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牌“垃圾投进趣”公益项目
2015-05-30
项目简述:
箭牌“垃圾投进趣”公益项目是由箭牌糖果(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事务部和罗德公共关系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团队共同协作的公众教育项目,旨在将“妥善处理垃圾”这一公益倡导变成有趣、好玩且具有高互动性和参与度的话题,并促成最终的行为改变。有别于以往同类型公益项目通过严肃沉重公众说教的方式,“垃圾投进趣”项目与中国年轻消费者分享垃圾处理的有趣信息和实用知识,发起“投垃圾”的趣味讨论和互动。自2013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目前仍在执行过程中),项目倡导“垃圾投进桶、世界大不同”的环保理念,提升年轻消费者对于妥善处理垃圾的认知,并加强年轻消费者对于妥善处理垃圾的参与度,整体项目目标人群的覆盖率超过50,000,000人次(截至2014年12月为止)。
凭借“接地气”的传播方式和出色的传播实效,箭牌“垃圾投进趣”公益项目在众多大型广告公司的创意中脱颖而出,成为2014大中华区艾菲奖(effie awards)品牌公益类入围终审的十大案例之一。
项目策划:
挑战一:
“妥善处理垃圾”是一个早已引起政府、企业、环保组织及专家长期讨论的大概念、大话题,涉及垃圾分类回收、垃圾焚化、垃圾填埋、垃圾减量等多个层面。人们往往认为应由政府主导牵头、以硬件建设为主,而忽视了个人应有的妥善弃置垃圾的意识和责任。项目亟待找到一个独特的公益诉求切入点,既能符合企业CsR原则和价值,又响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并能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起情感相关性;
策略一:
针对公共场所乱丢垃圾仍然是国内“令人痛心疾首的老毛病”,项目提出“垃圾投进桶,世界大不同”这一独特的公益诉求:鼓励年轻消费者从“投垃圾,就要好好投进垃圾桶”开始,从个人的生活细节行动起来,让“投垃圾”成为一件有趣轻松的事情;继而,通过年轻消费者的亲身参与和倡导,逐步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挑战二:
长期以来,由政府推动的自上以下的“妥善处理垃圾”公众教育方式和风格较为严肃,垃圾被广泛塑造为“脏、乱、差”的负面形象。而项目的目标群体为年轻消费者,他们需要一种更为有趣、轻松、“接地气”的传播方式;
策略二:
以社交媒体作为传播的主要平台,建立@垃圾投进趣 官方新浪微博,持续分享垃圾处理的“冷知识”和趣味科学,发起“投垃圾”的趣味讨论和互动。
挑战三:
垃圾处理的公众教育往往停留在“喊口号”,目标群体的行动力有待提升。
策略三:
倡导年轻消费者为“随身垃圾的妥善处理”提出解决方案:由箭牌基金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在全国4个城市的15所高校试点开展“随身垃圾袋”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并将3强设计作品投入试验生产,推广到这15所高校及其周边社区。
项目执行:
?构思了一语双关、琅琅上口的项目名字“垃圾投进趣”,并为其设计一套生动活泼、识别率高的Vi(包括项目logo、微博头像及背景、视频元素等)
?塑造“进趣君”这一拟人化形象,以创意、有趣、互动的调性,在新浪官方微博分享垃圾处理的“冷知识”和趣味科学,发起趣味话题讨论和互动。
除了发布原创内容,官方微博还主动转发“垃圾话题”相关的帖子,发表自己有趣、独特的见解,更积极结识绿色、环保相关领域的帐号,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升公众对于“垃圾话题”的关注度。
?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更深入地接触高校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在全国4个城市的15所高校开展“随身垃圾袋”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及社区宣传活动,提升“垃圾投进趣”这个公益平台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年轻消费者及社区公众的认知度和行动力。
?与年轻消费者广泛接受的科普达人、端子手、插画家、明星等网络意见领袖互动和背书合作,为项目带来更多趣味十足的新鲜内容,扩大项目影响力,覆盖率超过20,000,000人次。
项目评估:
?@垃圾投进趣 官方新浪微博运营数据
截止2014年12与31日,@垃圾投进趣 微博累计粉丝数接近3万,网民参与转发及评论分别超过5万条和1.6万条,网络覆盖率超过38,000,000人次*。其中,20-30岁的目标群体占所有粉丝的比例超过70%,活跃率保持在70%以上,而V认证及达人占比接近10%。
*覆盖率(新浪官方提供公式)=粉丝数*发帖数+转发数*200+评论数
“随身垃圾袋”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