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马年春晚的突破与创新微探

2015-05-30王斌

今传媒 2015年1期
关键词:开场冯小刚娱乐

王斌

摘  要:央视马年春晚春节的新民俗,开办的第三十年,褒贬并存,争议同行。在经历了一年的选材与烹调后,最终在除夕之夜端上了全国亿万观众的餐桌。力求突破创新的马年央视春晚,没有了耀眼的明星、不见了绚烂的舞台、摒弃了守旧、增添了新意。但尽管仅有微细的变化和创新,也是可贵的进步和积极的跨越。回归了最初的质朴与本真,本文以央视马年春晚为研究对象,初探其中的突破与创新,并予以解读,对春晚存在的争议和肯定进行阐述。

关键词:央视马年春晚;本真回归;变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1-0096-02

壬午马年,是央视春晚开办的第三十年。或许是出于某种因由,仪式也好,纪念也罢,央视马年春晚都为人呈现出不同往届的视听感受:肯定赞扬、批评吐槽、理解包容、事不关己的各种声音,在网络,在生活,蔓延开来。无人去量化这其中的改变,但尽管仅有微细的变化和创新,也是可贵的进步和积极的跨越。

一、“仪式性”表达与“文化价值”最大化

历经了三十届的央视“春晚”已演变成为全民约定俗成的 “过节新民俗”,中国的春节民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春晚是中国半数以上的民众共赏的文化现象[1]。

作为一个大型的电视直播节目,春晚对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进行仪式化、媒介化的传播,“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当代中国,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份文化记录”[2]。

春晚作为一个媒介事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春晚的核心价值便是文化凝聚力。集聚了各异文化群体的观众,承载着一种寻根定位的凝聚力,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春晚使在中国社会中多数人认可的“功能最大化”的作用得到续延。

春晚营造了欢快喜庆气氛,更为家的含义做了深度解读与诠释。春晚更像一场庄严仪式,把公众聚集,在零点时刻,完成辞旧迎新。但更强化了“联欢”的特征。

在文化匮乏的年代,通过春晚获得精神满足,成为年度万众期待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期望春晚依旧回归,“真正使得家族团聚、人心汇聚、国家人性精神得以鼓舞,[3]”“体现中国独一无二的节庆新民俗的价值所在”[4]。

纵观历届春晚,始终围绕“喜庆、祝福”主题和意识形态主题做文章,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民间与正统,娱乐与政治混杂的状态。

本应是寓教于乐的载体,却被赋予了太多意识形态的功能,承载了太多生硬、宣教的任务。马年春晚,冯小刚卸下沉重的思想枷锁、把节目定位娱乐,力争凸显全民狂欢的原始品性。

二、央视马年春晚的创新和改变

(一)冯导掌勺,烹调春晚

2014年最大的特点,是真正实现了开门办春晚,在央视导演集体“辞导”后,大胆邀请冯小刚任总导演,意味着马年春晚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盛宴。

往届春晚,采用“海战策略”,演员多而繁,布景大而美。这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审美疲劳,2014年的舞台背景少了艳丽溢彩,多了喜庆祥和。

冯小刚尽管没改变春晚的整体格局,但是局部有亮点,在春晚既定的固有模式下,做了改变与创新,开门办春晚,冯小刚迈出了第一步。

(二)冲破常规,特色开场

历年春晚都以百人阵容的大型开场舞作为开场,歌舞相伴且冗长,形式上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而马年春晚则挣脱了这一惯例,以一段类似电影预告片的VCR《春晚是什么》做开场,焕然一新,也为春晚打上了鲜明的冯氏电影烙印。

片中不仅集结有葛优、李雪健、范伟、陈道明、姚晨这些明星大咖,还汇聚着姚明、林丹、马云等体坛名将和商界精英,更有平民百姓阐述着心目中的春晚理解。

短片构思精巧,葛优一惯风格的冷幽默,表情丰富,语言诙谐。短片中的范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朴实的话语,让观众倍感亲切。而导演冯小刚以玩笑的方式將过去三十年的春晚给与了批评。

短片式的表达让春晚不再显得“高大上”,娱乐趣味的基调背后,多了人情关怀。从开场的《春晚是什么》,到节目中间《观众动物入场》的短片,谈话式的呈现形式、口语化的语言独白、生活场景情节的独特设计,让人耳目一新。突破了传统舞蹈开场的呈现思路,成功引进微电影的形式,对电视艺术特色做了独到的诠释与解读。

(三)聚集热点,发人深省

2014年春晚语言类数目锐减,笑点稀疏分布,不够尽兴。尽管量少,但却精益求精。全以社会热点为素材,针砭时弊、嘲恶扬善。励志、温暖、讽刺、批判,类型多元,主题鲜明,引人深思。近年来,活跃在电视荧屏的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笑果十足,令人捧腹,表现了“人可倒,人心不可倒”的主题。

