅速走出了阴影。2009年前三季度,绍兴县纺织业产值增长4.7%,利润增长10%以上,出口也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当时笔者认为,在这V型反转的背后,是绍兴县纺织业在经历阵痛后,对转型升级的深刻理解。作为当地的电视记者,我们应该以此为内容做一组系列报道,这样的报道既有较强的新闻特征,又能提振士气。

这组题为《见证纺织业复苏》的系列报道共有三篇,分别是《浙纺院搬新家》《轻纺城,我来迟了》和《倒下的“骆驼”重新站起来》。在一篇《浙纺院搬新家》中,我们以地处柯桥的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正在忙碌搬新家作为新闻由头,以此切入来展开报道。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搬入的新址是绍兴县科创大厦的三层实验楼和两层公寓楼,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大厦的一大半,十年内不用付一分租金。十年免交租金,政府为何如此厚爱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原来是作为国家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浙纺院”当年干了一件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大事。几个月内,他们的50多位设计师加班加点设计花型,四五千元一幅的原创花型每月都能卖出上千个,这些契合市场流行趋势的原创花型普遍能让面料增值20%以上。政府通过买服务,以“扶一家、带一片”的方式带动了绍兴县广大中小企业和纺织产业的发展。从原来“复制拷贝”成风,到现在排队“花钱买花样”,变化背后,反映的是绍兴纺织企业经历市场阵痛后,对创新理解的进步。在第二篇《轻纺城,我来迟了》中,我们报道了中国轻纺城管理部门通过全方位的优化服务,吸引了众多商户前来落户。截止当年11月,市场新增经营户1763家,面料市场实现成交额334.88亿元,同比增长10.7%,最新的纺织总景气指数也一路飘红,达到了1700多点,创历史新高。在第三篇《倒下的“骆驼”重新站起来》中,我们以破产倒闭的“江龙印染”通过重组为新成立的“广丰印染”后产销两旺、生机焕发为切入点,对绍兴县有关部门在企业濒临绝境时果断出手,实施分拆重组,使得企业“绝境重生”的做法进行了介绍。

这组系列报道反映了当时绍兴县纺织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靠科技创新实行产品转型升级、优化服务吸引更多客商、破产倒闭企业涅槃重生等多方面的重要内容,报道在具有较强新闻特性的同时,还富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因而获得了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系列报道)二等奖。

三、在传播形态中发挥电视优势

电视系列报道属于主题报道,每篇的导语一般都具有新闻由头功能,但这种以口播形式出现的新闻由头,在电视系列报道中缺乏审美直观性。电视系列报道要在传播形态中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固有优势,如记者努力去寻找一个事件性新闻作为切入点,并在现场出镜。做电视系列报道,也必须要有做事件性新闻的理念,以具有时间节点的新闻事件为由头,再拓展报道内容。电视系列报道中的新闻由头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与全篇所要报道的主体具有必然联系,要有利于整组报道内容的顺利展开。

曾获得2005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二等奖的电视系列报道《三大动力 助推经济越新坎》,内容是绍兴县在持续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继续增长难度加大、深化改革阻力增加、资源要素难以支撑、环境容量难以承受、成本上涨难以消化。为了突破增长极限,绍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使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三箭齐发”,成为“攻坚越坎”的三大动力源泉。

为了使这组系列报道形成气势,我们采取了立体化的播报方式,每条单片都通过记者现场出镜来切入,并将现场采访和现场主持贯穿于始终。如第一篇《产业升级:“腾笼换鸟”求转变》的开头,记者在现场出镜:“观众朋友,我手里拿着的是在纺织品中素有软黄金美誉的羊绒面料,它每米的附加值超过了100元,是常规产品的5至10倍。从化学纤维到动物纤维,浙江天圣集团瞄准的是我县纺织面料生产的空档,收获的却是非一般的经济效益”。第二篇《结构调整:多元发展路更宽》开头的记者出镜是:“观众朋友,这里是在滨海工业区的欧亚公司,我身后的这条薄膜生产线是公司刚刚投产运行的,它一诞生就创下了两个世界纪录,一个是9米的宽度是最宽的,还有一个是每分钟400米的产出速度是最快的。”第三篇《自主创新:人无我有拔头筹》的开头出镜是:“观众朋友,我身边的这台机器就是我县轻纺科技中心自主研发的应用于印花领域的激光数码制网机,在此之前,激光制网机对我县的纺织企业来说还是台奢侈的设备,每台进口价格高达1000万人民币,而现在已猛降至200万元,绍兴轻纺科技中心不仅打破了国际纺机巨头多年垄断的局面,而且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除了每条单片记者都在现场出镜主持、采访、播报,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声画优势外,我们还在报道中配以动态图表、三维动画等,来阐述一些枯燥的概念和数据,使报道的有可看性明显提升。

“系列报道中每一条新闻都是独立成章的,是围绕同一主题的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的报道,因此,播出的次序前后安排都无碍大局,是一种无序结构。实际上,这又是有序的,是系统理论的有序组合。[3]”电视系列报道在传播形态中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通过以小见大深刻揭示主题;通过组合报道形成巨大声势;通过纵向和横向开掘体现出报道立体化。

新兴媒体的崛起、传播理念的變革、传播新格局的形成,给电视媒体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优秀的电视系列报道,能形成较大的宣传声势、良好的舆论氛围并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尤其是那些题材好、立意新、容量大、开掘深、形式活的电视系列报道,更能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当前,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在加快与新媒体融合步伐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如何去提高电视系列报道的可看性,进一步增强其指导性和社会影响力,则应该更值得我们去作一番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孙云耀.对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10-05-17.
  2. 李春雨,李澍.主题性报道的新闻化途径[J].新闻传播,2008(2).
  3. 葛逸飞.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绍兴县系列报道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江南水乡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以绍兴县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例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我们的节日
我帮妈妈来破案
在心里画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