小品《扰民了你》表达了现代年轻人为梦想而拼搏的精神和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责任;《人到礼到》又痛斥了重礼金无情意、随礼无度的社会现象,给人们精神和生活上带来的烦恼。

曹云金的相声更具讽刺和娱乐。把家庭、工作、房价的现实问题与矛盾,通过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针砭时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平民色彩浓烈,迎合老百姓的诉求。

(四)拒绝浮华,回归质朴

尽管2014年春晚虽然总的格局未变,基调和风格却相去甚远,加盟的外援主持影视演员张国立,为已定的四位准央视朱军、毕福剑、董卿、李思思的主持阵容平添了一道风景,得到广泛赞誉。这也是冯小刚创新春晚的鲜明印记。

2014年春晚政治色彩浓烈的语言、主持风格的呆板和严肃,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语言简洁而通俗易懂,主持人之间的对话也更为自然。开场以生活化的语言来拜年。张国立一如既往的风趣、老毕敏捷智慧的调侃,带有即兴成分。这种风格体现了冯小刚的导演意志。

对于娱乐当道的今日荧屏,央视春晚也试图尝试各种形式迎合各种年龄层的需求,而且不同于往年,2014年春晚的氣氛更为活跃。以歌曲为主导的节目,没有了曾经“高大上”的颂歌,而出现了更多社会正能量的弘扬和传递,平添了小人物温情、励志的表达。

马年春晚不再凸显参演人员数量大,各种类型的节目演员做了量化和控制,而且舞台布局、设计也更简洁,对表演区的大小和LED的尺寸做了严格把关,整台晚会倡导了节俭质朴风。

(五)对接国际,缔结友谊

春晚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娱乐大联欢。春晚是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文化事件,春晚不仅要凸显民族特色,更应体现出春晚的广博,近年来,春晚舞台上,也有来自各国的艺术家带来的节目,让国内的观众感受着非凡的技艺、领略了异域风情。

2014年春晚的外来元素跟往年相比,更显突出。2013年“英国达人秀”第七季比赛冠军,来自匈牙利 Attraction 舞团,他们的节目《中国符号》,创意奇特,亮点颇多。借用了传统的中国传统元素和春节元素为创作点,人影组合出的中国长城、故宫、熊猫等各种造型,惟妙惟肖。

法国影星苏菲·玛索与刘欢的合唱,尽显与融合与包容,年轻一代备受推崇的韩国明星李敏镐,形象阳光健康,使影响有了进一步提升,更增强了春晚的时尚性。

国粹的呈现,武术的弘扬,民歌的传唱,使得民族与国际的交融,都显示了“开门办春晚”带来的不拘一格的特色。

三、肯定与争议的马年春晚

冯小刚由电影导演华丽变身2014春晚导演,观众期待有增无减,突破创新的力度之大,然而突破并非易事,在众口难调的当下,春晚如何突破,是个难题。

(一)包容与肯定

数据显示,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5个央视频道和202 个全国电视频道对春晚进行了同步播出。总收视率达到了 30.98%,总份额为 70.99%,与去年基本持平,近7 亿的电视观众观看了马年春晚。

此外,CNTV 与新浪等 7 家网站,对央视春晚进行了同步网络直播。网络收视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 1.1 亿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 1625万人。

(二)争议与质疑

在马年央视春晚的 42 个节目中,纯歌曲类节目有 22 个,只剩下 4 个小品和 1 个相声节目。纵观马年春晚,观众对语言类节目并不看好,其中作品质量有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外,缺乏创新与作品数量过少也是值得深思的缘由。蔡明的“毒舌”,曹云金的相声,冯巩的小品都延续了前两届的“续集”风格。

在一项关于央视马年春晚满意度结果看,态度也褒贬不一,网友的打出了 78的平均分,其中,54%参与投票的网友对春晚“不满意”,大部分网友看法是不够“精彩”。

四、结 语

作为媒介仪式的春晚, 不仅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象征资源的代言, 而且应需根据消费市场和公众的需求适时调整文化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对新事物的渴求愈发强烈,在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如何把传统文化的春节与时代娱乐契合,将成为今后春晚一道亟待难解的长期性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学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子扬.关于电视春节晚会的一些联想[J].新闻传播,2004(1).
  3. 胡智锋,周建新.话说春晚仪式秀[J].当代电视,2006(12).
  4. 孟凡华.终身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开场冯小刚娱乐
冯小刚横看成岭
演出就要开始了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阿瑟·密勒戏剧开场叙述范式研究
娱乐眼
载人大戏再开场
冯小刚炮轰《速7》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